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教学:文本理解与思维博弈的相融相生
2020-11-10许慧
许慧
【摘要】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策略单元的教学是个难点,让广大教师困惑。本文试图以教材中首个预测策略的研究,摸索策略教学的一般规律。策略学习需要经历:关注批注,了解策略;抓取文本线索,领会策略;强化表达,运用策略。这一过程实现了文本理解与思维博弈的相融相生,将策略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策略教学 阅读理解 思维博弈 相融相生
统编版教材选文的一大亮点是增加了“策略单元”,设置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阅读,意在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策略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
教师们对此类文章缺乏研究与认识,教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策略教学至上,就策略教策略,只关注语文要素,文章还没怎么读懂就教策略,策略没有学会,阅读理解的基本任务都完成不了;另一个是依然是以常规的阅读理解为主,策略教学点到为止,对内容的理解关注较多,忽视了对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过程的关注,使得策略教学无法落实。针对这些现象,如何进行阅读策略教学,笔者作了相关的实践与思考。
一、厘清策略教学与文本理解的关系
笔者认为策略教学与文本阅读理解绝不冲突,策略单元虽然以教策略为主,特别关注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过程。但要想关注理解课文内容的思维过程,就必须首先理解文本。理解了文本,就能更好地关注阅读理解的思维过程,真正掌握阅读的策略;而掌握了阅读理解的策略,为的是更好地理解文本。阅读理解与阅读策略,两者无法割裂开来。这是因为:(1)策略学习与阅读理解一分离,就如无源之水,无土之木。这样的教学只能浮在表面,只能是纸上谈兵。像预测单元,如果脱离了阅读理解,那就是在教学生纯预测,单纯地探求预测的思维过程,难道要把学生培养成预言家吗?又如提问的策略单元,只培养学生的提问策略及筛选问题的能力,脱离了阅读理解,那还是语文课吗?(2)阅读策略与阅读理解一分离,就变得抽象而且毫无趣味。好比画画时只教画画的技巧而不必在意画的是什么,教唱歌只教怎么唱而忽略所唱歌曲的内容与情感等,教师和学生哪有兴趣去教,哪有兴趣去学?策略的学习脱离了文本的理解品读必然枯燥乏味,既学不会也学不好。
重新整理一下两者的关系,笔者认为最佳关系应该是:一是阅读策略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以教阅读策略为主这是毋庸置疑的。二是两者应相辅相成。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不是为教策略而教策略,而是运用策略更好地理解文本,并将阅读中习得的阅读策略迁移运用到不同的情景或文本中去。这两者本应相融相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借助策略学习促进阅读理解与思维发展
阅读策略教学中,如何使兩者互相促进,下面以教材中首个阅读策略——预测策略教学为例进行阐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是预测策略中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课教学的探讨不仅对策略学习尤为关键,对其他策略的教学也具有指导意义。
1.关注批注,了解策略
学生学习策略单元的文章时,发现这些文章与前面学过的文章在编排上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批注。这些批注展示了作者思维的过程,关注批注就能初步了解策略。将批注融入阅读,能够快速提取出与策略有关的关键信息:根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提取出“文章题目”是预测的依据;根据批注内容“图中的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它应该会答应吧”,提取出“插图”也是预测的依据;根据批注“我想老屋可能会不耐烦了”,提取出又一预测依据——“生活经验”;根据文章反复的句式特点,提取出预测的重要依据则是“内容中的线索”。批注里藏着策略的重要信息。读着这些批注,笔者让学生回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想到的预测策略并进行交流。循着批注走进文本,学生的旧知便被激活了。在整体感知文本的过程中,他们走近了预测策略,并体会到自己读故事的时候会和编者一样,不自觉地用到这些策略。预测策略,走进了学生心里。其他策略的认识也都应从阅读批注和关注批注开始。
2.抓取线索,领会预测策略
统编教材中的阅读策略,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不同的内容和板块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教学时,教师要针对性地、精准地解读相应的内容,从中抓取与该策略相关的文本线索,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这种策略。
正如上文所说,虽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预测策略,也会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去预测,但那都是无意识的预测。在预测单元教学预测,是要让学生进行有意识地预测,还要掌握预测的基本方法,有依据地预测。解读教材内容就会发现,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往往为教师落实语文要素提供了重要抓手。练习中提示我们生活经验和常识、文章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线索都是预测的依据。
