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汽-大众:数字化赋予“E链”神奇智慧

2020-11-10于春燕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丰田供应商大众

■文:于春燕

对于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就是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不断提升生产力的过程。一汽-大众生产物流体系的“E 链(E-lane)”,是在吸取了大众康采恩体系平顺化生产和丰田“P 链”的生产模式精髓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的,依靠管理精细化、物流数字化,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生产和运转效率,大幅度地降本增效,实现更大的用户价值。

正如一汽-大众总经理刘亦功所说,一汽-大众的管理数字化,着眼于大的逻辑和提升。在生产物流上,通过大数据和实物流对接,让整个生产物流更精益化,通过数字化和软件提升效率。一汽-大众成都工厂凭借“E 链”的运行,让整个物流成本大幅度下降,单车成本下降了几百元,这就是管理数字化给公司带来的直观变化。

数字化让复杂过程呈现原貌

作为提质增效的全新供应链管理模式,一汽-大众首创的“E 链”是一个从后往前倒推的过程,共涉及10 大核心系统,全面覆盖从整车销售订单到拆分零件需求、出库上线的11 大环节。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可以说是公司历史上最复杂、考虑因素最多的一个神奇的智慧系统。

“不用说10 年前,就是5 年之前我们都不敢想象。以前我们也有算法的需求,但是做不到,现在在数字化的加持下,我们可以做到了,这套东西做下来之后没有任何的环节有冗余,降本增效非常明显。在成都工厂,我们的物流面积减少了将近80%,物流费用降低了67%,人员减少了50%以上,从而一辆捷达车节约成本600 元,并且这个数字未来还会扩大,这就是数字化对整个生产运营的巨大帮助。”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部长窦恒言深有感触地说。

在窦恒言看来,数字化,就是把一个事件,一个流程执行情况的现状充分展示出来,就是恢复事物本来的原貌,展示出真实的事件发生过程。比如物流体系,从供应商生产到包装、发货、中途运输,到工厂大门,最后到生产线边上,再到接货、反馈、上线加工、成品之后交给经销商、经销商卖给客户,在这样一个长长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在没有数字化的时代,想获得全面信息是很难的。

现在,一汽-大众每天要生产9 000 辆汽车,光螺丝大概就有9 亿个,如何做到实时得到这9 亿个螺丝的信息?在没有好的定位系统和识别系统、传输系统之前,想得到这些信息是难以实现的,如果靠人工,成本之高是企业根本无法接受的。而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问题就迎刃而解——用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设备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并且利用它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通过先进的IT 算法,对整个流程,包括系统、信息技术,实时地掌握所需信息,然后进行改进、提高、完善,所以,“从物流领域来说,数字化就是回归事物的本质,让呈现复杂过程原貌成为可能。并且,有了海量的存储能力,未来追溯起来就变得非常简单,这对我们一汽-大众的生产质量是一种很好的保证。”

像钟表一样精确的节奏

丰田生产物流体系的“P 链”在业内很著名,效率非常高。丰田采用“P 链”是由其本身生产机制决定的,丰田体系的特点就是稳定,很少改变计划,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按部就班,很少变,这就给他们实现“P 链”带来一个前提,很少的库房,很少的操作人员,很大数量的产出,这方面丰田做得非常好。但大众体系是另一种方式,它对生产应对销售的灵活性要比丰田要求高很多。用窦恒言的话说:“市场有机会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放过,这就对生产的灵活性要求特别高。”

正是基于这样的需求,一汽-大众生产物流体系产生了要做“E 链”的想法。主要是想保持短时的生产稳定和生产计划的状况,追求短时的兼容性。一汽-大众采用“E 链”的方式,生产规划要严格到两周,所有的信息派发给供应商、运营商、生产基地都是提前两周来做。派发要货信息和生产指令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零件的满载率、路线、小箱的堆积、到货的频次以及入口的面积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入口必须得保持均匀接货,要在这么多并行的因素中找出最优解,而且一周做一次,没有数字化的时候是不可想象的。

