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设计需匠心

2020-11-10王国强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与学课标教材内容

王国强

设计是由特定理念指引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技术性创作与创意行为。提供实施蓝图、保障实施效果的教学设计就是这样一种行为。教学设计具有创新、创造的本质要求和特征。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面临学生、环境、技术等复杂情况,并由此决定了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既应遵循基本原则、落实基本要求,又不宜古板,如固守设定的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既应设定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任务,又应留有余地,以让后进生跟上、先进生“吃饱”;既应追求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进度,又应具有弹性,以利于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此,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设计既是基本功又是高技能,需要独运匠心。

教学设计应将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落地。这是教学的性质决定了的。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人类特有的活动。作为主体之一的教师,应吃透课标要求、烂熟教材内容,并遵循一般原则、要求、规范和程序进行教学设计;应把握课标和教材留有的教与学的空间,本着相得益彰的原则,镶嵌相应的教学内容、期待学生的奇思妙想。这既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践,也是教师挥洒学识储备的“自由空间”,还是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沃壤。

教学设计应循学生差异、学生需求布局。这是教学的对象决定了的。教学设计具有期待即时性成效的特点:希望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最多的知识、最大幅度地提高能力,从而获得良好发展。而教师面对的是个性、学业基础和需求均不同的学生,因此,教学设计应遵循“学生中心”思想,正视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设计及其实施的各个环节上,既追求教学整体目标的达成,更注重不同学业基础学生的最大提升。

教学设计应随环境变化、技术进步完善。这是教学的支撑条件决定了的。教学设计需要设置特定的环境氛围,需要有特殊而又匹配的技术支持。教学设计受制于环境和技术,同时又面临环境和技术变化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设计应强化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明确环境和技术仅仅是辅助和支撑。需要重视的是,伴随自然界的变化与科技进步,环境和技术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疫情期间依靠技术支撑、改变了学习环境的线上教学便是如此。

当然,實施线上教学,技术作用的凸显和变化了的学习环境,无疑要求教师打破教学设计的常规,基于技术的稳定性及其支撑效能、学生居家学习的身心和物理环境等特点,进行落实课标和教材要求、面向全体同时适合个体的教学设计。这时的教学设计既应追求有效性,还应总结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经验,建立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常态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学新模式,开辟教学设计新境界。

猜你喜欢

教与学课标教材内容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