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创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探析
2020-11-10李林芳熊越
李林芳 熊越
摘 要:微电影创作课程是影视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属于综合实践创作课程。微电影创作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制作影视作品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单纯的理论教学和考核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本文根据教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微电影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流程、学生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和教授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微电影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微电影;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2-0-02
一、引言
微电影创作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教学,它的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创作的每个环节,进行辅助讲解,这对教师的个人实践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才足以能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国内目前影视专业微电影创作课程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影视行业的繁荣,影视人才的缺口逐渐显现,各大院校对于开设影视专业方向有着极大的热忱,最火爆之时,国内某知名医学院也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微电影创作》课程作为影视专业的综合创作实践课程,普及性较高,几乎所有开设影视专业的院校,都有该课程。相较于纪录片受题材、时空等诸多限制条件,导致的拍摄困难,微电影课程在创作上,给创作者留的创作空间较大,受题材限制小,更加灵活机动,在实践过程中,容易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更适合学生练习及创作。
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的影视专业在《微电影创作》实践课程上,大都处在摸索阶段,指导实践教学的教材也寥寥无几,以清华大学出版的《微电影创作实录与教程》为例,从电影的产生开始阐述,一直到电影流派,再到电影创作中的各工种介绍,用很长的篇幅介绍电影及微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指导学生创作来讲,作用不大。影视制作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制作影视作品,而非掌握大量书本知识,只会纸上谈兵,不会实操实干。
就师资条件来讲,目前,多数影视专业教师都是很大一部分是文学专业出身,科班影视专业出身的只占一小部分。究其原因,受行业影响,影视专业作为应用型学科,对实践经验要求高,但在学术研究上,受技术更迭限制,影视行业从出现至今也不过百年,我国的影视体系建立就更晚些,在研究体系上,不像传播学和新闻学有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次,影视编导专业硕士也是在2009年教育部实行学位制度改革时才出现的,发展至今不过十年时间,所以专业师资上的缺口十分明显。
这就导致了在像《微电影创作》这种实践型综合创作课程讲授过程中出现问题,讲剧本的老师不能解决现场拍摄问题,讲拍摄的老师在剪辑上不能给出学生帮助,剪辑只学软件,套包装模板,不讲蒙太奇,不讲镜头组接方式。能将各专业课程融会贯通,集合到一起,并能带领学生出作品的创作型专业老师少之又少。同时,在实操过程中,还会出现因教师个人习惯不同,同上这门课的实训流程完全不同的现象。所以,《微电影创作》课程,需要教师总结经验,归纳学生创作特点,并且给出一本能够指导学生创作的实践教程。
三、TPACK模式在微电影创作课程中的应用
在国际上,就实践教学研究中,美国密歇根大学的TPACK模式普遍被接受,TPACK模式是将学科内容、教学法和技术这三种知识要素进行整合的教学模式。TPACK原为TPCK,即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首字母,意为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或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该概念的提出借鉴了美国学者Shulman的教师知识分类,并基于对教师知识的复杂性、多面性和情境性的分析,认为好的教学还需要教师对技术如何与教学法、内容相关联的理解,因此有必要探讨教师将技术整合于教学所需知识的核心特性。
这一核心特性与影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极为相似。微电影创作属于影视专业的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相较于传统课堂的讲授模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关键问题。TPACK整合模式紧紧地扣住学习过程的本质,即学生—知识—效果。TPACK整合模式既是课内整合和课外整合的融合,又是“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灵活结合,更是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从实质上看,TPACK框架是一种策略性的思维方式,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技术知识的整合提供了新的指导方法,这与微电影创作教学中强调教师应具备整合技术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首先,基于TPACK模式的微电影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微电影创作实践课程属于三年级课程,一般设计72课时,4学分,16-18周。课程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用画面表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视频制作技能,有更多的技巧和能力去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讲授型教学已经逐渐厌倦,对于实践教学的兴趣相对浓厚,在动手能力上,有前期《摄像基础》《导演基础》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基于微电影创作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项目引入式教学是课程重点。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并入项目中,根据项目的进度,调整教学进度。也就是TPACK模式中技术—教学法知识(TPK),它是指关于技术在教学和学习情境中的存在形式、使用要素和作用效果的知识,包括了解可完成某一特定教学任务的种种技术手段,选择最恰当的且当前可用的技术手段,技术手段可支持的教学策略等知识。实际上,技术—教学法知识就是在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的知识。在微电影创作教学中,在摄像设备,剪辑设备等技术环境到位的基础下,在各小组的每个项目中完成教学过程,并将基础知识融入项目教学,进行个例化分析和表述。此过程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首先基础知识掌握要扎实,且要运用纯熟;其次,在每个项目创作过程中还要与学生思维保持一致,对学生每个项目的进度把控非常准确。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如果TPACK模式是基于教师个人能力的提升,那么应用在教学上,学生才是整个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创作的各个阶段有教程指导,有基本的操作流程,有规范合理的分工,形成统一规范的学院派小劇组模式,是整个实践教学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根据课程设计,形成完善的教程,每个阶段有完整的实践操作流程指导实践,明确评判标准,以指导学生实践。在学生分组的过程中就要提出要求,男女生比例在一个组里要求合理,纯粹的男生组,或者女生组会导致分工上的缺某一工种,比如纯男生组,缺乏前期剧本创作能力较强的女生参与,剧本写作上的问题较大。纯女生组,在进入拍摄后,男摄像缺乏,现场拍摄漏洞就会很大,漏镜头,穿帮等问题,在女生组普遍存在。在制作流程和规范上,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视频制作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不像一二年级,镜头的组接还要手把手地教。这个阶段将行业标准和企业制作水平引入到实践教学的环节中来,用行业标准要求学生制作流程和制作水平,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实践,让学生真题真做,提前适应行业,提升学生制作水平。
最后,根据多年的微电影实践教学经验,形成微电影实践教学中“四分法”的教学理论,即:前期剧本创作,中期现场拍摄,后期剪辑,审片修改四个环节。在每个关键节点上,能够归纳和总结学生在创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前期创作过程中要考虑剧本的可实施性,例如场地需求,演员需求,资源调配等,在前期将这些想清楚,不至于后面无法拍摄;中期的拍摄过程,灯光、拾音、摄像机等技术手段也要理顺清楚,不能出现拾音问题,构图问题,用光问题等;后期的剪辑上,以画面为主,用画面将剧本讲述清楚;审片和修改环节,需要教师对片子点评的同时,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并指导学生修改。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学生成片后,对于学生作品的点评,需要有技巧。不可以在前期不指导,或者对学生创作问题没有预判性,后期对学生实现不了的技术进行疯狂点评,打击学生创作积极性。
在实践教学中,实行“四分法”,将创作过程由整划零,从每一个环节入手,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手法。依照行业标准,结合学生创作的实际,总结出实践教学的标准,让实践教学的每个环节,有标准有依据。
四、结语
微电影创作课程属于综合实践创作课程,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对专业教师要求较高。通过TPACK模式的引入,提高教师指导综合实践创作的能力,同时对实践教学标准进行量化,以便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王书浩.微电影创作的大众化趋势在高校影视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18(10):215.
[2]罗彦.微电影制作课程的实践教学探索[J].师道·教研,2019, (004):27-28.
其他作者简介:
熊越,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