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祭祖日素描

2020-11-11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乐梓怡

中学时代 2020年2期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乐梓怡

庄严仪式的背后,是无数人古朴、美好的衷肠。

可爱的庄户人啊,他们总爱在清汤寡水的平淡生活中,营造出一些庄严的仪式,以此丰满自己的人生——比如这祭祖日。

提及祭祖日,在我记忆里总是有挥之不去的淡淡的烟火气息。

每逢祭祖日,家里总要忙上一番。祭祖的前一日,祖父便会从街上拎回来两条鲤鱼。红烧鱼,摆盘,放凉,让鱼汤形成褐色的胶质鱼冻。很奇怪,每次祭祖,祖父总会在前一天买好鱼做好,而其余的菜肴却总是在当日去买。这种事不便问,问了祖父也不会回答,仿佛那是不可泄露的天机。

次日一大早,祖父便骑上自行车,载着祖母去赶集。约莫九点半的样子,采购归来。所购物品中,必不可少的当属纸钱,然后才是些吃食,什么猪肉、牛肉、羊肉、豆腐、凉粉等等,其余的蔬菜都是到自家菜园里采摘,无须花钱购买。

回到家便是一阵儿忙活,各种菜肴一一做好,盛上碗盘。转眼间满村都已炊烟袅袅,饭香萦绕,别说孩子们,大人也控制不住食欲了。但是,没轮上人们吃呢!毕竟祖先们还没有用膳呢!

祖父按照惯例,将墙边的方桌移至堂屋中央,正对着墙上挂着的福禄寿三星。老人家拿出烛台,摆正,熟练地擦着火柴点燃蜡烛。祖母端来一碗满得几乎加不上盖的香喷喷的米饭,由祖父在碗的边缘密密地插上一圈筷子,然后陆陆续续端上供品。最后,上香,烧纸钱。

按惯例,整个活动过程都由家中的男子操持,也就是祖父、父亲、大哥来做,女性除了最末的磕头,别的几乎是沾不上边的。不一会儿,从窗户、门中溢出袅袅的青烟。

那个中午,祖父总有说不完的话——是说给祖先们听:“这些钱你们尽管放开了用,别省着,管够啊。你们在天上可要保佑你们的子孙身体健康,工作、学习顺利;保佑老天风调雨顺,庄稼收成好……”他把积蓄在胸中的最美好、最关切的心愿一一道出,道给住在天上、此刻正在老屋里“尚飨”的祖先们听——这是他此时此刻所能想到的最美好的希冀。

纸钱烧至最后,火苗奄奄一息时,祖父对着供桌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是父亲、大哥,再然后是祖母、母亲还有我。一一叩拜后,大家才忙里忙外地扫灰灭烛,门窗洞开,然后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就着挥之不去的烟火气,吃起了祖先的“剩饭”“剩菜”。纵使饭菜上早已落上了些许烟灰,也全然不嫌弃。可爱的庄户人一贯认为凡与神衹有关的皆为高洁。

这一天往往比平日里过得快很多,时光短暂却又妙不可言。案几上的香炉在往后的几日里还散发着似有若无的青烟,让人莫名地虔诚起来,记起那个香烟袅袅的场景。

这种生活中偶或出现的仪式,让人们平淡的生活中多出了些许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