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情感教学基调,实现青少年舞蹈教学创新

2020-11-10蒋璇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0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情感教学青少年

蒋璇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更加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因此本文对于青少年舞蹈教学情感表现不足的问题展开分析,基于情感的角度引导学生的舞蹈技巧把握,从理解力、审美力、学习力、创新力四个层面来探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学;青少年;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06-01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艺术,情感是舞蹈的灵魂。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情感去感染学生,构建出一个互动交流的学习情境。另外在青少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避免传统教学中强迫式教学和灌输式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以及舞蹈情感,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舞蹈教学中青少年情感表现不足的问题分析

从当前青少年的舞蹈教学中来看,作品的情感表现力不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舞蹈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模式较为固化,并且教学方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并且舞蹈学习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由此就导致了舞蹈教师也很难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力高低与否有较好掌握。

学生的实际舞台表现机会相对较少。虽然部分学生有利一定得了理论知识素养,但是大部分的舞蹈学生缺乏上台表演的机会。因此在实际的表演过程中,由于紧张的情绪导致了最终的作品表演缺乏了情感的表现力。

师生群体对情感表现力认识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对于舞蹈作品情感表现力有一定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情感表现力来开展舞蹈教学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另外学生由于自身得了理论水平较低,也无法感知作品的情感表现力。由此师生群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情感表现力缺乏深刻的认识,也是导致了青少年的舞蹈作品缺乏情感表现力的重要原因。

二、舞蹈教学中提升青少年情感表现力的策略

(一)提升學生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力

舞蹈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技巧,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才能增强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榜样性和表率性作用,引导学生对于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展开更近一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发现每个舞蹈动作里面的所包含的情感内涵。比如《天鹅湖》芭蕾舞教学,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提升作品的理解力,教师在教学前先播放舞蹈视频以及相关的创作作品,然后根据舞蹈动作来分析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拓宽眼界,促进学生的舞蹈情感表现力和舞蹈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增强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审美力

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其舞者都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从而在表演的过程中来表现舞蹈作品的魅力。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提升学生的舞蹈教学审美能力,从而增强学生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现力。但由于不同的人的审美水平以及审美理解都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所获得和信息以及表达的情感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于舞蹈的每一段舞蹈动作都需要有精确的理解,而不是在表演过程中只有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在鉴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能够将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具体的作品当中,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实现人舞合一。最后在鉴赏完作品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进一步地指导学生对于舞蹈作品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互动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发现自己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强化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学习力

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大部分的舞蹈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重视舞蹈技能和舞蹈动作的学习,而忽略了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由此导致了学生的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难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舞蹈作品中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舞蹈理论知识教学,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日后的舞蹈学习提供更多的理论动力和支持。教师通过对于不断强化学生舞蹈知识学习,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舞蹈之间的特殊情感以及不同文化的魅力,延续舞蹈的生命和发展长度。

(四)培养学生的舞蹈创新力

创新是舞蹈发展的动力源泉,舞蹈的演化和发展不仅是舞蹈自身的艺术性,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仍历久弥新,这不仅得益于舞蹈自身的传统性和艺术性,同时也是发展和创新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舞蹈来进行信息的交流以及表达情感,这也是蕴含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体现。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导致了对于舞蹈情感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在舞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增加舞蹈教学的多样性和多彩性。在日常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舞蹈小组,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舞蹈理解。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包容性的原则,让学生能够自由想象,同时教师加强舞蹈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情感表现力的理解。

结语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学理念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不在应当知识通过机械式的训练和练习,而是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留给学生自我发展和训练的机会和空间,从情感的角度引导学生热爱舞蹈。从而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理解能力,在舞蹈的表演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情感,感受舞蹈学习的真正乐趣。

【参考文献】

[1]马燕.浅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6):67.

[2]韩晴.浅谈情感把握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家, 2020, 000(001):P.112-112.

[3]朱丹.中职舞蹈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000(001):18.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情感教学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