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中医英语》线上线下教学探索与思考

2020-11-09张凝许佳

文存阅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线上线下教学新世纪

张凝 许佳

摘要:为使传统中医学文化更好地对外传播和交流,许多高等医科院校均开设了中医英语课程。内蒙古医科大学自中医英语课程开设以来,一直采用《新世纪中医英语》作为教材。新冠疫情期间,依托超星学习通网络平台,线上教学模式应用于我校中医医学英语教学中。本文通过阐述课程基础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评价设计,对《新世纪中医英语》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中医英语学科建设和对该教材的使用群体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世纪;中医英语;线上线下教学

一、背景

医学英语(Medical English)主要指医学领域里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专业英语水平。在我国,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根据学习者的特定需要开设英语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专业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1]。中医英语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包括中医药学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课程。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中医药专业交流能力的教学实践,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中医英语属于医学英语的分支,学科定位即医学英语的学科定位(ESP)。目前,该类课程的还处在发展探索阶段。高等医科院校虽然重视复合型中医人才的培养,但是当前中医英语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考核标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各院校教学情况千差万别,没有形成系统的教材体系,存在教师参考用书少、学生拓展练习资料少、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兴趣等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2]。在我国“新文课建设”大潮的推动下,促进中医英语教学向正确的方向改革,培养优质的中医学人才,助力中医学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一线教师责无旁贷。新冠疫情期间,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倡的“停课不停学”,我校中医医学英语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开启了网络线上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中医英语课程相关的线上资源稀缺,而此次线上教学的尝试,为今后该类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内容和参考。

二、课程基础与资源建设

中医英语的课程建设要以尊重学科本身内在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为前提,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安排。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中医卓越班首先学习中医英语课程。该课程开设在通识英语学习一年,即第一、二学期之后。从第三学期开始,保持七个学期专业英语学习不断线。其中,第三学期学时为64学时,其余学期均为16学时。学生经过通识英语的学习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积累了一定量的词汇,掌握了听说读写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一、二学期,学校设置的中医学导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等课程,也让学生掌握了部分基础中医学的概念和理论,初具了中医学的基本素养,这对第三学期进入中医英语的学习奠定了专业基础。

教材是教学内容及相关信息的主要载体,好的医学教材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正宗规范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可引导学生把握医学的发展方向[3]。我校中医英语线上线下教材均使用李磊、施蕴中主编的《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4],补充使用《中医英语听说教程》[5]。《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题材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养生、中医临床特色治疗,所选课文内容部分出自Manfred Pokert、Tom Williams等国外著名中医研究学者的著作,这些专著有些就是国外中医学习人员所使用的教科书。因此,国内学习者了解并阅读同样的教材,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开展中医交流,更符合实际交际任务的需要[6]。

该教材课文由英语母语使用者撰写,适用于综合英语水平较高的中医初学者,英语思维和逻辑适有利于中医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地道英文。参照西医医学英语的学习内容,逻辑上将课文内容分为基础中医医学和临床中医医学两部分,并增加了问诊、学术写作等学习内容。因课本资源尤其视听说内容略有陈旧,故补充使用了由央视、CNN等媒体所制作有关中医内容的英语视频短片。例如在上册第一章加入央视制作的中医英文节目《中医传奇》之《中医来了》,向学生们展示青蒿素的发现以及屠呦呦将中医药带入国际舞台的重要贡献,并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医对世界的意义,中医英语对中医走向世界的意义等。

三、线上教学内容设计

线上教学应以辅助线下教学的思路为基础来设计。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文章内容,利用Camtasia视频剪辑软件,模块化制作视频资源并上传到超星平台,组织学生学习资源。线上视频包括词汇、课文讲解,也加入了导入、课文内容延申及课后思考。

将一般词汇或者西医词汇讲解以及课文讲解录制模块化视频[7],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共享,使学生能够在课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达成知识的共识。在学生熟悉课并掌握文章重点词汇及句子,能够理解内容之后,设置线上讨论问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了解以及初步实践某些翻译技巧。例如,在学习下册第五章方剂和组方中,涉及到方剂名称的翻译,就可以将中医方剂命名的规律作为延申内容,比如某些方剂以方中君药命名或所含诸药数量命名等。在学生对方剂名规律认识以后,进而学习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等。教师需要解释翻译每种命名方法选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学习一定的译文标准。在以上线上内容学习过后,布置方剂名汉译英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在译文旁附上采取了何种译法以及理由。教师须通过即时通讯手段鼓励学生积极作答,督促进度落后的学生,并将作业情况做统计,找出相同问题后归类,以便线下分类作答反馈。

