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APP对微课设计的启示

2020-11-10倪颖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4期
关键词:碎片化学习短视频微课

倪颖

摘  要 短视频行业近两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短视频APP的使用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短视频用户多方面的偏好,结合当前微课学习的状况提出利于微课设计的借鉴性意义:精于微课内容的设计;组织互动学习的课堂;紧跟学科知识及微课技术的前沿;合理安排微课视频时长。

关键词 短视频APP;短视频;微课;碎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4-0060-04

Inspiration of Short Video APP to Design of Micro Lecture//NI Ying

Abstract The short video indust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ther methods,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hort video APP was carried out, and various preferences of short video users were fou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learning situation of micro lecture, the reference meaning conducive to the design of mi-cro lecture was proposed: organize interactive learning classes; keep up with the frontier of subject knowledge and micro lecture techno-logy; reasonably arrange the video duration of micro lectures.

Key words short video APP; short video; micro lecture; fragmented learning

1 前言

短視频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蒸蒸日上。根据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7.73亿,占网民整体的85.6%[1]。而据QuestMobile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短视频行业2019上半年新安装用户接近一亿,不仅是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短视频的使用时长也呈现爆发式的增长,用户每月的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2小时[2]。这说明短视频APP正不断侵蚀其他行业的时长。

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微课通过短视频使得知识可以碎片化、精简化,迎合了信息时代碎片化学习的浪潮。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体现,微课不断被应用于各中小学、各高校的课堂中,对微课的应用也有很多一线教师与学者专家在不断研究探索。那么,基于短视频行业的兴起,与短视频也密切相关的微课可以从中汲取多少营养来壮大自身呢?

2 研究背景:短视频行业的发展

短视频行业的发展  我国短视频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2006—2014年)、发力期(2014—2016年)和爆发式增长期(2017年至今)[4]。短视频APP就是在短视频爆发式增长期中不断产生、发展、扩大的,其爆发式增长与“互联网+”时代脱不开关系。首先,科技发展下的“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不断普及,网络在不断提速,这些为短视频APP发展提供了硬件设备的支持,使大众每时每刻都可以拿着手机、Pad打开短视频APP观看。其次,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大众每天在互联网中收到的信息也呈爆炸式,这就使得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不同的信息分散,注意力时间不断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相比文字与图片,短视频以其更加直观生动的特点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睛。短视频不仅集合了文字和图片,还有听觉上的刺激,信息丰富度是最高的,并且有精简干练的特点,这就使得人们更易于接受短视频来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短视频APP也在这样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

各类短视频APP的发展  抖音APP在目前的短视频行业中是一大标杆。抖音于2016年9月上线,最开始它的名字是A.me,在后面的版本更迭中改名为抖音。2017年初,网民对它的关注指数才刚过100,但后面迅速攀升,到2018年12月超过7万,高峰值超过16万[5]。截至2019年6月,抖音APP月活跃用户数达到4.86亿,在一众短视频APP中活跃率的占比高达52.6%,活跃用户七日留存率有81.7%,用户独占率也有37.6%。

目前能与抖音平分秋色,占据短视频市场一大块份额的另一APP为快手。2017年初,网民对快手的关注指数为7万左右,2018年12月为6万左右,高峰值曾超过24万。同样截至2019年6月,快手APP活跃率的占比达49.9%。剩余的短视频市场则被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微视、火锅视频、好看视频、全民小视频等APP瓜分。

如今的短视频APP拉新能力强,拍摄用户多,视频类型非常丰富,美食、旅游、美妆、宠物、新闻、综艺等都有涉及。短视频APP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娱乐方式,而且为人们提供了自我呈现和表达的文化空间[6],因此,人们也乐于去使用这些短视频APP。短视频APP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 研究方法的设计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基于《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QuestMobile短视频2019半年报告》中的数据,对受调查者即普通大学生网民进行个人特征性资料的收集,并提出关于短视频APP使用现况的事实性问题,还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设计态度性问题,以更好地说明受调查者在使用短视频APP时的态度强弱或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其中一些问题也用于检验问卷的有效性。

