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岳根据地农村合作社创始人

2020-11-09杨玉才郭晓恒

文史月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清华

杨玉才 郭晓恒

吴清华

十月,那还没有完全褪去的绿,夹杂着淡淡金色的秋,总让人唤起记忆里的春色,唤起那段红色记忆。记起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里,太岳根据地的腹心沁源,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模范共产党员吴清华,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为保卫新生的合作社,在定湖这片土地上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吴清华(吴清化),(1918—1943),曾用名吴庆华,女,浙江省平湖县人,共产党员,曾担任我党地下秘密活动交通员、抗大七分校校长、太岳职工学校校长、太岳区工学团团长、太岳区合工队队长等职务。她为发展太岳根据地战时工商业,解决军民生活困难,支持沁源围困战做出了巨大贡献,年仅25岁的她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和保卫新生合作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43年10月《太岳日报》发表了《模范共产党员吴清华同志永远活在沁源人民心上》一文;1944年5月10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清华合作社》一文;太岳区沁源围困战指挥部命名第一个合作社为“清华合作社”;太岳区党委追认吴清华为“著名抗日烈士”。

“生命好似红烈的生动的火花一般”,这是吴清华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也是她短暂而光辉一生的写照。

情满中秋节 军民一家亲

1943年秋,富有民族色彩的中秋节就要到了。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氛,秋天的田野里荡漾着收获的喜悦,柔风笑迎瓜果香,层林尽染庆丰收,九月秋菊香满村。

9月14日,中秋节这一天,绵上县(现为沁源县)定湖村,村公所正忙着中秋慰劳募捐,村民们欢歌笑语,忙忙碌碌。桌子上披黄抹绿的梨、晶莹剔透的葡萄、香甜的苹果堆起了山,让人看了直流口水,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树上的喜鹊叽叽喳喳,村口的小路蜿蜒绵长,路旁的菊花沁人心脾。几个八路军嘻嘻哈哈地唱着歌,挺着笔直的身板,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向定湖村公所走来。领头的是一个女八路军战士,她佩戴着长方形臂章,身穿土黄色军服,戴一副厚厚的眼镜,腰别一支小手枪,显得格外精神阳光。面对村民,她笑得很开心,讲话时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给人一种亲切感。她用清脆流利的京腔说明来意,村民们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她们。原来她就是太岳区工商管理局合作工作队队长吴清华。这次是带领队员郝寿卿、李岩、佘金来、梁钰来定湖村开展根据地农村合作社试点来了。

吴积冲(吴清华二哥),曾参与首次对日本的“轰炸”,1942年在四川涪陵执行公务时殉职,年仅30岁
吴志恒怀抱女儿吴守瑜。吴志恒(吴清华大哥),共产党员,曾任新四军军部电台总台副总队长,在皖南事变中失踪

吴清华出身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吴鼎铭毕业于北平译学馆英文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津浦铁路局任一般课员。他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情感和正义感,对帝国主义深恶痛绝,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极为不满,经常饮酒吟诗发泄心中的怒火。他内心坚定认为,跟着共产党走才是正道,所以子女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大潮,他从不阻止反对。母亲徐德秀亦名徐彩成,北平女师大学生,毕业后在北平任教,1930年随夫迁入南京,在子女的影响下也为共产党做过不少工作。

革命不成功就不留头发

吴清华(右)与丈夫高芸生

1935年秋,吴清华从栖霞师范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她在校思想进步、成绩优异、能歌善舞、英姿飒爽,在同学中小有名气。她不满国民党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由大哥吴志恒(共产党员)介绍,参加了抗日救亡组织,奔波于上海、南京之间,与史良、李公朴有过接触。她经常发动青年参加进步集会,有时和大哥在家里召开小型会议,由13岁的小妹吴庆康放哨。

1937年春,19岁的吴清华被南京政府逮捕,以“鼓吹抗日、煽动学潮、反对当局”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6年,关进南京监狱。在狱中她表现十分勇敢,一次审讯中敌人凶狠地打她耳光,吴清华一气之下猛扑上去一口咬住敌人的手,敌人气急败坏,把她的头发揪掉许多。从那以后她就把一头秀发剪掉了,还说“革命不成功就不留头发,万一再被捕,看谁还能再揪!”。难怪刚来太岳区时,好多人误以为她是个秀丽的男同志。吴清华在狱中秘密与党组织传递书信,组织抗议斗争,为党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党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释放了部分在押政治犯,吴清华重新获得自由。出狱后,她来到延安参加革命,不久被派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临汾学兵队受训。结业后,她先后在晋西北战地动员总会兴县分会宣传部工作、抗大七分校任校长。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发动了“十二月事变”,杀害共产党干部,策动武装叛乱。在突围中吴清华被在太岳一专署任职的高芸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擔任湖北省委委员、黄石市首任市委书记、武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1956年调任北京钢铁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扶上马背,二人来到沁源县后在当地结为夫妇,至今当地仍流传着英雄救美的爱情故事。