四、线下教学内容设计

线下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以方法演示、学生展示、教师反馈为主要内容。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难点,了解学生对重难点把握的程度及技能掌握的水平,并依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置,及时把握教学时机,拓展及升华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中醫与西医的哲学基础截然不同,脏腑概念、病因、治疗原则等认识也多有不同。故中医英语的翻译思维训练是教材学习的重点,也是线下讲授的重点。中医英语翻译,涉及到术语、语句和语篇三个层次。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多策略可以借鉴,如直译、意义、交际翻译、语义翻译等。这些策略的讲授一般以译文对照以及练习的方式进行。因此,通过线上个人练习为基础,采用线下教学反馈,能使学生及时体会策略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教师应观察学生学习反应,及时引导、内化翻译策略。

除翻译练习之外,线下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学术写作的指导。写作内容可线上讲授格式要点,线下练习、反馈。在有限的线下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练习。例如,关于摘要写作的学习,线上可录制理论内容,如摘要是什么、包含什么组成部分等并举例说明,之后布置一篇论文让学生为其写出摘要。线下课程可针对已经布置的论文为学生讲解摘要写作思路,给出范文。在基本写作思路奠定以后,给出其他存在问题的论文摘要供学生修改、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正确的修改意见。最后,可布置新论文摘要写作。如此反复练习,不断升华认识,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锻炼。

线下课程要以学生为主体,就需要设立学习小组,采用项目教学法。因为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会把重点放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线下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的方向。因此,可将课本中地warm-up部分作为一个项目去完成,各小组可自主选择项目完成的方式,如幻灯片演示、辩论等,目标是学会信息检索,学习地道英语表达。例如,下册第一章warm-up采用小组ppt汇报模式,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制作PPT,将中西医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哲学基础、术语特点等的不同以一定的逻辑顺序展示,说明中西医的主要差异。整个过程需要小组内成员培养分工合作精神并且锻炼信息检索能力,以这样的方法,学生会产生学习的新鲜感受,学习效果比传统课堂好,也避免使大学英语课堂成为了高中英语课堂的延伸。

五、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应从单纯对理论知识的考查过渡到对能力、态度和合作精神的总体考量,教学评价实现多元化。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考核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可采用学习过程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即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成绩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评论性小论文的写作、小组汇报评价以及线上讨论评价。小组汇报评价应包括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尽可能确保评价的完整、全面和客观,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思辨能力,帮助其巩固项目成果即汇报成果。线上讨论评价主要考虑参与的积极程度如发言次数以及发言内容质量。

六、结语

培养中医药国际人才,提高中医药专业学生进行专业领域交流合作能力,是中医英语的学科价值。为了使这门学科贡献更多力量,建议将中医英语基础理论、中医英语视听说、临床中医英语、中医英语翻译分别设置课程,将中医英语教师队伍更加的专业化、专门化,从整体上看,这将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中医学英语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在教学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是首要任务。通过对《新世纪中医英语》线上线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笔者认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法更能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著增强,课堂效率有效提高。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方法能在有限的线下教学时间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同时也更利于教师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把握教学时机,推动学生认知实现升华。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孟洁,姚文娟,宋聚磊. 关于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读与写杂志2019, 16(04):4.

[3]宋小青,董明綱,魏会平,朱登祥,等.医学ESP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探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9,35(6):98-100.

[4]李磊,施蕴中.新世纪中医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杨植,甘胜男.中医英语听说教程[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6]张燕,徐海女,钱敏娟. 中医英语教材评估标准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0):100-102.

[7]郑璐.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海外英语,2019(11):126-127.

作者简介:

张凝(1989—),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医英语。

许佳(1985—),女,汉族,吉林,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理论,蒙医药翻译。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YKD2018QNCX003)蒙药常用术语英译策略研究。

猜你喜欢

线上线下教学新世纪
高校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课堂提问的差异及对策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线下教学手段在中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运用策略
基于《图文信息处理》课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慕课与英美小说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酷图爆语(5)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一对苹果开价8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