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的课程生态建设

2020-11-10乔晖顾俊琪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生态建设

乔晖 顾俊琪

摘要: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存在初中课程设计与现实需求难衔接、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保障、课堂教学活力有待激发等实践困境。原因在于初中课程建设不够先进完善难以满足多种需要、个体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专业力量不足。当前初中校本课程生态建设的途径有以下几种:立足实际、满足需要,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内外结合、学科交融,构建动态课程体系;整合资源、提供保障,实现学生个性发展。基本策略是区域推进,核心举措是构筑“学习共同体”.重要支撑是建立健康的评价系统。

关键词:课程生态;课堂改革;区域推进;生态建设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而有待实现的潜能。”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即为有持续的好奇心、自主性、责任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者;培养具有发展潜质的学习者,意味着经由课程“支持积极的学习,进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支持学习者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据此来构想区域推进初中课堂改革的课程生态建设的总体架构,需要根据“学习者的发展阶段”设定具体展开课程的方式,“课程”与“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实现教育教学的变革与教育教学行为的完善,“学校课程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取向”。因此,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初中课程与课堂转型的实践困境

课堂教学要以“保障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保障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保障教师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基本权利”为宗旨,这样的权与责,也从另一个方面在不断“逼迫”相当一部分初中学校,面对长期累积而成的诸多问题,寻求课程与课堂变革的有效路径。

1.初中课程设计与现实需求难以衔接

初中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家长期望、学校条件、社区特性等相关因素,结合资源条件和教师知能,审慎规划。在国家或地方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实施之后,不少初中试图积极应对新课程的挑战,投入校本课程建设,但由于长期对课程设计缺少关注,更缺少与课程设计相匹配的课程理论引导与课程知识储备,或者对开展课程设计没有信心和兴趣,教学现场普遍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或者是并不真正理解SWOT分析,虽然有学校愿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根据学校条件、学生需求、教学环境进行相关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客观上背离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学习主体需求、自主、实践等特性,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与课程自主参与的理想沦为空谈。

2.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

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条件难以保障,与初中一直面临的缺乏弹性课程活动时间的现实困境有关。在调研中,初中校长普遍反映弹性学习时间是落实校本课程的主要保障,例如目前有些省份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修订)》规定,每周规定课时数是34课时。又规定“3-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動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晨(夕)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各学校自主安排。”通常各学校班会课或班队活动不少于一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编制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各科教师,督促所有中小学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各中小学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每周35课时加上课间休息时间,即使现在有了延时服务,“每个年级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均周课时不得少于3节”的要求,也因为活动时间、空间无法保证,使得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的特色活动难以开展,校本课程面临无法实施的困境。

3.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

就课堂转型而言,总体上初中课堂教学的活力有待激发。当今的小学课堂,由于没有了小升初压力,课堂已渐渐回归本真,贴近学生的需求与成长特点。至于高中,经历了中考分流的高中生,生理、心理开始成熟,他们对学习与生活的选择自主性要略优于初中生。相比之下,初中课堂的活力与效果令人忧心。据近年来对初中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统计,初中课堂行为发生频率较高的仍然是“讲授”。在一般的初中课堂中,讲授和板书可称得上是高频行为,教师的声音明显多于学生的声音,较多知识的传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情感的沟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的愿景,对于很多初中课堂来说依然任重道远。

“知识的扩展要求改变课程组织形式,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和思维能力。”就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而言,一是要重新定位课堂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对初中生的发展潜质进行认知与开发。当然,在实现多元互补的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差异。课堂的变革有赖于灵活多样的课程支撑,这样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多维目标、共享资源、智慧环境、深广内容、活动指南,需要将初中课程整体规划与关注初中生的学习需求相结合,进行初中课程生态建设。因此,需要从课程建设层面加以追寻。

二、“满足需要”还是“提供选择”的课程建设难题

综观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课程开发者总是在知识、学生和社会之间左右摆动,而绝大多数课程开发者总是希望把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持课程的价值平衡。这里就有一个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关注需求的问题。初中教育期待通过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解决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与其外部环境多样性的矛盾。初中课程建设应该在整体规划并保证课程结构的基本内核不变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来满足多种需要。因此,初中课程与课堂难以转型的原因是和课程建设的难题联结在一起的。

1.初中课程建设难以满足多种需要

初中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当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严格实施国家课程,保证初中生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基本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过,事实并不完全尽如人意。就初中教育而言,师资条件限制、过于强调升学取向、初中学生面临多种分流的严峻现实等诸多因素,往往导致不少初中学校事实上并未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就难以保证国家课程实施的质量。即便能开足、开齐国家课程,也仅仅只能满足学生成长的一般需要,因为国家课程开发考虑的更多是社会总体培养目标与学生同质特征,设定的也是学生普遍成长的路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的培养需求与多样化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一种统一连贯的核心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之外,初中学校课程建设值得思考的方面还很多:课程设计如何体现教育的根本要求,既面向共性,又体现个性?课程实施如何实现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实现学科与学习者生活、学习者生活与社会的相互关联?课程指向如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学生的生命质量得到更多提升?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生态建设
关于初中历史课堂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植树造林防沙治沙 改善环境安居乐业
“慕课”建设本土化问题及对策探析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浅论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