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安眠药后如何停药

2020-11-10邝从卉

康颐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安眠药剂量用药

邝从卉

【中图分类号】R971.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3.001

结合调查研究发现,成年人失眠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出现失眠情况约患者会选择安眠药治疗,以保证每日睡眠,但服用安眠药后部分患者极易出现心理负担,例如:服用安眠药会不会上瘾等,部分患者停药后还会发生失眠症状持续加重情况,难道使用安眠药后不能停药?在安眠药中,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可以快速帮助患者入睡,避免夜间觉醒,在延长患者睡眠时间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但此种药物无法转变睡眠形式,极易发生残留效应与停药效应等,属于患者比较担心“药不能退”。选择苯二氮䓬类药物时,比较常见停药反应为反跳性失眠,属于睡眠紊乱,主要是指:患者停药1-2晚失眠症状持续加重,主要发生在服用短效药物停药。成瘾性是指药物依赖,即心理与躯体依赖,是人们认为“使用安眠药后不能停”的误区因,如果出现失眠情况,除了需要进行相应治疗和改善之外,还需要掌握安眠药正确停药方法,属于临床人员、患者需要重点掌握内容。

1 使用安眠药后停药方法

根据《中国失眠障碍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发现,在安眠药物的使用过程,均需要坚持按照个体化标准进行,以小剂量给药,同时根据需求与足量给药治疗,发挥药效后严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在患者感觉可以控制睡眠基础上,适当考虑逐渐降低药物剂量或停药,预防突然停药造成不适。对于失眠者来讲,首先需要掌握安眠药物治疗原因,降低负面信念,同时需要维持平常心,了解“反跳性失眠”。患者停止用药后开始会出现睡不好情况,属于比较正常情况,调整身体后会逐渐好转。整个减药应该坚持按照医嘱进行,原则上应先减量,缩短服用时间;对于联合用药患者,应先减少短效药,再降低长效药,严禁多种药物同时暂停服用。需要特别注意:并非全部失眠者均适合减药与停药要求,应该严格按照专业医生指导进行,结合患者情况确定减药方案,适当减量停药,是避免出现不适的关键,总结使用安眠药后停药方法具体如下。

1.1 隔日停药

对于失眠症状轻患者,通常可以在吃一颗药后发挥2-3天藥效,主要是按照隔1-2天吃药,临床中将其称作“药物假日”,即每周选择1天暂停服用。如果患者治疗后失眠症状有所好转,应该适当增加服用间隔期,例如:原本周末暂停服用,当前可以调整为每周暂停服用2-3天,按照循序渐进方式服用,直至患者完全暂停服用。

1.2 渐减法

在进行服药治疗后,如果失眠者失眠情况有所好转,可以选择渐减法服用,具体方法:首先减少1/4药量,持续1-2周病情维持稳定状态后,再减少1/4药量,直至符合完全停药标准,通常需要持续1-2个月。在患者减药期间,如果睡眠质量明显降低,应该恢复至上一用药标准,再根据病情波动状况考虑是否减药,避免出现不适。

1.3 替代法

针对长时间用药失眠患者,往往已经服用安眠药超过半年以上,为了避免出现药物依赖性,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可以选择替代法调整服用方案。首先减去原有安眠药剂量,将另一半药物剂量转为其他药物,若失眠者睡眠情况有所好转,可以持续降低用药剂量,直至完全取代。

2 如何正确选择安眠药

安眠药种类比较多样化,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类:(1)巴比妥类,比较常见药物有司可巴比妥与苯巴比妥等,均可以明显改善失眠者症状。结合治疗情况发现,司可巴比妥药效快,且持续时间较短,适合应用在不易入睡失眠者。选择苯巴比妥因治疗时,患者醒后极易出现头昏与困倦等情况,在催眠方面应用较少。(2)非苯二氮䓬类药,伴随安眠药持续发展,许多新型药物逐渐上市,例如:佐匹克隆等此类药物不会出现第二天困倦反应,降低药物依赖性,长时间使用不会出现副作用,属于临床较为推荐药物。(3)安定类,有艾司唑仑与安定等药物,用药患者清醒后很少会产生困倦感,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且短期疗效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但如果长期使用会出现药物依赖性。

对于失眠患者来讲,按照失眠类型选择安眠药,针对入睡困难失眠者选择超短效药物,此类药物具有半衰期短特点,仅有0.5-3h,治疗后患者可以快速入睡,第二天不会出现酒醉感,例如:三唑仑与唑吡坦片等。对于睡眠质量差,且多梦患者,可以选择短效与中效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具有半衰期长特点,约6-8h,可以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例如:硝西泮与安定等。

3 使用安眠药注意事项

3.1科学使用安眠药;总结发现,失眠症可以划分为非法入睡和睡眠浅、多梦与早醒等,根据情况选择安眠药,是改善患者症状的关键,例如:非法入睡患者需要选择药效快与半衰期短药物;睡眠浅极易惊醒者选择中效药,如舒乐安定;睡眠短患者需要选择长效药,如氟安定等,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3.2在使用安眠药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刚开始安眠药有效,然后逐渐“失效”,主要是由于人体出现耐药性造成,应该增加药量,再转为其他安眠药物。

3.3严禁用酒送服,酒精会造成大脑皮层的快速活跃,和安眠药的大脑镇定作用相反,如果两者同时服用会出现“正负抵消”情况,饮用过多酒精会导致安眠药中毒,使患者出现反应迟钝与昏睡情况,症状严重会昏迷不醒,因此,使用安眠药时严禁饮酒。

3.4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服用剂量大患者,严禁土壤停药,突然停药除了会增加痛苦之外,还会引发部分精神疾病,因此,减药与停药前需要根据医生指导进行,禁止随意增减服药剂量。

3.5如果失眠情况比较严重,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安眠药,应该每隔三月进行抽血化检,掌握肝肾血象状况,避免长期服用安眠药引发其他疾病。

3.6当半夜突然醒来需要尝试自主入睡,最好不追加药物剂量,防止过多服用造成呼吸与大脑神经抑制,以保证其生命安全。

研究报道显示,超过90%成年人都会出现失眠情况,但并非均为失眠症,部分人群无需使用安眠药物。如果持续出现失眠情况,同时对精神与心理等造成影响,应该选择安眠药物进行治疗,避免安眠药副作用造成病情延误。特别注意:使用安眠药需要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在睡眠质量明显好转后根据医生指导停药,若仍然出现入睡困难与睡眠时间偏短等情况,不适合骤然停药,突然停药会造成病情复发,应该根据医生指导考虑是否恢复用药剂量,以便于充分发挥安眠药作用,保证患者每日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安眠药剂量用药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全自动单剂量分包机应用于中心摆药的效果评价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用药剂量:老年人≠成年人
吃安眠药也有讲究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安眠药可以这样吃
多服药VS少服药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