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课魂”,巧设问题
2020-11-10温暖
温暖
【摘要】“问题探究教学法”因具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体验情感,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点,备受高中历史教师的重视和采用。问题的创设,必须以“课魂”为中心,贯穿课堂教学各环节,力求“问”在关键处,“问”得有核心,“问”得有吸引力和启发性。“课魂”的锤炼,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主旋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问题探究教学法;课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055-03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探究教学法”,是老师把要传递给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感悟、启示等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开展探究活动,进行释疑解惑的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的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因具有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体验情感,继而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点,备受高中历史教育界的重视。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有部分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老师,往往会抛出大量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从表象看,这类课堂教学气氛的确活跃,但从本质看,教师没有围绕教学内容核心主题即“课魂”对问题进行设计,因而问题的设计存在整体性、层次性、针对性不足的现象,阻碍深度学习的开展,弱化了历史课程的效能。针对前述问题,笔者以本人执教人教版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为例,探讨如何在以“课魂”统领下,提升“问题探究教学法”的有效性。
一、依据课程标准,锤炼“课魂”
“课魂”,就是一节课所要传递的精神价值所在。依据课程标准,科学锤炼“课魂”,厘清教学重难点,是达成课程标准对《辛亥革命》一课相关要求的前提。笔者锤炼“课魂”的具体步骤如下:
1.研读课程标准
2003年版课标: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2017年版课标: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通过比对,笔者发现“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两版课标的共同要求,而“理解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则是2017版课标新增内容。
2.分析教学内容
辛亥革命虽受制于当时内外因素,没有完成中华民族解放大业,但还是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民国的创举,促使近代中国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辛亥志士为救国救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又是不胜枚举,对中华儿女尽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很强的鼓励作用,故两版课标均把“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列为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无论是在历史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还是在高考、学考备考都备受关注。
3.分析教材内容
教材将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目“武昌起义”,从多维度较为详实地介绍了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第二目“中华民国成立”,介绍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相关情况和《临时约法》的内容、原则和进步性;第三目“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介绍了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和以结论性观点的形式呈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锤炼“课魂”,厘清教学重难点
通过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教学和教材内容,从高一学生通过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已经对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和辛亥革命有初步了解,但对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的理性认识有待加深的实际出发,笔者最终锤炼出“顺应潮流,促成巨变”作为本课的“课魂”,教学重点是“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意义”,教学难点则是“理解辛亥革命局限性”。
二、围绕“课魂”,巧设问题
“问”得有核心,“问”在关键处,“问”得有吸引力和启发性,是 “问题探究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
1.设问于导入,“神入”课堂
为能创设良好的导入环节,提高学生专注度,笔者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较为注意搜集与历史知识相关素材,如:名家巨匠的大作片段、包含纪录片在内的影像素材等等,将它们与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以及内容有机结合,设置新情境,再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巧妙设问,以此作为导入方式。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在实现知识和心理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也提振了学习内驱力。
辛亥革命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关注点,高一学生因此对其有所了解,这为本课教学的顺利开展做了有益的铺垫;但与此同时,由于学生认为自己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存在学习兴趣不高的可能。如果,仅是平铺直叙地把“顺应潮流,促成巨变”这一“课魂”抛给学生,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于上述原因,笔者围绕“课魂”,在导入环节,进行了如下处理:
(1)展示材料,創设情境。笔者向学生展现材料——“清朝末年,面对清王朝的日益衰败,有人根据先前的历史经验作出预测,认为清朝必将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但历史的车轮在20世纪初,并未重蹈王朝循环的覆辙,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民主共和国而非封建王朝。”学生阅读材料后,先是陷入短暂的沉默,继而窃窃私语、议论纷纷;显然,已被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的历史走向所吸引。
(2)因势利导,引出“课魂”。在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后,笔者运用讲授法,为学生进行新课学习作铺垫,“小农经济和专制皇权是从秦到清,王朝更迭,简单循环得以实现的根源;然而,种种新的历史因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或产生、或发展,对封建王朝赖以维持的上述两大基础不断发起冲击,资产阶级革命派顺应历史潮流并抓住时机,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变。”在笔者讲授的启发下,学生逐渐停止讨论,取而代之的则是静心的思考。
(3)抛出问题,完成导入。“为什么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共和国,而不是以往的封建王朝?共和国与君主国又有何差别?共和国的建立对于近代中国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寻求上述问题的答案。”
在导入活动中,笔者把学生已掌握的“封建王朝更迭”、“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等知识和即将要学习的“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分别作为构成最近发展区的起点和终点,以“为什么取代清王朝的是一个共和国”作为问题,在最近发展区设问。以熟悉的内容设疑,给予学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又不让他们简单地用原有知识解惑,做到“引而不发”,达到把学生自然引入本课“课魂”的目的。
2.设问于重难点,培育核心素养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时,会围绕“课魂”,根据教材讲述重难点问题的角度和篇幅的长短,选取典型材料,进行问题创设,或帮助学生总结观点,或为教材所呈现的观点,提供史料依据,便于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解释历史,以培育核心素养。
(1)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把握历史规律
2003年和2017年两版课程标准并没有涉及辛亥革命的背景,但教师如因此不向学生作必要解释,是不利于学生领悟辛亥志士为顺应历史潮流,推动近代中国进步,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的。因此,历史教学界不少同仁,都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处理,笔者也不例外。但因教材已从多维度详细向学生介绍辛亥革命爆发背景;如再就每一方面原因提供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材料逐一回答是哪一方面原因,就有“简单重复”之感,不能真正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为什么说辛亥革命的爆发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表现,与当前所倡导的“深度学习”理念不符。基于上述考虑,笔者选择了通过向学生提供结论性观点,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观点,运用教材已有叙述,解决问题的方式作为讲授“辛亥革命爆发背景”的手段:
教师:向学生展示以下材料,并提出问题——
材料一:列宁认为导致革命爆发的形势必须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下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二是上层也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三是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列宁关于革命形势特征的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内容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是否具备了爆发革命的条件?
