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理论借鉴

2020-11-09郭晓亮阚婧王福全

文存阅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和而不同友善仁爱

郭晓亮 阚婧 王福全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新时代的大学生成为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新时代大学生作为中国人的底色。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我们要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文将从大学生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承的维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符合大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思想理论,开展新时代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仁爱;道法自然;自强不息;和而不同;诚信;友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基因、精神命脉和精神追求。马克思说:“人们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当前已然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因其特有的求新的心理特征,已经占据着“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到“互联网+”领域。但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是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撑的,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借鉴,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本文将从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三个维度挖掘符合当代大学生发展和时代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理论。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思想观念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也蕴含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

纵观几千年的思想史,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当前,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进一步融合,西方的思想观念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特别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1.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仁者爱人”、“以民为本”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当前我们处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客观地、辩证地分析儒家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儒家思想中精华部分需要我们继承和发展,糟粕部分需要我们改造或者摒弃。“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将‘仁最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思想讲仁爱、重民本,提出了“仁者爱人”“以民为本”的重要思想。“仁者爱人”思想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爱家人”,即爱父母和兄长,在封建社会中体现为“孝”“悌”;第二个层面是“爱他人”,即超越血缘关系,体现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在《论语﹒学而》中提出“泛爱众而亲仁”;第三个层面是“爱万物”,即爱自然界中的万物。孔子对自然和生态都存有爱惜之心。当代大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尤其是独生子女这一代,有的学生表现为对父母和长辈缺少孝;对他人缺少关爱,缺少了亲近仁德之人的传统,交友的功利主义色彩明显。因此,“仁者爱人”思想是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必修课。“以民为本”是中华传统思想,特别是政治思想的核心之一。先秦诸子百家对民本都有个思考,但是儒家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可以说儒家民本思想是将“仁爱”的道德理念和“重民”的政治要求的统一。儒家的“以民为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是从人民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角度,即“民为邦本”;第二个角度是从领导者施政角度,即“执政为民”;第三个角度是从领导者与人民的关系角度,即“民贵君轻”。“以民为本”思想对于大學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具有重要意义。“以民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精神。与资本主义国家明显的个人主义相区别,我们国家遵循集体主义原则,当前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等因素,对集体的情感态度相对淡薄,因此,加强“民本思想”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原则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培育。大学生未来是社会的建设者,也会成为各行业的领导者,因此,要加强大学生“以民为本”思想理念的培育。

2.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法自然”

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互补充,在中国思想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道法自然”思想是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道法自然”的理念源自《老子》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涉及了人与人、人与自然,阐述了天、地、人与道的关系。《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世界万物,“道”的运行也是自然而然的。“道”的运行需要天、地、人三个载体。近代以来,“道法自然”的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矛盾,环境保护意识急需加强。因此,“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了有机结合。人们要尊重自然、要顺应自然、要保护自然,人类的活动要遵循自然规律。道家思想中的“物极必反”“无为”思想也对人们的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具有指导意义。当然,“道法自然”思想并不是让人们失去对自然的开发,而是要求人们要遵守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二是与生态文明的结合。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对道家思想的创新发展。当然,生态文明思想是当人们面对生态问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但人们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改变,不得不说得力于道法自然的理念。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必须加强“道法自然”思想理念的教育。第一,能够加强大学生对道家思想的学习和认可;第二,能够让大学生做事情遵循规律;第三,能够让大学生思考,人、天、地三者的关系,从而珍惜生命,保护自然;第四,可以减少对物质生活的过度依赖,丰富精神生活。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为辅,儒释道三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佛家思想主要是教人积德行善,无私奉献。儒释道三家思想观念对于大学生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人文精神借鉴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华传统文化从开始就重视“人”,围绕“人”的一切开展研究,是以“人”为主体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能够代表整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并且被世代传承,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克服苦难、奋勇向前。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一词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然万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刚强劲健的运动着,君子的为人处世,也要像天道运行一样,自己努力学习、追求进步、发愤图强、刚毅坚卓、不屈不挠、永不停息。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理解不仅仅从理论角度研究其出处,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践角度研究其价值。“自强不息”精神经过历史的发展,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紧密结合,成为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之一。因此,“自强不息”精神也需要从个人维度和国家维度来理解其历史价值。从个人维度而言,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各个方面都会遇到困难,当我们面对挫折时,“自强不息”精神就会起到激励我们不卑不亢、刚毅坚卓、努力奋斗、不屈不挠。当前,大学生基本都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心理抗挫折能力比较低下,据报道,高校每年都会有大学生以跳楼等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当了解具体原因时,往往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因此,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加强大学生内在修养的培育,加强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从国家维度而言,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能够持久屹立世界东方的精神源泉。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很多天灾人祸,当我们中华儿女面对各种困难时,“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战胜各种困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我们秉承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最终战胜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取得了民族的独立。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国家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才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和而不同”的会通精神