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问卷采用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共回收190份。整理时根据填写时长、填写选项制定一定的规则,对所有问卷进行筛选,删去无效问卷7份,最终确定18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6.3%,基本符合统计分析要求。本研究借助SPSS 22.0进行样本分析,通过分析短视频APP的使用状况,以达到改善微课短视频制作、吸引更多人进行微课学习、促进微课发展的目的。

4 数据结果分析

短视频APP及微课的普及率调查分析  普及率是使用过短视频APP或微课的样本数占总样本数的比值。使用过短视频APP的样本数为148,普及率为80.8%;使用微课进行学习过的样本数为124,普及率为67.8%,可以看到,短视频APP的普及率略高于微课。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高百分比也说明了如今短视频APP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普及程度之高,而微课的普及率虽略逊色于APP,但百分比也很高,将近七成,这说明微课也是大部分网民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另外,在查看问卷详情时也发现一些用户仅使用了微课,而没有使用过短视频APP。

短视频APP的使用频率及单次使用时长调查分析  对短视频APP用户进行使用频率和时长的调查,使用条形图更容易看到差异,统计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在图1中,样本对于使用频率选择“每天1~2次”的比例最大,为23.00%;选择“每天3次及以上”的占19.7%。显而易见,使用了短视频APP的用户都对APP有极大的兴趣,每天都要打开APP浏览。超过两成(21.9%)的用户“很少使用或从未使用”短视频APP,与前期普及率调查中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再看图2,APP用户单次使用时长分布上,选择最多的是“5~15分钟”,比例是26.2%。而5~15分钟恰好是目前多数微课一节课的时长,因此可以说大多数人是可以接受微课的时长限制的。再看单次浏览时长在“1小时以上”的也大有人在,占比达到12%,这说明小部分人在使用短视频APP时过分沉迷,带有过渡娱乐的性质。

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倾向性  视频内容的倾向性分析使用多选项分析的方法,更好地展示多选题各项的选择比例情况。其中涉及两个名词,分别是响应百分比和个案百分比:响应百分比用于对比各个选项的相对选择比例情况;个案百分比用于某项的选择普及情况。用户对视频内容倾向性的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为了解各选项选择比例分布是否均匀,使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进行分析:χ2=47.736,p=0.000。因为p<0.05,说明本研究数据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不符合等比例分布。具体来看,“影视综艺”(21.3%、59.0%)、“美食旅游”(13.8%、38.3%)、“搞笑段子”(13.0%、36.1%)这三项的响应百分比和个案百分比都比较高,说明用户更加喜欢这三种类型的短视频;但是可以看到“学习技能”(10.3%、28.4%)及“科普教育”(9.1%、25.1%)的响应百分比和个案百分比也比较高,仅次于上面三项,说明用户具有通过短视频进行学习的意图。

用户的互动  关于互动的调查分为方式和意图两个方面,完整数据如表3所示。在互动方式的选择中,采用“点赞”的样本是最多的,共132份,说明多数用户(72.1%)参与互动的方式偏简单,仅仅是点赞;“不参与互动”的样本数量位居第二,共57份,折射出一些人的互动积极性是非常不高的。接着,从用户的互动意图来看,他们对于视频本身的内容要求是比较高的,“视频内容有趣(122)”“能让自己学到东西(87)”“能让自己产生共鸣(87)”的视频才能激发他们参与互动。

根据交叉分析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用户往往不喜欢与发送视频的人有直接的互动。从表中可以看到,互动方式中选择“私聊发视频的人”和互动意图中选择“想跟发视频的人聊天或者有进一步的联系”的数量都比较少。总体来说,大家的互动积极性并不高,互动方式简单且不喜欢与他人产生直接的对话互动。

用户对短视频时长的喜好  对用户观看短视频时对其时长喜好的调查分析发现(见图3),“30秒以内”和“1分钟以内”的样本数是较多的,分别为26.8%及26.2%,说明多数人在使用短视频APP时还是选择观看较短的视频。不过从图3中也可以看到,部分用户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视频,对问卷进行复核后发现,其中大部分是使用微课的用户,另外小部分则是使用短视频APP的用户。

