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0-11-10常玉林

实用医学杂志 2020年20期
关键词:曲度体位腰椎间盘

常玉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2500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及多发病[1],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出现了明显改变,再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逐年上升[2]。该病主要由感受风寒湿邪、劳损、外力作用等引起,可表现为腰椎侧弯、下肢放射性疼痛、腰椎活动受限等,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了严重影响[3]。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主要为手术与保守治疗[4-8],但美国纽约大学医学中心骨科的一项研究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8年内再手术率高达15%[9],且无痛性肌力减退者和年龄较大者再手术率低,分析可能是年轻人因身体功能要求和活动所以再手术风险高,而老年人因身体及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不便进行手术。保守治疗可从年龄、病情以及愈后生活能力等入手,其优势在于无创、风险小,操作简便。传统的牵引体位为俯卧位与仰卧位,优点是操作比较方便,但是牵引效果往往不十分满意,直立位牵引是将患者固定在一种立式悬吊仪上,调整患者体位,通过重力作用达到增强牵引效果的目的[10-11]。三七脊柱整复术是通过特定的手法与中医设备对人体脊柱进行整理与修复的技术,手法主要以点、按、揉、捋为主进行,是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的整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 的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探讨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经MRI、CT 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接受常规牵引配合手法导引法治疗,其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38 ~70 岁,平均(41.24 ±2.58)岁;病程1 ~7年,平均(1.24±0.24)年;发病部位:6例L3/4突出,25例L4/5突出,19例L5/S1突出;观察组(n= 50)接受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8 ~70岁,平均(41.31 ± 2.42)岁;病程1 ~7年,平均(1.28 ±0.20)年;发病部位:7 例L3/4 突出,25 例L4/5 突出,18 例L5/S1 突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Tab.1 General stat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统计表Tab.1 General statistic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 值例数50 50性别(男/女)29/21 30/20>0.05年龄(岁)41.24±2.58 41.31±2.42>0.05病程(年)1.24±0.24 1.28±0.20>0.05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LDH 诊断标准: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CT 或MRl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或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3)无其他腰椎疾病者。

排除标准:(1)精神异常及不配合治疗者;(2)髓核游离者;(3)骨折、肿瘤、结核者;(4)严重骨质疏松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腰椎牵引:自制牵引床,使其床面能分为两段,上半部分能向左右旋转30°,下半部分能向下倾斜0 ~30°,指导腰骶角变小者取俯卧位,腰部以下呈前屈位,指导腰曲变直者取仰卧位,腰部以下呈后伸位,具体参数根据患者椎间盘突出位置和体质量以及身高确定。(1)俯卧位式牵引:取俯卧位,根据其腰曲度调整牵引床的倾斜角度,以促进大腰骶角角度增加,缓解椎间盘内压力,并调整腰椎形态异常与结构力学。(2)仰卧位式牵引:取仰卧位,根据其腰曲度调整牵引床的倾斜度,以促进腰椎曲度增大,缓解椎间盘内压力。两种体位牵引时均在背部固定胸带后将骨盆固定,根据床面倾斜角和体位不同方向牵引腰椎,20 min/次,3 次/周,每次牵引完成后固定腰围,平卧休息6 h。

推拿手法:(1)侧卧位:第1 步腰椎定点斜扳法,15 min/次,隔天1 次;第2 步沿肝经按揉、松解。(2)仰卧位:第3 步分别按揉任脉、肾胃经、带脉。(3)俯卧位:第4 步沿骶骨分别点按3 个角;第5 步沿3 条线分别进行点按第一条督脉、第二条膀胱经第一旁线、第三条膀胱经第二旁线;第6 步:腹部垫软枕,沿腰至骶骨做按揉。

腰椎导引功法锻炼:待患者腰痛症状缓解后进行功法锻炼:(1)骶骨后翘明显腰椎失稳者:患者取仰卧位,指导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再屈髋屈膝,并用双手将膝部抱住,头膝相碰,10 ~30 min/次。(2)腰曲变小腹部凸起明显者:患者取仰卧位,指导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再用双手将肚脐按住,根据自身呼吸频率做对抗式训练,最后进行平板支撑训练[4]。