有学者将中华传统文化总结为一个字“和”,有的学者总结为两个字“和谐”,也有学者将中华传统文化总结为“和合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和”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也体现出了大一统的中国所需要和逐步形成的文化形态。其实,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体现在“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最早由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真正有修养的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乐于听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或者当别人發表不同观点时能够不盲从附和;缺乏修养的“小人”,虽然表面上能与他人保持一致,但是不能听取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甚至打击、排斥不同的意见,缺乏和谐融通,或者盲目附和他人意见。中华文化的会通精神主要是从“和而不同”理念体现出来的。会通精神强调的是融合、创新,而不是排斥、对抗。当前,大学生群体对于“和而不同”的会通精神继承得不是很好。有部分学生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阿谀附和现象比较严重;有部分同学搞小团体排斥其他异己者。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要具备“君子”般的个人修养。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和而不同”会通精神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个人修养。

3.“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

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断、历久弥新,中华民族能够世代延绵,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说与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分不开。“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既表现出了超强的整合性和创新性,又表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礼记·大学》中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更新,就应该天天更新,不断的更新,这里边就蕴含着变革精神和创新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较重视更新,尤其是在思想方面的更新,不能沉迷陈旧思想,不知变化,要不断的反省和更新,要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变革求新。“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自然界中进行奋斗,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奋斗,从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需要“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这种精神能够激励人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能够增强人们摒弃旧习和克除糟粕的积极性。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佛系”现象,大学生除了游戏外,对什么都无所谓,不积极向上。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十分危险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大学生“日新月异”的革新精神的培育。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道德规范借鉴

几千年来,伦理道德一直作为社会生活秩序和自我人生规范的自觉性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道德规范,甚至有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就是伦理道德规范,而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因此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培育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所需的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

1.守诚信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从古至今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也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词组成的,古代人们将“诚”理解为天地的规律,“诚者,天之道也”,“诚”被古人认为是真实无妄的、永恒的。后来将追求“诚”作为人的主体性的展现,认为人的“德”与“天”相“配”就必须追求本真的、真实的——“诚”。据考证,“信”最初是祭祀上天和祖先时所说的诚实不欺之语。《说文解字》中说“人言为信”。现代很多学者将诚与信的关系表达为体与用的关系,诚是体,信是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也愈加深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诚信的继承和弘扬。2001年中央文明委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诚信确定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八大将诚信作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的商家为了利益,产生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这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借鉴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讲诚信,逐步形成诚信的文化修养。

2.重友善

友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逐步形成的基本传统美德。从词源角度而言,友善一词是由“友”和“善”两个会意字组成的。据考证,“甲骨文‘友是两只右手靠拢在一起的形状,表达两人结交并互助。‘善从甲骨文分析是由‘羊和‘目两部分组成,表达的是形态安详、语言谦和。”友善结合起来表达的是人与人交往中要心存善意,言行要谦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关于友善的思想观念,可以从人与自然的友善和人际交往的友善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友善主要体现在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人际交往的友善主要体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善莫大焉”上面,强调人们交往要换位思考、以礼相待、友好交往。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把“团结友善”作为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党的十八大将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群里由于其成长环境的改变,与人交往中显现出不友善的行为。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友善思想,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109.

[2]韩星.仁爱与和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3]张岂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128.

[4]老子通论[M].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孙以楷著, 2004.

[5]孙熙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软实力[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6:66.

[6]吴东华,吴宁.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根本性质及培育探析[J].理论学刊,2019(7).

作者简介:

郭晓亮(1986—),男,辽宁营口人,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学。

阚婧(1985—),女,山东鱼台人,辽宁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王福全(1984—),男,山东淄博人,辽宁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专职组织员、讲师,研究方向:研究生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高校思政专项)“‘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L18CSZ008);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新时代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研究”(L18CSZ009)。

猜你喜欢

和而不同友善仁爱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和而不同”的美好婚姻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时代发展下的词汇意义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