用户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微课发展,对用户的学习积极性展开调查,具体结果如图4、图5所示。总体来说,用户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一般,不到一半的用户(选择“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共43.71%)是“我享受在短视频APP上学习到知识的感觉”,将近一半的用户(选择“非常符合”与“比较符合”,共47.54%)表示“如果可以的话,我会牺牲一些使用短视频APP的时间放在微课学习上”。并且态度高涨的用户较少,选择“非常符合”的样本占比前者为6.56%,后者为8.74%,在全部的样本中连十分之一都没有。但是也可以看到态度一般的用户占比是最大的,前者有36.61%,后者有39.34%。探索调动这部分态度中立的用户参与学习是一项重点工作。

5 短视频APP对于微课发展的借鉴性意义

精于微课内容的设计  微课属于碎片化、个性化、类型丰富的学习型资源,它应当是站在学生立场,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或者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目前,许多微课视频不仅授课内容过于枯燥,教师语言也不够生动,整体观看下来只觉得累人。有些微课甚至只是将课堂上的内容照搬到微课上,完全没有考虑學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动机。如此种种,当然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能责怪学生没有花时间在微课学习上。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勿走“课内整合”的老路[7],只有在拍摄制作微课视频时站在学生立场,分析面向学生的学习心理,精简学习内容,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将时间花在微课学习上。

组织互动学习的课堂  互动学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大捷径,不仅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因此,教师应该花一些心思在微课的评论区及问答区中,组织智慧型交互的微课课堂。在互动积极性并不高的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去促进学生参与互动。例如:针对互动学习(提问发帖、分享讨论)制定一些标准,纳入课堂检查;将学习任务布置为小组学习,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落实每一项学习任务。当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有疑难问题,且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时,教师也可以在下一微课视频中提出,为学生答疑解惑,以此也能激发学生提问互动的积极性。

紧跟学科知识及微课技术的前沿  在短视频APP的使用中,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沉浸其中?因为它带领了一波波的潮流,不仅紧跟网络上的前沿新词汇,还本土化地制造了很多津津乐道的网红词汇与金句。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在微课视频制作时注意学科的新潮性,紧跟学科前沿发展,为学生介绍更多新的学科知识。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的东西总是更加引人注目。

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方面的潮流,教师也应当重视微课技术的潮流。一方面,目前的微课技术非常之多,如影视类微课、动画类微课、交互性微课、HTML5移动微课、微课开发平台;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交互等技术的普及,微课技术还会有更多的升级更新[8]。在制作微课视频时,教师也要紧跟微课技术的更新,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新颖的微课技术,使微课以更新奇的方式进入学生的视野。

合理安排微课视频时长  在微课学习中,学生往往对那些时长过长的视频没有太大的兴致,因为他们需要的更多是这门课程中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片段的学习资料,更倾向于找到相关的、那一个自己不会的知识点的微课视频来帮助解答,而这样的视频时长最好在三分钟以内,几十秒或一分多钟最好。但是,一个如此短的视频可能难以让教师再想要解说与当前这个知识点相关的其他知识,并且课程设置会过于细碎。那么,教师是否可以借鉴短视频APP中的视频发布方式,采用合集,一小集一小集地发布?一集的时长可以短,但是一个合集又可以把一整块的知识讲解透彻,实现对同一主题的碎片式重构。目前,很多教师图方便,基本是一大段视频一起上传,这就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打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样不符合微课碎片化学习的原则。因此,教师需要对微课视频时长进行合理分布,并将这些碎片式的微课以一种有序的方式集成,让学生可以很方便地选择[9]。

参考文献

[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2019-08-30].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2]QuestMobile.短视频2019半年报告[R/OL].[2019-08-06].https://www.questmobile.com.cn/research/report-new/58.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邓建国,张琦.移动短视频的创新、扩散与挑战[J].新闻与写作,2018(5):10-15

[5]彭兰.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J].新闻界,2019(1):34-43.

[6]刘胜枝,安紫薇.呈现与建构 直播、短视频中小镇青年的形象分析:以快手、抖音平台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9(11):37-43.

[7]王竹立.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4(5):34-40.

[8]郑小军.微课可持续发展的“道”与“术”:兼论微课发展研究理论体系建構与方法论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8(1):31-39.

[9]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85-88.

猜你喜欢

碎片化学习短视频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碎片化学习与拼图化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微信在英语辅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