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0-11-10李平
文/李平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新时期民营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省市相继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疫情期间又密集出台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表明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态度,释放了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强烈信号。坚定贯彻党中央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扎实推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地见效、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壮大县域经济支撑,是县级政府必须担当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一,充分认识县域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就全国而言,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从镇坪县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扩大开放、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全县平均每10人就拥有1个市场主体,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2%以上,2019年民营企业贡献了59.8%的地区生产总值、50.4%的财政收入、56.3%的固定资产投资。
镇坪中药种植基地
二是民营经济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很多民营企业把开放发展作为长期战略,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扩大开放,以商招商成功率80%以上,30余户企业建立了专家顾问团队,成立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
三是民营企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民营企业对市场变化最敏感、对改革创新最积极,镇坪“猪、药、芋”三大主导产业、“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绿色建材、加工制造”五大支柱工业的产业链上全是民营企业。
四是民营经济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镇坪民营企业就业贡献率72%左右,120余家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广大民营企业参与公益事业,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主战场,在保供应、稳物价、稳就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打赢抗疫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实践证明,民营经济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第二,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发展的定力和信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有的营业收入减少而刚性支出仍然存在,有的市场需求变化而生产转型还未跟上,有的上下游产业链衔接不畅,有的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等等。“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叠加交织的现实困难,既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问题,更要理性分析存在的优势,增强战胜困难的能力自信。
一是要在稳定向好的宏观大势中增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大底气,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只要全社会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二是要在把握支持民营经济政策叠加的机遇中增强自信。中央和省市县密集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等政策措施,条条都是真金白银,一定要抢抓政策机遇、助力企业破题。
三是要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机遇中增强自信。疫情的影响恰恰是转型升级的机遇,在市场调整期、政策调整期,企业只要抓住机会、加快转型,就一定能够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路子。
四是要在县域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上增强自信。县域交通、城乡等基础条件日趋改善,企业自身发展的资源、人力等基础日渐坚实,只要激发活力、挖掘潜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五是要在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增强自信。“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银行、社会合力支持民营经济的氛围日渐浓厚,保护民营企业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越来越好,只要专心于发展、专注于事业,就没有迈不过的坎、过不了的关。
镇坪县飞渡峡·黄安坝生态旅游度假区
员工在一家主营魔芋产品的企业内分拣魔芋片
创业的过程必然艰辛,越是困难越要向前,只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不退缩、努力向前重实干,就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第三,务实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应该承认,当前一些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是现实的,必须高度重视。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面对相互交织的达产达效难、贷款融资难、要素保障难、政策落地难等痛点堵点问题,要坚持以法治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去研究方法、探索路径,以发展的理念、开放的思路、改革的举措去完善机制、破解难题。
一是要建立产供销对接机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对接,搭建产业链的对接平台,常态化组织招商推介、产品展销、技术交流等线上线下对接活动,打破企业之间信息壁垒,促进企业间人财物有序流动、产供销有机衔接、内外贸有效贯通。
二是要建立政、银、企、担联动机制。政府搭平台、抓考核、配资源,完善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强化银行、担保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绩效考核,科学遴选推介产业项目,推动银行、企业、担保机构互动交流、洽谈合作,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三是要建立发展绩效导向型要素保障机制。制定以单位用地投资强度、财税贡献、就业贡献为重点的项目发展绩效评估体系,根据绩效评估情况科学配置资源要素,推动政策、用地、资金、人才、科研、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发展要素向优质项目、优势企业倾斜。
四是要建立政策落实绩效考评机制。推进部门落实政策效能、企业落实政策绩效双向考核,编制产业支持政策清单,公布政策内容和管理流程,开展涉企政策专项排查,实现未兑现政策动态清零。
五是要建立“三问三解”为企服务机制。夯实民营企业帮扶责任,常态化开展“问政、问需、问计,解忧、解怨、解困”行动,聚集合力、精准发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六是要建立政商关系“亲”“清”机制,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划清“禁止线”、明确“安全区”,鼓励干部大胆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依法依规保障企业家合法的人身、财产权益和企业合法经营权益。
第四,持续提升民营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推动县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质量民营经济人才队伍。
一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强化价值引领,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争当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二是要提升法治修养和道德水准。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开展常态化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筑牢民营经济人士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底线,倡导重信誉、守信用、讲信用,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对任何不讲诚信、破坏市场秩序的,按制度纳入黑名单管理。
三是要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制订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计划,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机制,引导企业家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鼓励有条件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四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倡导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引导企业家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公益慈善等事业,推动建立富而有德、富而有爱、富而有责的民营企业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