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本费用调查看上海市工业成本效益结构特点
2020-11-10张云逸朱静蕾
□张云逸 朱静蕾
成本费用调查是为了核算行业增加值率而选取各行业代表企业开展的年度抽样调查。2019 年,上海市共有2338 家工业企业参与成本费用调查,涵盖全市工业现有35 个行业大类和160 个行业中类的全部大、中型企业及部分小型企业,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工业内部增值能力表现不一,增值结构不均衡
工业增值能力指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的能力,反映投入产出效果,一般用工业增加值率体现,增加值率高代表一个地区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和发展水平高。近年来,上海市工业增加值率保持相对稳定,但不同企业受成本控制、经济效益优劣等多因素影响,差异相对较大。
(一)制造业增值能力对上海市工业具有绝对影响
上海市工业增值结构中制造业占绝对优势。2019 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①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口径,下同。的9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5.0%,采矿业仅占0.2%。因此,若要提高上海市工业整体增值能力,必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二)消费品制造业增值能力强劲
2019 年,上海市35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17 个行业的增加值率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占比为48.6%。在160 个行业中类中有84 个行业增加值率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占比为52.5%,整体看,呈现两极分化。
消费品制造业处于产业链后端,原材料价值相对较低但成品价值相对较高,增值空间较高。其中,烟草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增值能力突出,其增加值率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74.7、18.0以及11.3个百分点。
化学纤维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行业增值能力较低,增加值率分别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5.6 个、14.8个、11.8 个和11.3 个百分点。该类行业多处于产业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加工流程短,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虽为高技术行业,但上海市该行业中产品附加值低的电子代工企业占比高达65.7%,导致整体增值能力不强。
(三)增值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一是高技术行业增值能力弱,能级有待提升。2019 年,上海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率分别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6.2个和2.1个百分点。
二是对重点行业依赖强,增值结构刚性特征明显。2019 年,上海市仅6 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5.0%,合计占比62.5%。其中,前四位行业增加值合计超过全市工业半数以上,达50.5%。特别是汽车制造业一业独大,占比达20.4%,对全市工业增值有较大影响(表1)。
表1 增加值占全市工业5%以上的行业
三是内资企业对全市工业增值能力贡献大,外资企业有待提高。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尽管上海市工业外商投资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最大,但其增值能力明显低于内资企业。2019 年,上海市工业内资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比外资企业低10.7 个百分点,但其增加值率高于外资企业5.0 个百分点,高于港澳台投资企业9.6 个百分点。内资企业是上海市工业增值的主力军(表2)。
表2 分登记注册类型企业的产值和增加值率的全市工业对比情况
成本、费用结构不同,盈利能力差异较大
盈利能力主要指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以增加值率为代表的综合增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受成本费用结构及产品价值影响。一般而言,盈利能力强则增值能力相对较高,反之亦然。
(一)过半行业营业利润率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营业利润率是反映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上海市工业行业盈利能力分化明显。35 个行业大类中有14个行业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占比40.0%;21 个行业低于全市工业平均,占比60.0%。
烟草制品业营业利润率最高,为23.4%,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5.6个百分点,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3.0 倍。汽车制造业营业利润率为10.3%,高2.5 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利润率为10.7%,高2.8 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最低的9 个行业,不仅营业利润率均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半数以上,且行业内增加值率大多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二)约三分之一行业对直接材料依赖水平高,盈利能力受原料价格影响大
35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0 个行业的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重超过全市工业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行业和设备制造业。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的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最高,达91.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受电子代工比重大的影响,直接材料占比达83.9%。其他如化学纤维制造业占比为72.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为70.3%。该类行业因直接材料占比高,对原材料价格变动敏感。原材料价格直接影响成本,进而影响盈利情况(表3)。
表3 行业直接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超过全市工业平均水平情况
(三)部分行业费用率较高,挤压利润空间
上海市工业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的比重有明显上升趋势,2019 年,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比重比2017 年提高了0.2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占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部分行业的费用率接近或超过20%,对利润形成一定挤压。
从销售费用看,医药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的该项费用占成本费用比重最高,分别为28.0%,27.8%和21.8%,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6.8倍,6.8倍以及5.3倍。
从管理费用看,烟草制品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该项费用占比较高,分别占其成本费用的16.2%、15.7%和9.7%,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3.5倍,3.4倍和2.1倍。
总体看,受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等影响,医药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以及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费用率较高,分别达35.2%、32.0%、26.4%以及17.1%,远高于全市工业10.4%的平均水平,且超过一般企业费用率的标准(一般为16%以下,在14%到16%之间),对盈利空间形成一定挤压。
行业的经济贡献存在明显差异
劳动者报酬和税收是行业经济社会贡献的重要内容。总体看,近年来,上海市工业劳动者报酬和税金总额波动上行,但行业间差异较大。
(一)42.9%的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超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2019 年,上海市工业人均劳动者报酬为18.11万元/人,比2018年提高0.64万元/人。在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5 个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超过全市工业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及资源型、供应型行业。烟草制品业人均劳动者报酬最高,接近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4 倍;其次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均超过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均劳动者报酬较低。在20 个人均劳动者报酬低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行业里,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以及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排名最后,分别仅有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56.1%,48.6%和45.2%。
(二)小部分行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生产税净额显著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
2019 年,全国推进增值税实质性减税政策,原增值税率均有明显下调,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海市工业生产税净额的提高。2019 年,上海市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生产税净额为5.05 元,比上年下降0.33 元,多数行业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但不同行业情况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和不同的社会贡献特点。
总体看,行业税收贡献呈现头部行业主导格局。35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仅6 个行业的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生产税净额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起主要拉动作用。其中,烟草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起到关键作用。2019 年,烟草制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生产税净额高达69.47 元,是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13.8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17.57 元,是平均水平的3.5倍。石油和天燃气开采业为10.41 元,是平均水平的2.1倍(表4)。
表4 生产税净额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的分类情况
相关建议
上海工业具备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整体竞争力和增值能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但其自身发展也面临一定挑战,特别是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国际经贸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亟需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变,构建核心多元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破解增值刚性结构,提高整体均衡发展能力
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领域,着力培育技术领先、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持续推进先进制造领域产业规模扩大,有效缓解目前高技术行业增加值率低的困境,努力构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共同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推进,优化成本费用结构,提升现有产业竞争力
做优做强现有产业,助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创新管理方式和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增值空间。另一方面,创新传统增值模式,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不断助推现有产业增值能力提升。
(三)以提升增值能力和经济社会贡献力为引导,优化招商引资
充分利用好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积极推动新产业、新技术、新企业落地,助力上海市工业高质量发展。适当考虑引入高增值能力和高经济社会贡献力的行业企业,特别是在外资引入过程中重点考虑,逐渐提高外资工业企业产值规模和增值能力匹配性,形成内外资相对均衡的增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