1.2.2 观察组观察组操作方法如下:三七脊柱整复术是通过特定的手法与中医设备对人体脊柱进行整理与修复的技术,在治疗前先对患者进行基本检查,并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背部的放松,手法主要以点、按、揉、捋为主进行。然后开始进入正式治疗步骤。

步骤一:患者首先固定在一种立式悬吊仪上,固定好后,升高仪器到患者足跟提起,脚尖与地面接触,施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主要在椎体的三个部位进行脊柱调整,以帮助脊柱减轻压力和调整小关节紊乱,主要从胸7 两侧用拇指按压,先同时均匀用力并检查两侧组织的强度,如发现一侧过紧,则在过紧一侧进行7 次按压,重量大约在手指感觉到阻力基本按不动和患者疼痛能忍受为度,在另一侧则进行7 次按压,力量是另一侧的一半为益。即为完成上部循环。

步骤二:主要从腰1 两侧用拇指按压,先同时均匀用力并检查两侧组织的强度,如发现一侧过紧,则在过紧一侧进行7 次按压,重量大约在手指感觉到阻力基本按不动和患者疼痛能忍受为度,在另一侧则进行情次按压,力量是另一侧的一半为益。当完成按压后,双手放于患者髋部,双手拇指按于腰5 骶1,对对腰部进行旋转调整,转动顺序则是肌肉强度大的一方为定位,即如果右侧出现肌肉紧张则先逆时针转动3~5 次,如果是左侧则为顺时针转动3 ~5 次。此即为完成中部循环。步骤三:主要从腰5 两侧用拇指按压,先同时均匀用力并检查两侧组织的强度,如发现一侧过紧,则在过紧一侧进行7 次按压,重量大约在手指感觉到阻力基本按不动和患者疼痛能忍受为度,在另一侧则进行情次按压,力量是另一侧的一半为益。当完成按压后,双手放于患者髋部,双手拇指按于腰5 骶1,对对腰部进行旋转调整,转动顺序则是肌肉强度大的一方为定位,即如果右侧出现肌肉紧张则先逆时针转动3~5 次,如果是左侧则为顺时针转动3 ~5 次。此即为完成下部循环。

步骤四:对患者的背部进行放松手法,手法主要以点、按、揉、捋为主使患者放松肩背部,最后再把把患者下降至正常位,治疗结束。每次1 h,1 次/d,5 次/周,持续4 周。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生理曲度值和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以及临床疗效。(1)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分值0 ~10 分,轻度疼痛:1 ~3 分;中度疼痛:4 ~6 分;重度疼痛:7 ~10 分[5]。(2)腰椎功能:采用腰椎Osw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项目包括旅行状况、腰痛或腿痛程度、社会生活状况、提举重物情况、性生活状况、行走状况、站立状况、睡眠状况,分值0 ~45 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6]。(3)脊髓神经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项目包括膀胱功能、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肌力下降、感觉障碍,分值0 ~29 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7]。(4)临床疗效: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一般:腰腿痛症状和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有效:无腰腿痛症状,直腿抬高>70°,可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8]。分别在治疗后1 个月,治疗后3 个月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对观察指标评定者实施盲法。

1.4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值和疼痛程度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MRI 对比见图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值均明显提高,VAS 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值和VAS 评分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lumbar spin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value and V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值和VAS 评分对比Tab.2 Comparison of lumbar spine physiological curvature value and V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例数50 50腰椎生理曲度值治疗前8.35±1.45 8.24±1.55 0.366 5 0.357 4治疗后12.63±1.50 10.17±1.12 9.292 1<0.000 1 VAS(分)治疗前6.67±1.59 6.54±1.61 0.406 2 0.342 7治疗后2.64±0.62 5.14±0.65 19.679 5<0.000 1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和脊髓神经功能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ODI 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图1 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MRI 对比Fig.1 MRI comparis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DI 和JOA 评分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ODI and JOA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ODI 和JOA 评分对比Tab.3 Comparison of ODI and JOA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50 50 ODI(分)治疗前39.72±4.58 38.70±4.92 1.073 0 0.143 0治疗后21.29±0.74 28.06±1.05 37.266 5<0.000 1 JOA(分)治疗前10.90±1.91 10.54±2.06 0.906 2 0.183 5治疗后28.25±1.25 21.98±1.96 19.071 8<0.000 1