战火中诞生的职工学校

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为了解决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发展战时工商业,太岳行署委派吴清华为校长,在沁县县城创建太岳职业学校。在没有资金、没有设备、生活极端困难的条件下,22岁的吴清华毅然担负起培养干部和组织生产的重担。建校两个月,日军占领白晋铁路,职工学校由沁县迁往沁源县,暂住狼尾河村大庙里。吴清华亲自带领职工学校全体师生奋战两个多月,在沁源城内二狼沟打成六眼窑洞,职业学校随即迁到二狼沟,同时安装了两架织布机,开始了边学习、边生产,生产出太岳区第一批机织袜子。此时,职业学校已经发展到一百多人,大都是走出家门的童养媳和从敌占区逃出来的青年,女学生占到百分之八十。这些学生大多都有一段辛酸历史,吴清华对她们十分同情、爱护。经常给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革命道理,她讲得出神入化,学生印象很深,至今仍有人牢记不忘。每开娱乐晚会,吴清华总是认真教同学们跳舞、唱歌,并吹口琴为大家伴奏。每次反“扫荡”,她都是亲自带领学生转移到大山林区一带和日军周旋,躲在密林间不是看书学习,就是教女同学绣花,还采集了太岳山林中的许多植物标本。她性格泼辣刚毅又十分平易近人,干工作雷厉风行,说到做到,她和石磊当时被并称为太岳区文武双全的两员女将。她平时很注重向工农出身的同志学习,注重自己的思想改造,坚持写学习心得、工作杂感和日记。这些日记、笔记写得新颖活泼,积极向上,是吴清华同志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笔记,可以看到一位模范共产党员的崇高理想、高尚品德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肩负战时贸易的工学团

1942年,为了坚持抗战,实行生产自救,党中央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合作化运动。太岳职工学校奉命改为工学团,吴清华为团长。6月,工学团决定开辟洪赵运输线路(即从沁源至洪洞、赵城),有计划地组织根据地的农村土特产品外销,从敌占区换回盐、粮、棉花、布匹等,解决人民生活必需。当时吴清华已经怀孕7个月,大腹便便,为打通第一条路线,她不顾同志们的再三劝阻,于7月28日亲自带领高学清、高润枝等4名女队员赶着4头毛驴,从沁源向洪赵方向出发了。时值夏季,正是大雨滂沱的雨季,为了躲避敌人,她们爬山涉水,走人烟稀少的崎岖小路。大家又饥又渴,而怀着7个月身孕的吴清华更是气喘吁吁,步伐艰难。她叫大家坐下来喘息片刻,就乐呵呵地即兴朗诵诗歌:

生命好似红火花,火花迸发为人类;

宁愿自己洒热血,不忍中华河山碎。

经过半个月的艰苦跋涉,她们终于完成了任务。这次行动打通了洪赵运输线,但吴清华因疲劳过度,返回沁源的当天,胎儿因早产永别人世。身体恢复后,她又继续为革命工作,之后陆续打通4条贸易线,开展游击贸易,繁荣内地市场,为根据地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名留史册的太岳合工队

1940年至1942年,贺育清(沁源县东沟泉人)在太岳职工学校跟随吴清华校长学习

1942年10月20日,太岳行署决定将工学团和爱国商业者联合组织合并,组成太岳区工商管理局合作工作队,简称合工队,吴清华为队长。1943年8月底,合工队奉命从士敏县返回老根据地沁源,推广陕甘宁边区经验。1943年9月14日,中秋节这天,吴清华带领郝寿卿、李岩、佘金来、梁钰来到定湖村,正式开展了农村合作社试点工作。一到定湖村,她立即和群眾打成一片,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转移、生产、空室清野,抽空就讲“组织带力投资、自愿入股集资办合作社、实行生产自救的好处”。由于村里过去有两个合作社被少数人搞坏了,大家都不愿意成立合作社。吴清华就决定先成立合作社筹委会,由筹委会做出些成绩来,再成立正式合作社。她帮助村里弄回来300多斤盐,2005尺布,当时布价3块钱1尺。时值入冬,敌人开始“扫荡”,筹委会把盐和布照原价分给了老百姓。因此在反“扫荡”中老百姓有盐吃,又没有挨冻。后来布涨到6块钱1尺,盐也涨了,这样给村民省了许多钱。

