APP下载

岁月啊,请你疼疼她

2020-11-11丁鹏

中学时代 2020年2期

■丁鹏

听姥姥说,妈妈嫁给爸爸以前的绰号是“小胖妹”,后来她瘦下来是因为跟我爸吃苦吃的。

我说才不是,她的绰号应该叫“爱哭鬼”,泪点低,遇事就哭唧唧,像个还没长大的小女孩。

小时候,我夜里闹腾不睡,我妈从软硬兼施到无计可施。某天深夜,我突然看到墙上因漏雨形成的水渍,就跟她说:“你看那墙上像不像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没想到,她听后,被吓得“哇”地一声大哭。到现在她还时常跟人说我小时候特厉害,能见“鬼”。我没想到自己用来吓唬人的一句话,能如此深刻地冲击了我妈的世界观……

后来我长大些,能帮忙干农活了。我家西边有片葱地,到了夏天,碧绿的葱叶上落了许多红蜻蜓,非常好看。某天,我妈拉我去葱地拔草。拔着拔着,我说:“妈,你身上怎么有只毛毛虫啊?”她被吓得一激灵,待把毛毛虫抖下去,我说:“妈,你袖子上怎么有半只毛毛虫啊,等等,那只袖子也有。”于是我妈上蹿下跳,边抖边哭,那是我对“抖音”这个词最初的理解。当然,“拔草”这个词在我妈心里绝对种下了阴影。

记忆里,从年关到春季蔬菜成熟,是我家青黄不接的时候。从种子、农药、化肥、煤炭、人工,到每两三年就要替换的大棚的松木杆、塑料布、草帘子,都需要钱。爸爸脸皮薄,急需钱的时候就得靠妈妈去邻居家借。待从家庭的不睦讲到农事的艰辛,慢慢切入“借钱”正题时,妈妈总要哭。童年的我在一旁跟着,见她和邻居签下借条,上面写着利息。

小学时,我玻璃球弹得特好,作为战利品,我有各种各样的玻璃球,大号的、小号的,花心的、水晶的,装满了好几个装泡泡糖的塑料盒,堪称大榆树小学玻璃球收割机。后来,我决定戒球,就把邻居家小朋友叫过来,很有仪式感地把我的全部家当传给了他。

我和我妈说:“我把玻璃球都送人了。”她问为什么,我想提升我这一行为的道德高度,就没说想戒球,我说:“因为我们家总向他们家借钱,我要和他家小孩搞好关系。”我妈就以无比严肃的语气和我说:“借钱是我们大人之间的事,和你们小孩没有关系。”

那一刻,我觉得我妈成熟了,她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说到我妈的不靠谱,还数她和我爸分居后一走了之。

那时,我即将上初中,处在一个觉得自己特独立、特成熟、特能扛事的年龄。她隔几个月会给我打一次电话,问我想不想她。我说一点不想,你忙你的,不用担心我。那时我同时暗恋两个女孩,我们班的学霸和隔壁班的体委,每天为到底该追哪个女孩发愁,的确没时间想我妈。

初中时,我在学校寄宿,两周回一次家,生活费常常在回家那天就花得一分不剩。没钱坐公交,我只能打车到家,然后进门管家长要钱。那是个夏天,雨后刚刚放晴,放学的我准备去找姥爷捞鱼,就打车到姥姥家。进门看到我小姨和我妈同时坐在那,我那时很久没见过我妈,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就管我小姨要打车钱。

小姨说,那天我妈觉得很尴尬、很内疚,也很放心,大概看到我和小姨要钱那么硬气,觉得我应该被照顾得挺好。小姨还说,我妈那段时间租了一个路边摊卖水果,她对杧果过敏,没卖几个月胳膊上就都是疹子。

再看见她是高中时。一天小姨来接我,说我妈住医院了,让我去看看。她刚做完手术,看上去显得比同龄人更老,也更憔悴。痊愈以后,她想见我的班主任,问我她穿什么衣服好看,但她并没什么值钱的衣服,我说随便穿就行了。

上大一时,她邀请我去她住的地方过寒假。她住在城中村,没独立卫浴,更别提暖气。自来水碱性很大,而且冬天水管会冻住,只能从一站远的地方扛桶装水回来。状况和我爸描述的“吃香喝辣”有所不同。她白天骑着电动车去租的摊位卖内衣袜子手套,有一次骑车摔得不轻,后来就不骑电动车了。

再次和她一起过年,那时她一个人拉一车干果在路边卖。我帮她推车的时候,她愤愤不平地说已经被城管没收了一车货。后来,她在路边租了一个一平方米大的地方,才终于有地儿可以摆摊了。进出大门她都和门卫打招呼,她说偶尔也会给他们送一点干果,这样出入大门时门卫能帮她开门,对门卫而言是举手之劳,对于她却能节省不少力气。

她的皮肤晒得黝黑,摊开的手掌伤痕累累,割了很不自然的双眼皮,让她显得泼辣了几分。她和周围摆摊的人吹嘘我爸也在这个城市,此外她还有很多亲戚朋友,显得特有势力。她叮嘱我不要说漏嘴,因为她害怕别人知道她孤身一人会欺负她。这是她在人前的“强硬”形象,背地里她体弱多病,每天吃一大堆药。但她不得不忍受着膝关节炎带来的疼痛,爬上爬下搬运货物,大过年也坚持出来摆摊,不过是想给她的儿子多攒些学费。

我想起我妈年轻时那么胆小,又那么好骗,怕“鬼”、怕毛毛虫;那么软弱,受了委屈就只会哭唧唧;又那么绝望,陷在生活的蛛网中无法自由动弹,其中最主要的阻力是我,我是她在这世上最牵挂的人。

想想我出生时她也是第一次做妈妈,在为人母和为人子这件事上我们有着相同的起点。不只是她看着我成长,我也看着她成熟。我看着她从依赖到独立,从软弱到坚强,从清秀到粗俗,不知不觉间也从青春到老去。她经历了离异、漂泊和丧母,又体弱多病,多想岁月能替我好好疼疼她。

走在奔三的路上,当我开始考虑是否结婚、要小孩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妈为养育我付出了多少爱和忍耐,承受过多少罪与冷眼。我至今无以为报。

妈,感谢你带我游历人间,给我看贫瘠生长出烂漫,给我尝苦涩过后有回甘,让我知道,平凡的世界里处处是奇迹。

作家简介:

丁鹏,1991年生于吉林梅河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任《诗刊》编辑。曾获第二届恩竹青年诗歌奖、首届陕西十佳校园诗歌奖等奖项。出版随笔集《所谓岁月静好,不过是敢向命运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