学生:下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并十分尖锐,中国民众不堪重负,为求生存而开展频繁的反抗斗争。
上层不能照旧统治下去——为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维护反动统治,清王朝被迫做出调整,开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但“王族内阁”倒行逆施的确立,加速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致使清王朝陷入众叛亲离之境。
群众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启蒙思想传播,作为革命核心力量的同盟会建立,作为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得以阐发,各阶层民众的抗争活动诸如收回利权、保路运动等也相继开展。
教师:通过分析,我们认识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王朝赖以维系的经济基础、制度保障以及理论支撑已受到较大冲击,发动革命条件业已成熟。当然,辛亥首义始于武昌,“保路运动”的开展、“革命党人误爆炸弹引发租界巡捕搜查、清军搜捕杀害革命志士”等偶然因素也起到促成作用,但偶然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必然。从武昌首义到全国超过七成的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导致清王朝分崩离析,历时短短一月,有力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是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心之举。
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再现”课本知识,而是在唯物史观引领下,帮助学生把握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引导学生加深对导致辛亥革命爆发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促使他们对辛亥革命顺应历史潮流这一突出特征形成合理的解释。
(2)选取典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结论性观点”
高中历史教学重难点的落脚点往往是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受篇幅所限、应试要求等因素制约,教材只是简括叙述与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相关的“结论性观点”,因缺乏相关素材作理解支撑,所以学生对这些“结论性观点”难以形成合理的历史解释。
在讲授辛亥革命局限性和历史意义时,有一些青年教师会把“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但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作为必备知识,要求学生熟记。事实上,学生即使熟记了这一结论性观点,也未必清楚“怎样的国家才算一个共和国”、“辛亥革命为什么不能够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究其原因,或在于授课教师单纯依照教材“照本宣科”,或在于授课教师提供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历史概念的史料不够典型。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策略:
①分析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材料二:“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摘自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
材料三:革命后的政府,由于军费开支迅速膨胀,大批的士兵招来了,如果不发饷,就会闹事,甚至兵变。事实上,这样的兵变不仅在南京频发,就是在苏州也发生了。
;;;;;;;;;;;——张鸣《辛亥革命:摇晃的中国》
材料四: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还很薄弱;被压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大多仿佛沉睡着,或者只做一些无望的分散的反抗;站在革命运动前列的是一批受过近代教育而没有实力的知识分子。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教师:我们在为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而扼腕叹息之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这又给予我们怎样的历史启示?
学生:革命派没有掌握属于自己的军队,且对士兵缺乏革命信仰教育;没有团结发动农民起来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教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缝隙之中,故民族资产阶級在具有革命一面的同时,也具有妥协的另一面;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帝国主义力量强大,最终导致辛亥革命没能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富强;证明由于历史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②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五到七,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思考以下问题:《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钦定宪法大纲》的要旨是什么?通过比对,你发现《临时约法》有怎样的进步性?清政府被推翻以后,中国曾出现过袁世凯、张勋复辟帝制的闹剧,但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被人民所唾弃,这是为什么?帝制被推翻,这对于经历了三纲五常思想长期禁锢的中国民众的思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震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程度在民初远超清末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自主寻求问题答案。
教师: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成就,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越了之前的救国探索,促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高潮。
在开展上述教学环节时,笔者分别围绕分析辛亥革命局限性和意义两个学习任务,选取了六则类型丰富、数量和阅读难度适中的史料提供给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笔者创设了一个“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达到了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呈现的结论性观点同时,也培育了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目的。
3.设问于课末,深化家国情怀
“课魂”引领下的问题教学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导入精彩固然重要,慎终如始则更为关键。为了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局,笔者在课堂教学的小结环节,设计了一个讨论活动,以呼应导入,深化学生对“顺应潮流,促成巨变”这一“课魂”的理解,实现情感升华:
教师:在20世纪初,辛亥革命顺应历史潮流,促成近代中国巨变。中华儿女沿着辛亥志士的足迹,顽强拼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在中华民族迈向全面复兴之时,辛亥志士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呢?
笔者提问后,通过展示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的名言警句及生平事迹,创设情境。
学生:辛亥志士们顺应历史潮流、为救国救民而不惜牺牲、不计私利……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都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正是辛亥革命給予我们最为深刻的历史启示。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认清 21 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历史潮流,努力提升自己的素养和能力,主动融入其中,中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以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均是大势所趋。
通过这一讨论活动,在深化“课魂”,升华情感的同时,也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创设,必须以“课魂”为中心,贯穿于课堂教学各环节,力求“问”在关键处,“问”得有核心,“问”得有吸引力和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问题探究教学法”实施的有效性,实现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至于,“课魂”的锤炼,则必须要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秋. 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10):44-48.
[2]刘明范.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选择——从国共两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谈起[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1):42-44.
[3]祝伟坡. 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及其作用[J]. 承德师专学报(综合版), 1990(0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