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的初中音乐教学

2020-11-10胡银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立德树人

胡银荣

【摘要】初中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一大重要阶段,初中音乐教学则是帮助学生在这一阶段形成完善的美学鉴赏体系和具备道德素养的独立人格。如果教师能够基于立德树人的背景下高效的开展相关初中音乐课程,对于学生完备的道德系统的建成会有极大的帮助,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高度,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音乐;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08-01

在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音乐课程目标在于培育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如果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中适当插入的德育教学,利用音乐本身具备的强大且独特的情感感染力作用,使音乐教学中的德育作用和美学鉴赏培养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便可以使得教师在“立德”的过程中逐渐“树人”,培育具备一定高度道德水平的优秀中学生。

一、明确立德树人背景下音乐教育的意义

初中音乐课堂在立德树人背景下能够发挥一定的德育作用。若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首先要发挥初中音乐教学音乐课堂的德育作用。初中音乐作品中往往传达出积极向上的道德内涵,通过合理高效的发掘和传授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核能够有效发挥初中音乐作品的德育作用。通过发挥音乐课堂的德育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实现“立德”目标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岭南春早》这一音乐作品的教学中,作品是一首充满广东潮州音乐韵味的歌曲,通过深度挖掘歌曲所要传达的岭南人“敢为人先”的精神,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感受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传达生活也是可以如此愉悦欢乐,进而帮助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激起学生建立起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基于立德树人开展中学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具备美学鉴赏能力的学生。中学音乐的一大作用就是培育学生的美学鉴赏和音乐品鉴能力。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倾听和教师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了解各类音乐作品的同时,能够对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感有所领悟,进而使得中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及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有所突破,而具备欣赏美的能力是人的一大特性,通过培养学生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实现“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初中音乐在立德树人背景下的教学方法

(一)开展音乐生活化教学

推动初中音乐教学生活化,将课堂内外、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拉近初中生与所学音乐作品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对于音乐作品能够有更深刻的感悟,对其精神内核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帮助学生舒缓身心的同时又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也更有助于学生欣赏音乐作品并得到启迪。

例如:在歌曲《渴望春天》的教学中,由于中西方认识差异,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歌词中所描绘出的春天情景不能完全的理解和掌握,也没有更深刻理解和感悟与思想的碰撞。如果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生活中的春天故事,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在歌曲伴奏中,说出自己的春天故事,使得学生个人的春天故事与教学歌曲相互融合碰撞,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春天的情景和歌曲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进而达到在欣赏课堂音乐作品美的同时能够能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带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思考和领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发展个人的美学观点,从而培育出具备美学欣赏能力的优秀学生。

(二)帮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往往一首歌曲所蕴含的魅力,不仅是其音律和歌词,还有其背后所隐藏的音乐故事。如果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只教授这首歌曲的唱法、音律、歌词,往往发挥不出音乐作品的德育作用。如果教师能够使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并使得学生得到心灵层次的共鸣,在歌曲中得到一定的感悟,明白音乐作品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往往更有利于发挥出音乐作品的“立德”作用,也更加容易引导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形成和发展。

例如:在《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介绍创作背景,大多数学生只能知道这是一首很火的爱国歌曲,对于创作者、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并没有很深入了解,对于歌词中所自然而然流露出的爱国情感更没有深层次的精神共鸣。而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以及帮助学生想象创作者创作时所见到的美好祖国大好山河的盛世景象。然后使学生明白这首歌曲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及其流露出了个人真实的感情,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最高追求。

三、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注意事项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教学辅助,学生应当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的主要受体,在一首音乐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始终处于德育教育的接受主体地位。在音乐课堂中,音乐作品的教学包括音乐作品的歌唱、鉴赏等过程都应该以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教师应当仅起到辅助学生建立基础、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鉴赏角度、合理把控课堂节奏的教学辅助作用,只有学生接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才会为音乐教学带来立德树人的作用,因此音乐课堂上的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歌唱、鉴赏时间,使得学生的的音乐学习能力得到应有的锻炼,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音乐教学能够发挥的立德树人的德育和美育作用。

总而言之,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音乐学科应与德育进一步结合。基于立德树人开展初中音乐教学,应明确音乐教学的德育和杨美学鉴赏能力的教育意义,注重学生为学习主导,教师为教学辅助,合理高效发挥出音乐教学的德育及美育作用。通过开展音乐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德育故事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先立德后树人,进而培育出具备完备人格和正确价值观念的文明初中学生。

【参考文献】

[1]李小举.浅议初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立德树人”的视角[J].亚太教育,2016(15):34.

[2]沈慧.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音乐课堂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76-77.

[3]尹悅. 德育视域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音乐教学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