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11-10李根李春燕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27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李根 李春燕

摘要:人才是推动社会经济进步的关键源动力,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现代学徒制下开展了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通过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遵循协同发展原则,提出培养协同目标,制定计算机人才协同培养方案,建设一体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延展学生学习范围,增设线上课程教学,搭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设计计算机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能动意识,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27-012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于现行教育市场校企联合制度研究的深入,高校将传统育人目标由提高学生升学率与就业率,转换成了提高学生技术实践应用能力,高职院校是向经济社会输送技术型人才的主要载体,随着现代化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人才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同时也成为社会的稀缺资源,人才急需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现象开始逐步显现[1]。抑制高校计算机人才发展的因素较多,目前高校仅针对了课本内容与教学大纲布置课程体系,实践上机课程占总课时较少,由于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正确认知,造成学生普遍实践应用能力较差,无法切实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项目设计;学生与教师缺少直接的交流沟通等。

1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整合传统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依照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的需求量,基于现代学徒制度下,设计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新模式[2]。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由经济市场内计算机行业相关领导人与高校董事会洽谈,签订双发协同发展协议,成立企业育人“师傅”小组与试点教育高校的专业教师团隊,根据企业员工的计算机能力,出台联动教育机制,与高校建立合作联盟,制定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与方案,在满足推动教育事业进步的基础上,要求计划可对企业发展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整合传统育人模式,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设计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教学目标,将具有相同职业发展规划的学生划分至相同培养小组,为其分配不同的企业“师傅”[3]。在完善校内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校内实践基地,引入企业规范化的计算机项目生产流程,提供学生顶岗实习岗位,有助于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当学生掌握了基础的企业工作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使学生切实际地感受到企业生产文化,积累学生社会实践经验,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由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项目从洽谈、设计、到开发的整体流程,优秀学员可直接留在实习岗位,实现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同时,改善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以此证明现代学徒制是现下面向学生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

2 制定计算机人才协同培养方案

探索一种适应高校与市场共同发展的新方法,以教育市场内某职业技术院校为教育试点院校。其一,统一教学师资力量,引入部分企业优秀员工或具有教学经验的工作人员,到高校内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对学生开展入学计算机能力考核,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专业特长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将具有相同发展目标的学生归入统一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学习小组分配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与1-2名企业员工,设计不同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选取部分优秀教师到企业内,感受企业生产文化、了解企业规范化项目生产流程,保留教师在校编制,鼓励教师到企业内挂职培训,从多个方面提高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其二,定期开展行业发展市场调研活动,掌握行业的领先发展趋势,明确当下市场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及热门招聘岗位,划分学生在学习中行动领域,以此制定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协同目标[4]。如下表1所示。

3 建设一体化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针对上述设计人才协同培养方案,高校可选择成立一个专门的现代学徒班,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完善人才课程教学体系[5]。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根据企业内不同工作岗位对人才提出的就业标准,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课程调整至综合课程的50%-70%,营造课堂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线方向,布置教学工作任务,在学生完成课本教学要求后,由企业带领学生完成专业证书的考评,将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岗位能力的新标准。其以,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将计算机专业ITSS专业认证工程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指导学生在完成高校要求的学习任务后参与企业方位人职培训,使学生掌握基础的上岗资格,及工作中必要的岗位能力。其二,延展学生学习范围,有针对地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拓展方面由企业提供高校学生服务器工程维修、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多媒体动画编辑、程序员、项目设计师等工作岗位,以此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学生可随时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班,培养自身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其三,引入企业正在生产或早期已完成的生产项目,将其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指导,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造能力,完成项目的综合性设计,并将设计成果递交给员工,同时对成果项目进行市场大数据的风险分析,指出学生在项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4 搭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

为了切实际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搭建校企联合育人平台,增设线上课程教学,引入慕课教学课堂,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整理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整理成压缩文件上传至平台,学生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性下载文件,以此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适当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有充足的课下时间消化课堂理论知识,提高传统人才培养的质量。

搭建平台,提供学生与教师、与高校、与企业直接交流的窗口,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论知识问题,可直接向平台在线教师发出疑问,教师可采用提供学生学习资料或提供学生在线检索渠道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完成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此外,通过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同时有助于校企双方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以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5 设计计算机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个完善的人才评价机制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以此下述将从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设计多元化形式的学生学习评价指标,衡量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的能动意识。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设计不同指标在学生评价中的不同权重,加大对评价指标的管理力度,根据相关文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并将其切实际地落到实处,以确保学生在就业的大潮中不被市场发展淘汰。

6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本文从4个方面,基于现代学徒制度下,开展了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详细研究。以市场内某高职院校为此次研究的试点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部分表现较优异的学生已走向了企业工作岗位,可灵活地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为企业创造对应的收益与价值,企业在招聘人才中同样表示,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在学习中可更加良好地适应岗位,满足企业在生产中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琳琳,朱娴,朱俊,等,转型期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2):83-85.

[2]邱桂华,袁丽,李贤阳,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以“新工科”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9,34(1):50-53.

[3]谭方勇,张震,方立刚,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1):65-68.

[4]时晓艳,李清勇,王志海,等.计算机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交通大学兰卡斯特大学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3):26-29.

[5]于晓晶,张震,孙逊,等,基于校企合作的第二课堂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以苏州市职业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为例[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9,30(2):75-79.

【通联编辑:张薇】

作者简介:李根(1982-),男,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