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链”助力,一汽-大众开创数字化生产新境界

2020-11-10■文:宋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精益供应商大众

■文:宋 菲

近两年的中国车市告别了高增长,进入了缓行期,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当车企们还在奋力挣脱疫情带来的泥淖时,一汽-大众却依旧能够逆势扩张,创造佳绩。而一汽-大众之所以能够在此次大考中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主要基于其多年来构建的科学成熟的生产体系,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产生的不确定性,以及其善于把握住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勇于在创新求变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的企业基因。

“E 链”开启精益生产模式

在2020“创变”之年,追求更精益、更高效的企业运营管理方式,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一汽-大众的重要目标。为此,在生产领域,一汽-大众致力于不断创新物流生产管理体系,以确保供应链与生产体系更加严谨、高效地进行配合。

众所周知,丰田的物流“P 链”是精益生产理念的代表。他们能够用很少的库房,很少的操作人员,实现很大数量的产出。不过,丰田体系以稳定为主,相比之下,大众体系更注重把握市场机会,需要有更强的生产应对销售的灵活性。为了使以上两点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实现保持短时的生产稳定和生产计划的状态,一汽-大众“E 链”同时吸取大众康采恩体系平顺化生产和丰田“P 链”的生产模式精髓,通过智能化管理整个生产流程,精准、高效打通从用户订单到生产再到供应链等各个环节,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生产和运转效率。

一汽-大众生产管理部部长窦恒言介绍,“‘E 链’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供应商和运输商的每一个动作都安排得非常精确。通过科学的算法,我们会对供应商和运输商下发精确的指令。例如,什么时候发车、小塑料箱以什么方式堆叠、堆叠成一垛之后如何在卡车里堆叠、卡车走哪个路线、什么时间到达等。通过与供应商和运输商的事先沟通,确保他们在我们的指令下做出所有动作。”

作为“提质增效”的全新供应链管理模式,“E 链”通过严密的布局安排下,使整个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没有冗余。通过运用这种方法,一汽-大众物流的面积减少了近80%,物流人员减少了5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了67%。具体来说,“E 链”上线运行后,可使一辆捷达车节约成本600 元,而未来通过“E 链”模式的进一步开发,这一数字或将继续增长。

目前,“E 链”模式已运行了300 多个工作日,有13 万台车是在这套体系下生产的,用窦恒言的话说,“一汽-大众已经真正掌握了‘E 链’模式”。以成都工厂车身流及物料流配合情况为例,当车身流停顿的时候,物料流可以马上跟着停,当车身流加速的时候,物料流一定跟着加速。生产线动,物料动,生产线停,物料停,所有动作指令都保持一致,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而“E 链”项目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功也标志着一汽-大众真正导入了精益生产模式,开始实现生产效率与成本的优化提升。

数字化驱动供应链共赢

在整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口号已经被喊了很多年,但其实有不少车企对于转型的方向并不明朗。作为行业领航者的一汽-大众,则凭借着其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力,以及积极拥抱变革的态度,迅速找准了方向,并加速转型的步伐,时刻等待着机会,借助数字化之力让自己再度跃升。

就拿一汽-大众“E 链”体系来说,如果不是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一汽-大众人或许很难想象这样的构想会实现。窦恒言便坦率地讲,一汽-大众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包括“E 链”体系在内的一系列精益生产的想法,但放在5 年前这样的想法就像从月球上拿块矿石一样困难。如今,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这些想法终于得以实现。

他进一步举例阐释道,“E 链”项目需要以科学的算法为基础,而算法的开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2017年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很难实现,经过不断的摸索,最后基于一系列新的算法,才成功开发出OTDS 系统,实现了订单时序分配。另外还有一例,2010 年大众集团在北美建立的查塔努加工厂,在整体规划上99%的核心流程与一汽-大众“E 链”相似。然而,却以整个体系失败、工厂遭遇停产而告终。主要原因正在于当时数字化技术不够先进,计算速度慢且不够精确,不能严格控制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由此可以说明,对于一家车企的整个生产运营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而言,数字化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如今,一汽-大众“E 链”的成功在大众集团及友商之间引起轰动,他们纷纷希望与一汽-大众就此进行研讨。而在未来,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的持续发展,“E 链”系统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有望通过AI 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修正,使系统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更加灵活、精准。

随着“E 链”系统的升级及数字化技术的更广泛应用,一汽-大众数字化生产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并带动整个供应链体系多方共同受益。一汽-大众采用“精秩物流”(即精准、单元化、透明、秩序)一词来描述未来一汽-大众在生产物流领域采用的理念。它作为未来一汽-大众生产物流的基础体系,今年在佛山和长春工厂将先行完成切换。抽样调查显示,这如果在一汽-大众五地六厂全部实施的话,不仅能够为一汽-大众降低巨大成本,而且也能够节约每年20 亿元人民币左右的供应商资金占用;通过BTM+这一供应商的需求能力平衡系统,可将一汽-大众的需求数据穿透一级供应商直达二级、三级供应商,同样使他们具备的产能传输给一汽-大众,实现主机厂与二、三级供应商信息双向透明;与此同时,某一箱零部件什么时候到达生产线上、装在生产线的哪辆车上等信息,在系统上都有跟踪纪录。数字化海量存储更便于未来零部件的追溯,这样也更有助于全供应链共同确保一汽-大众的产品品质。

苦修内功,与时俱进,方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一汽-大众以往的每一步发展,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稳扎稳打,如今面对环境变革与市场逆境,也能勇于创新求变,敢于乘风破浪,积极把握住数字化转型契机。正因如此,一汽-大众才能始终领跑中国汽车市场!

猜你喜欢

精益供应商大众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呼叫中心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