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1-10任丽君
[摘要]小杂粮在预防疾病、均衡饮食结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当代人的青睐,市场前景广阔。当前,吕梁小杂粮发展中现存产业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商品化程度低等问题,应通过强化生产研发、加强人员培训、拓宽营销渠道、打造特色品牌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杂粮;特色品牌;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早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记载。这与现代营养学里全面合理的膳食营养才能维持人体健康的观点不谋而和。“五谷”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吕梁地处黄土丘陵区、黄河之畔。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小杂粮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光热资源和较大的昼夜温差造就了吕梁小杂粮抗旱、稳产、质佳味香的优势。吕粱素有“杂粮王国”的美誉,种植小杂粮种类包括谷子、莜麦、高梁、养麦等20余种,常年种植面积13.33万hm2左右,约占全省的1/5,产量1.8亿kg,占全省12.6%。近年来,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优质的吕梁小杂粮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通过打造吕梁特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当地经济,对助力我国脱贫攻坚战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吕梁小杂粮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吕梁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山西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打好特色优势牌”的要求,以兴县为代表的“山花烂漫”牌小米种类多,品质好,通过实施高效良种良法、标准生产等科技创新工程,精加工打造高级“月子米”,研发小米单品,已获得著名商标、功能食品证书和金奖证书认证,小米已销往全国各地。汾阳市“汾洲香”小米被命名为中国名牌产品,已被确定为中国小米之乡。岚县生产的莜面、豆面、糜子、黍子等小杂粮营养丰富,符合大众口味,兼具食用、美容保健功效。莜面、豆面、荞面等小杂粮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和药物成分,兼具治疗和预防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作为吕梁人民餐桌上的主食,莜面鱼鱼、莜面栲栳栳等食品通过高温杀菌、真空包装技术处理后实现线上销售,以“荞歌碗团”为代表的小杂粮品牌,在荞面精加工的基础上,克服传统碗团不易保存的不足,已经销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喜爱。吕梁是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吕梁的脱贫工作。作为全省小杂粮的主产区,近年来,在政府的一系列扶贫政策支持下,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通过创建小杂粮基地、提升小杂粮品质、培育优质品牌,小杂粮推介会等方式大力发展,吕梁的小杂粮已经由提篮小卖到全国畅销,走出国门,逐渐成为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主力军,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2吕梁小杂粮产业现存问题
2.1产业化程度低
吕梁境内多山,受地形和传统农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小杂粮的种植更多是当地农民家庭式的分散种植,难以形成区域连片规模种植,农业资源整合难。在小杂粮的种植中,缺乏科学指导,小杂粮品种繁多,多地的种植仍采用老品种、农家品种,大大降低了小杂粮的生产效益。种植方式更多基于传统的种植模式,受制于人力、物力、气候的因素较多,距离规模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距离较远。对精品作物、效益作物意识较为薄弱,产业结构多为大宗粮食。小杂粮精加工、储存等环节薄弱,整体产业化程度较低。
2.2专业化程度低
吕梁小杂粮产业近年来加大了开发力度,生产环境有所改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相较平川地区,吕梁农业基础薄弱,种植积极性不高,小杂粮的专业化进程进展缓慢。在品种研发方面,相比较谷子、马铃薯等大宗作物,对小杂粮的研究起步较晚,加上小杂粮的杂交难度大,薄弱的科研力量对新品种的研发跟不上规模化生产需要。对小杂粮精加工、打造高端产品研究工作少,小杂粮附加值低。小杂粮推广工作滞后,大多数人对小杂粮的种类、功效、优种和集成技术知之甚少,种植意识不够。小杂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受限于特色农产品销售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企业、种植户的利益,企业或个人维权成本大,维权难度高。另一方面小杂粮售后服务缺乏专业的团队打理,不利于维持优良的企业形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2.3商品化程度低
由于小杂粮生产基础薄弱,在生产、加工、商贸等环节体系尚不够完善。在小杂粮的生产上,农民难以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种植品种和面积选择上较为盲目,易出现跟风现象,造成市场需求供给不对应,农民经济收益低。小杂粮的销售更多地停留在原料批发售出阶段,没有进一步开发其附加价值,现有加工企业多属个体性质,科技含量低,加工水平只是停留在初级加工,缺乏精加工、品牌意识,难以发挥小杂粮最大价值。商贸环境小,缺少龙头企业的牵引,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商品化程度低。
3发展对策