最难的是根据“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为什么呢?因为“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主要是隐藏在文章情节、语言中的信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学时,笔者先提供示范,让学生围绕“一读到这句话,我就知道,一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了”,“这句话”是哪句话呢?为什么一读到这句话就知道又有谁来请求帮助了呢?由此,学生再读故事,就会发现这个故事隐藏的秘密——情节反复:小猫和老母鸡来寻求帮助前,老屋都会说“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据此推测,老屋又说这句话时,肯定又会有谁来请他帮忙了。把握了这样的推测依据,学生根据上文老屋的话“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就能推测出它不会拒绝小蜘蛛的话;根据老屋乐于助人的行为,预测出它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的小动物,它也会继续帮助它们。策略领会的过程是文本的深度理解的过程,是思维博弈的过程,是两者相融相生的过程。提问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有目的阅读策略的真正领会也必须经历文本理解与思维博弈的高度融合过程。
3.强化表达,运用预测策略
统编教材主编陈先云先生指出,策略学习不是为学策略而学策略,而是运用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学习表达。教学预测策略亦如是,将领会的预测策略及时迁移运用到不同的情境或文本中去,有助于学生掌握预测策略。
把本课学到的策略运用到其他文章中,是当前很多教师的做法。笔者以为,这种做法有其优势,但如果趁热打铁,在本篇课文教学中及时运用,效果更显著。《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已经领会了不同的预测依据后,笔者让他们围绕文章末尾的内容“估计老屋不会倒了”进行预测,并说说自己的预测依据。这样的练习针对全文、围绕文章的中心设计,能综合运用到前面所有的预测依据。学生只有读懂了全文,掌握了文章反复的写法,领会了如何有依据地预测,才会知道故事接下来怎样发展。学生除了顺着文本情节进行的常规预测,模仿书中反复出现的语言外,学生还根据老屋乐于助人的性格发散思维,预测出具有创新性的结局,其他小动物也来修缮老屋,老屋真的不会倒了。
运用预测策略创编故事,学生顺着文本原有的思路往下走,有对文本情节的“坚守”,更进一步证实了“估计老屋不会倒了”的预测可靠性,又有超越文本情节的“创新”,呈现了文本没有的内容。这样的训练,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表达和思维创新能力,还让他们更深层地领悟了文本的含义:老屋乐于助人以及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的道理。由此可见,运用策略的过程更是使文本理解与思维博弈的融合达到极致。
首个策略教学的研究让我们發现策略的学习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关注批注,了解策略;抓取文本线索,领会策略;强化表达,运用策略。这也适用于其他几个阅读策略的教学。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策略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三、其他阅读策略的拓展性运用
统编教材中只有四个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阅读。除此之外,学习语文还有许多阅读策略,像复述、图像化、联结、概括、自我(理解)监控……这些策略都成了重要的语文要素,单元导读也将这些语文要素明确提了出来。
例如,教学生作批注的阅读策略,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出批注是一种阅读策略。但是运用批注的方法来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策略。如何实现文本理解和策略学习的双赢?笔者在教学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牛和鹅》“我被鹅追赶、袭击”这部分内容时,不是把批注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对“我的动作、语言、神态和鹅的表现”进行批注,不仅习得了批注的方法,还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了人物的心情、理解了文本内容,并且学习了作者生动的表达。
其他策略文章的教学都要如此,教师都应首先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来认识、理解策略;在领会策略的过程中,注重体验练习、验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重要内容和细节;在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教策略而教策略,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策略,运用阅读策略读懂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思维博弈的相融相生,才是阅读策略教学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