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数学简约课堂教学
2020-11-11陈尔海
陈尔海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怀溪镇晓坑中心学校
所谓“简约课堂”,指的就是教师在进行数学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合理整合教材内容,从而保障数学教学的大体脉络能够被学生所掌握,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并且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讲解,针对各种困难的数学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简便的进行解答,有效的简化数学知识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
一、简灌输,重思考
从生理特点上看,初中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以灌输为主,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就有可能听不懂。另外,学生长期形成被动接受习惯,如果听不懂就会产生放弃继续听课的想法,致使学生听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测量物体的高度”为例,该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它的目的是把三角函数解直观问题的方法和思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而计算生活中物体的高度。在简约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分析和领悟方法和应用的基本原理,进而学会测量生活中实际物体的高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三个活动环节,以明确教学目标,简化教学内容。活动一:合理使用自制测角仪测量倾斜角;活动二: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活动,先在课堂上讨论、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室外的实际测量,活动结束后要写出活动报告。由此,数学课堂既实现了简约,又提高了实效性。
二、优化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但如果游戏设计不合理,就不仅会耗费很多时间,还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以“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例,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一次函数之后,并初步了解了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原有知识和经验会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结构的完善,使之进一步体验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从而在活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和应用函数知识。教学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熟练地做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掌握k 与b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先以“做一做”为主,完成“概括”“讨论”,以及填空;教师先简约概括一次函数 y =kx +b(k ≠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通常又称为直线y =kx +b(k ≠0)。特别地,正比例函数y =kx(k ≠0)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描点:正比例函数y =kx 通常取(0,0),(1,k);一次函数y =kx +b 通常取(0,b)。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y =3x;y =3x +2,总结两个函数的特征,最后得出结论:①两个一次函数,当k 一样,b 不一样时,共同点:直线平行,都是由直线y =kx(k ≠0)向上或向下移动得到;不同点:它们与y 轴的交点不同。②两个一次函数,b 一样,k 不一样时,共同点:它们与y轴交于同一点(0,b);不同点:直线不平行。由此可见,开展简约课堂可以降低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难度,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三、简化教学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秉承新课改理念,使用简约教学语言,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师的语言会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因此,要做到简约、正确、丰富,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又如,“分式方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及应用,是对分式方程单元学习的梳理、归纳、深化和巩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转化,将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所以也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复习。分式方程是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模型,通过课堂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强化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根的出现也将使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可以起到巩固基础、提升认识的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简约的语言为学生解释分式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区别,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分式方式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注意语言的简练和正确性,从而让学生达成掌握分式与方程的教学目标。
四、恰当使用问题导学方式
问题导学是近几年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一张预习的导学案,列举课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这些问题,教学时,再利用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课堂上设计“与文本对话—与问题对话—与教师对话”等一系列教学程序,按新课标理念,问题导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知识,尽可能把“钥匙”交给学生自启知识之门,大胆把课堂交给学生,使之尝试通过讨论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平面直角坐标系”为例,这是在学习了数轴和有序实数对后安排的一次概念性教学,也是初中生与坐标系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架起了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是数形结合的具体体现。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教材里的概念多、琐碎且较为深奥,如“一一对应”以及“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等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已知点A 的坐标为(m,m-2),①若 m=3,则A 在第()象限内;②若m=-3,则点A 在第()象限内;③点A 在y 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④点A 在x 轴上,则A 点的坐标为()。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体会坐标系发生变化以后,各个点的坐标也跟着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坐标轴的理解认识,并多角度、多方位地建立坐标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目标。
简约课堂是数学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通过简约课堂既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简约课堂不是片面的简约,真正的简约课堂要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