3.1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部门应从资金上加大对小杂粮产业的投资,壮大科研团队,扶持龙头企业使其发展壮大,进一步影响其他小微企业。在营商环境上,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工商、水务、资金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加大小杂粮品牌宣传力度,通过海内外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等途径大力推介吕梁小杂粮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促进品牌营销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加强小杂粮示范基地建设,在不同县区根据气候和地形因地制宜的培育不同种类的小杂粮基地,积极引导农业部门和企业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完善小杂粮产业体系。加强各大电商平台与企业、农户合作,鼓励小杂粮产业线上化,引导多渠道销售,开发新市场。健全特色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营销制度,加大小杂粮产业的监督力度,让企业和个人有法可依,切实保障自己的权益。
3.2强化生产研发
小杂粮产业的长久发展离不开一套完善专业的运营体系。小杂粮的生产过程要强化工业化理念,运作过程加大产业化程度,实现小杂粮运营项目化。加强科研团队与生产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根据全市不同的生态条件和地理气候特点,选用、引进、发展小杂粮品种,合作省级经济作物研究所,筛选出优质小杂粮品种。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对新引进的谷子免间苗技术、起垄栽培等新技术大力推广。制定并出台小杂粮作物标准化生产规程,完善小杂粮良种繁育体系。小杂粮示范基地要发挥好自己的带头作用,按照严格的繁育标准对小杂粮种子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其安全可靠性。龙头企业带动生产优质品种的小杂粮,在生产、销售、运输环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对小麦、荞麦等小杂粮进行精加工,研发出低脂餐、保健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名優品牌和专业的销售运营团队,密切生产、经营、销售联系,以标准化生产、优质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3.3加强人员培训
小杂粮产业的发展的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整体提升小杂粮产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培训。首先要对小杂粮带头农户进行培训,通过政策宣讲,科普小杂粮的经济价值,让农户参观、参与小杂粮博览会、展销会、示范基地,强化新型职业农民中小杂粮生产带头人的经营发展意识,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小杂粮的生产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其次对小杂粮产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县级农技服务中心、乡镇农技站、农民技術夜校等平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鼓励、引导农民学习生产技术,使每位从业人员真正掌握小杂粮培育的实用技术。最后要对小杂粮产业的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技能培训,在符合条件的职业培训机构开展销售课程培训,进行小杂粮销售知识的普及,使大多从业人员学习实体和线上营销知识,掌握销售技巧。定期举行小杂粮销售论坛、茶话会、竞赛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优秀的销售人员作讲师、传授经验。创立优秀销售人员激励机制,提高销售人员积极性。
3.4扩宽销售渠道
在线上生活常态化的当下,发展线上销售已是必不可挡的趋势。线上销售一方面可以变吕梁小杂粮地形交通上的劣势为绿色、无污染的环境优势,另一方面相较传统实体销售多了更多的销售渠道和品牌传播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对接开展网络销售有利于小杂粮突破地域文化限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积极跟进小杂粮网络信息网站建设,实时推进小杂粮价格变动,让农户能够实时了解小杂粮市场行情变化,作出积极的应对策略。创办官方小杂粮销售网店,利用好直播红利时刻,政府推进直播带货常态化,政府工作人员加入直播队列,增加产品公信力,打造持续性助农的新路径。合作形象良好的网络红人或明星,通过平台投放广告等方式加大小杂粮功效、质量宣传力度,扩大小杂粮的受众范围,加深影响力。对贫困地区开展专门供销系统,通过主题销售、绿色农产品、电商文化节等活动,通过企业“一带多”帮扶农户,让小杂粮实现走出大山、走出社区、走出国门。对“三品一标”、高端精加工优质小杂粮,通过博览会,展销会等,积极谋求与世界各国的商务合作,逐步开扩海外市场。
3.5打造特色品牌
随着市场上小杂粮种类的不断增加,消费者对小杂粮的选择不再局限于价格或是商品本身,小杂粮商品背后的生长环境、企业的价值理念、商品故事也是消费者所关心的问题。吕梁境内生态环境好,气候高寒冷凉,有助于特色农产品的孕育。作为革命老区,市内的红色革命文化、窑洞文化、古镇、自然风景区、传统作物加工、杂粮小吃等也是消费者感兴趣的地方。小杂粮布局建立在区域开发的基础上,现已初步形成西部豆类、北部薯类、中部粟类的生产格局。通过引导支持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产业基础的小杂粮企业,根据小杂粮天然、绿色、纯正、醇香的特色,统筹整合区域文化、旅游,加大对小杂粮产品背后的生产环境、文化故事宣传,做好品牌质量、讲好品牌故事,带动当地文旅、文创产业的发展,打造特色小杂粮品牌。
[参考文献]
[1]雷海文.吕梁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2018(03):75-76.
[2]王建才.发展特色杂粮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20):46-47.
[3]薛皓巍.吕梁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8.
[4]王虎.吕梁市离石区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1+5.
[收稿日期]2020-6-22
[作者简介]任丽君(1996-),女,山西吕梁人,浙江海洋大学数理与信息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