2.3 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临床疗效对比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1 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Tab.4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1 month of treatment 例(%)

2.4 不良反应经过3 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由于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

表5 治疗3 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Tab.5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以下肢麻木和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运动系统疾病,主要由软骨板、纤维环、髓核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在外力因素的影响下,致使髓核组织突出,刺激或压迫到相邻脊神经根,产生相应症状[12-14]。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为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手术治疗会对患者造成大的创伤,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十分不利。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属于保守治疗的一种,目前研究较少,疗效暂不明确。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生理曲度值和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脊髓神经功能、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对观察指标评定者及统计分析者实施盲法,比较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与常规牵引配合手法导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腰椎生理曲度值和VAS、ODI、JOA 评分以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可有效矫正腰椎曲度,降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学者佟德民等[16]探讨不同牵引体位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发现,牵引前腰痛缓解体位是决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牵引治疗体位和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虽然与本研究的体位略有不同,但治疗原理类似,侧面证明了本研究采用不同体位的科学性。

白金山等[17]观察多角度腰椎牵引配合手法、导引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其采用的整复方法为三位六部法,研究结果发现,多角度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矫正腰椎曲度,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结构,本研究数据发现,本研究采用的三七脊柱整复术同样具有矫正腰椎曲度等功能。学者马建青[18]观察了体位手法床结合电动牵引床、药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法治疗,效果较佳,本研究中采用的三七脊柱整复术同样是通过手法能缓解腰部肌间的关系,使腰部的筋骨平衡,从而实现治疗效果。

目前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有自身免疫学说、化学性神经根炎学说、机械压迫学说3 种学说[15]。祖国传统医学将其纳为“痹证”“腰痛”范畴,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又“腰痛之虚证十之八九”,故肾虚加之感受外邪、筋骨劳伤,致使膀胱经和督脉经络受阻,气血失荣,“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导致脊柱出现了以疼痛为主的诸多症状。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的机制可能如下:本病通过中医辨证,选取胸7、腰1 和腰5 为操作部位进行直立体位腰椎牵引,胸7 为至阳穴所在,督脉为一身诸阳之会,至阳穴又是督脉上阳气最隆盛的穴位,故刺激该穴位可振奋一身之阳气,散寒通络;腰1 为悬枢穴所在,该穴位能将督脉气血外输腰脊各部,畅通气血运行;腰5 为腰骶部的连接处,刺激该处能更好的沟通腰骶部的气血,活血止痛,故直立体位牵引能够有效缓解椎管内压力,可使紧张神经突出物远离被压神经处,另外能够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使神经根粘连松解,促进痛阈增加,调节体液和中枢神经递质[19]。按压和旋转调整的手法不仅能促进腰骶角度和腰椎曲度增加与改善,还能促进椎间孔和椎间隙增加,改变受压位置,有效避免压迫神经根。脊柱整复术是中医常见手法,为治疗脊柱病的有效方式,在脊柱肌群放松的基础上,脊柱整复术能对失稳关节位置进行有效调整,促进脊柱生理曲度改善及恢复[7]。三七脊柱整复术能缓解腹横肌、腹部腰大肌、腰部竖脊肌间的关系,使筋骨平衡,研究显示,脊柱整复术能促进脊柱病患者伸肌群与屈肌群协调能力改善,重建脊柱力学平衡,最后再通过功能锻炼分别锻炼关节和肌肉韧带,通过自我调节达到力平衡[20-21]。

本次研究采用的为外治法,无创性操作,未出现明显由于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纳入对象不多,尚需要进一步扩大病例收集数量。由于研究时间较短,对于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直立体位牵引结合三七脊柱整复术治疗可有效矫正腰椎曲度,降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曲度体位腰椎间盘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找回消失的“颈椎曲度”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青壮年X线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对诊断颈椎不稳的价值分析
X 线腰椎生理曲度变直对腰椎病的诊断意义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