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 用爱心播种希望

2020-11-10梁家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风班规

梁家国

【摘要】新课标提出“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德育成为教育的主流趋势,这也说明道德素质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引导,因此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十分重要。这就需要班主任能以身作则担起德育榜样、选拔优秀班干部来管理班级不良行为、开展丰富活动有效营造德育班风,最后关爱学生,以爱来感化学生,用爱心播种希望。本文即对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作出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爱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248-01

引言

目前层出不穷的新闻案例也说明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社会和谐。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水平高低也影响着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掰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促使学生能在德育环境中健康成长也就成为班主任的重担。班主任要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用最扎实的教育以身作则中梳理榜样,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一、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榜样

《论语》中提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班主任的道德水准决定着班级学生的道德水准,只有班主任拥有高道德、高素质,才能在以身作则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德育榜样。

班主任以身作则,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其次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如高度的责任感、爱国精神、敬业精神;最后是一视同仁的公正客观态度。部分班主任存在偏颇行为,如重视优秀学生忽视班级学困生等等。但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不公平对待后,一来容易心态崩溃,二来也容易误入歧途,开始出现上课调皮捣蛋、开小差、打架斗殴甚至逃课迟到等“吸引班主任注意”的不良行为。因此班主任在面对学生时首先要保证公正客观的态度,用爱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当班主任能够以身作则,在专业素质和个人素养方面不断提升后,学生进而能将一直以来相处时间较长的班主任当作榜样,模仿班主任的个人行为,进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个人德育能力。

二、班规制定,选拔优秀干部

班主任引领着班集体的纪律风气,是班集体的引导者,但班主任也有忽略的时候,不可能时时刻刻注意班上学生的一举一动,这时候就需要在学生内部选举出优秀的班干部,来当作班主任的“第二双眼”,起到监督沟通的作用,也能激励学生向优秀的班干部学习。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制定适合班级的班规制度,以此达到双重约束的作用,规避学生的不良行为。

班干部的选举和班规的制定需要民主、公平、客观、公正等,如班主任可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班干部选举和不记名投票,以此选出最适合班级的班干部。班规的制定也是如此,班主任需要宽严并济,班规的制定要遵从大方向,细枝末节的小毛病则可交由班干部处理。如班主任需把握班级大动态,学生的穿着、上下课情况、考试情况、素质品格等需要班主任把握,规避逃课翘课、上网、打架斗殴、奇装异服、脏话等不违反班级班规的行为。

通过班规和班干部的双重约束,能有效规避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道德品格,进而有效实现德育目标。

三、关爱学生,增强师生情感

爱是师生间情感的利器,只有班主任用关爱用真诚去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打心底里尊重班主任,并回报同样的信任和爱。因此在班级德育管理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渗透爱,以此增强师生情感,感化学生,提升学生道德品格。

如班主任需及时观察学生的不对劲,当学生出现消极负面的情绪或闯祸后,要第一时间交流沟通,沟通中需要谆谆善诱,而不能直接一顿批评和质问,促使师生越走越远。友好的交流沟通是增进师生情感的第一道关卡。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了解学生动态,在日常中关心爱护学生,用夸赞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即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级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将“这件事做得很好”、“**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同学性格真好”等挂在嘴边,尽量使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有优点、有人喜欢的,以此增强学生自信心,增进师生情感。

四、丰富活动,营造德育班风

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还需要良好的班风建设做支撑,这就需要班主任积极營造德育班级氛围和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来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德育氛围中慢慢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是班会课。班会课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可就时事新闻和最新热点来针对性开展班会课。如新闻上出现的“辱骂长辈、欺凌幼小”的案例,班上即可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主题班会课,使学生了解中华美德,学习中华美德。

二是班级布置。影响班级学生德育还需从细节入手,即班级的布置。班主任可在班级建立读书角,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学习的品质;在墙上走廊张贴与国家相关的名言,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意识;在黑板报中宣扬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认识到“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在讲台张贴“爱护公物”的宣传,促使学生明确“爱护公物从我做起”的理念等等。

通过丰富的主题班会和班级布置,就能从细节入手,使学生日日身处在德育教室内,感受德育的熏陶,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需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用关爱感化学生,通过树立榜样、日常关爱学生、班规班干部的约束、营造德育班风等来加强学生的德育品格教学,促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郝玉军.以德服人以爱育生——探究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34):90-90.

[2]谭建新.新时代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研究[J].学苑教育,2019(13):7-7.

[3]程燚军.新形势下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分析[J].南北桥,2020(1):190-190.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风班规
My New Year Wishes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神奇的班规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规“七问”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