“E 链”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供应商和运输商安排得非常精确。在成都分公司东工厂共有48 条链区,每个链区由IT 系统计算分配物料数量和时间,到达后直接分解上线。每条链上供应商的物料到达数量经复杂的计算后要实现空包数量最少,物料到达时间甚至精确到了分钟。这需要供应商,生产管理部、规划部、管理服务部等部门的通力配合,同时也需要一个科学的算法。窦恒言说,每一个动作他们都要管到位:什么时候发车,小的塑料箱怎么堆叠成一立方米一垛,如何按给出的图示在卡车里堆叠……还有卡车走哪个路线,什么时候到达,在两个星期之前要跟供应商和运营商沟通好。“这么精确的指令,如果不用先进的算法是完全做不到的,因为我们每天有上千种零件到货,涉及到计算频次都以亿计。”

经过一年时间的不断改进,“E 链”在成都现场运行得非常好,最初时出现的不准时、缺件、溢出等等这些现象都不存在了。在生产线上的物料流和车身流已经达到近乎完美的统一:如果车身流加速了,物料流就跟着加速;如果车身流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停顿,物料流马上就跟着停了,实现了生产线动,物料动,生产线停,物料停。“在现场像是钟表的感觉,节奏感特别强。”窦恒言高兴地说,“‘E 链’在运行了300 多个工作日,生产了13 万台车之后,到今天这个时点可以说,一汽-大众已经完全掌控了‘E 链’,现在这个成功的系统正在成为一汽-大众生产物流体系的一个核心。”

持续进阶前景可期

一汽-大众一直致力于整个供应链成本的降低,但是在没有数字化之前,很多好的想法实现不了。

没有数字化就做不到信息透明,各个利益相关方都会有所隐瞒,也都会怀疑对方没有公平地对待自己。现在不一样了,数字化的好处就是它不会造假,供应商随时可以看到自己货物的运行状态,知道这一箱货用在哪辆车上,目前到哪个环节,非常清晰。更关键的是,整套流程下来供应商不需要为应对主机厂生产的变化而保留很多库存,所以供应商只管放心大胆地按照厂家的要求供货,不需要在生产基地周围找库房、存储,这种精益的方式必然会消除很多的浪费。一汽-大众做过一个调查,将来这个“E 链”在各基地全部实现的话,每年节约供应商资金占用可达20 亿人民币,同时每年也为一汽-大众节省大概2 500 万的费用,这正是数字化带来的可观效益,降低整个供应链运行的成本,真正实现多方受益。

“E 链”在一汽-大众的成功开发、运行,给大众集团总部和业内同行带来了很大的震撼。而一汽-大众显然不能止步于此。据了解,他们目前在现有模式基础之上,结合密集存储的自动化技术和智能调度算法技术,开发了“E 链”模式的进阶版,他们称之为“E 链立方”,与现有的模式相比,E 链立方将具备更好的对复杂多品种生产线的兼容性和适应性,将陆续在长春、天津等工厂启用。未来,E 链立方将利用密集存储技术和库房的高度空间大幅减少物料存储空间,同时,E 链立方对于远程的物料也全部适用。

除此之外,一汽-大众还在做AUTO——“精秩物流”,它是精准、单元化、透明和秩序四个英文的缩写,用这4 个词来描述未来他们在生产物流领域的理念,把“精秩物流”作为未来整个一汽-大众生产物流体系的一个基础,在一汽-大众几个基地做切换,今年切换的是佛山工厂和长春工厂,现在两个工厂各自完成了50%的切换。

一汽-大众在生产物流领域实施的数字化方案以及这些方案的推广将为未来的迭代发展打下基础,并渗透到供应链的全部环节和全部主体。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将是巨大的——由点及面,整体贯穿供应链全体系的联动,如此,一汽-大众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丰田供应商大众
呼叫中心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