1943年6月13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岳行署委任吴清华同志为合工队队长
吴竟(左)共产党地下党员、清华合作社会计,吴庆康(右)吴清华五妹

吴清华来到定湖村短短几天就摸清了全村情况,介绍本村农民吴竟加入地下党,并手把手教会吴竟记账、打算盘,培养出山区农民的第一代营业员。进村半个月,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就初步建立了。合作社建起后,吴清华又发动群众剥麻皮、采橡子、刨药材,把农副土特产品卖出去,换回粮、油、盐、棉等生活用品,组织妇女纺花织布,解决穿衣吃饭问题。合作社试点工作开展不到一个月,就取得很大的成效。定湖,这个沉睡了几千年的小山村沸腾了,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小苏联”。

薪火永相传 大道展同心

1943年10月7日,重阳节这天,日军突袭定湖村,吴清华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和保卫新生的合作社,鸣枪将敌人引到村外,身中17刀,壮烈牺牲于定湖河滩,年仅25岁。同时殉难的还有合工队郝寿卿、李岩两位同志。定湖村男女老幼哀声恸地、悲痛欲绝,老乡们用当地最隆重的葬仪,把三位烈士安葬在山花烂漫、松柏长青的定湖山坡。吴清华牺牲后,活着的佘金来、梁钰继承革命烈士遗志,继续把合作社办下去。

1944年元旦,合工队召开合作社成立大会,周围各村全部派代表来参加,群众把吴清华提出的“自愿筹集资金,取消中间剥利,来办自己的商业”这个口号写成大幅标语贴在墙上,为缅怀她的英雄业绩,太岳区沁源围困战指挥部命名太岳区第一个合作社为“清华合作社”,在鞭炮声中,定湖群众眼含热泪把“清华合作社”的牌子挂到大门上。群众怀着激动的心情踊跃报名,很快筹足了资金,健全了营业制度,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

2016年,烈士后代千里扫墓送来锦旗
1944年5月10日,《新华日报》第二版发表了《清华合作社》一文
2003年,吴清华牺牲60年后,沁源县商贸总公司投资两万元修建了吴清华纪念碑和烈士亭

“全村除小孩外,全部参加了合作社,共1800多股,每股5元,资本9000多元。现在存有50来石粮食,2500多斤麻,估计能赚一万多块钱。我们的目的不仅是挣钱,尤其着重让大家省钱、省工。”“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大家都用不着赶集了,全村至少省了一千多个赶集的工,用在生产上”“以后有钱多给合作社入股,将来咱老了,合作社好养活咱。”“理事会一月一次,监事会两月一次,小组会也是两月一次。有事情时(如分花)临时开会。出卖货物价目由监事会决定,货价只定一次,一直到卖完。社员卖粮食却随市价。如果货价比市价太低,就限制买货数量,一次不能买的太多。”“总结起来,这个合作社共有五个特点:一是合作社的成立经过筹委会,叫人看到好处后才成立的。这对过去合作社留下坏影响的地方是很好的办法。二是营业完全根据全村人的需要,使人民省工省钱。三是入股买卖都能用实物,鸡蛋、油、麻、粮食都行,必要时又能赊欠,给大家很大方便,大家都称‘合作社是咱们的账房。四是组织大家运输,解决了大家的困难,又帮助了工商局,工商局也帮助了他们。五是因它的货物都是必需品,战争来时分给大家用,既给大家解决了战时买东西的困难,又使货物不受损失。(摘自1944年5月10日《新华日报》第二版)”

1984年9月《晋东南史志资料》发表《合作社创始人吴清华》一文
1951年6月10日,山西省沁源縣供销合作社发放给定湖村《关于免税一年的通知》

此后,供销合作社事业在定湖周围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有效地解决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困难,有力地支持了太岳抗日根据地围困敌人的斗争。

青山巍巍,河流弯弯,那段红色激昂的岁月已经过去77年,风雨雷电淹没不了烈士拼搏的呐喊声,枪林弹雨的岁月让人难以忘怀,红色历史成为定湖村人们的精神支柱。革命烈士将希望的种子撒在定湖这片土地上,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满目烂漫的红色绽放在山坡,涓涓泉水冲不掉红色记忆,它在轻轻地低唱着烈士的故事,传唱着故乡的兴旺。

“清华合作社”旧址,位于山西省沁源县定湖村中

猜你喜欢

清华
基于Zigbee的在线教学设计与探索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Notes
我的完美暑假(1)
是心动啊,糟糕,躲不掉雪中的清华路156号
孙清华作品
走开,心理噪音!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呆萌一族剪影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