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
2020-11-09刘慧珍郑涵朱辰熹
刘慧珍 郑涵 朱辰熹
摘要:麻风病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频繁出现于历史记载之中,历来被视为一种不治之症。历史上各个王朝和政府都曾致力于控制麻风病的传染和麻风病人的救治,但受时代的影响,科学技术和人们卫生观念的落后,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麻风病防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建国以后,得益于党和国家政策和经济建设的展开,麻风病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完成了从解决温饱到享受生活的质的飞跃。
关键词:麻风病患者;康复;蜕变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一直对麻风病的预防和治疗采取积极的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浙江省基本遵循这一“三步走”模式,已经在1995年达到了国家基本消灭麻风的考核标准①。2000年,随着机构裁撤与合并,浙江省内部分病人较少的麻风村(院)将麻风晚残康复者转至浙江武康疗养院②。本文通过对10位来自浙江武康疗养院的麻风病患者的采访,结合相关的医疗历史文献,从麻风病患者的视角来观察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麻风病防治中物质生活的发展变化。10位采访者都年逾花甲,是麻风防治三个阶段的真正亲历者,他们的叙述较为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并且采访人数较多,能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70周年以来物质生活的变化,从而为总结麻风治理的原因和规律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留存独属于麻风病患者的珍贵记忆。为保护他们的个人信息,本文将隐去他们的部分姓名。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改善社会救济特殊对象的基本生活和生活困难补助费标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领导提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目前,浙江武康疗养院健在的休养员多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化有着较为直观的感受。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医疗物资甚至基本生活必需品紧缺,吃不饱、穿不暖,求学则更是一种奢望,对于那时年纪尚轻的爷爷们来说,这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五六十年以前,周围的山、草木竹林都属于疗养院里的人,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如果没有柴火烧了,还会过来砍柴火。这里的房子、食宿、衣服等当初也是疗养院里的人自己管理,后来他们年纪都大了,渐渐无法管理,改革之后,管理權就移交给了镇上的管理部门,疗养院的医护人员则是由武康皮肤病防治医院负责管理的。”(朱姓老人,2019年7月15日)
(二)改革开放初期
这一时期属于改革开放后飞速的社会变迁时期,随着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出台,大批群众背井离乡走南闯北,在外乡打拼。几十年前的他们也正处于这个大背景下,正值壮年,他们中的不少人也都有创业打拼的经历,向今人展示着一段段非同寻常的,只属于麻风病人的创业历程。
“八零年左右的时候,我到柴油公司联系,搞了一个加油站,干了五六年,那个时候创业还是很不容易的,国家没什么支持……大概八几年时候社会上开始流行领带,我去买了一些缝纫机,开始招人制作领带。我到那个杭州杭衣公司,搞来丝绸,找几个人来加工,挣了点小钱。”(蔡姓老人,2019年1月21日)
(三)改革开放新时代
由于医疗水平的落后,麻风病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救治,麻风病人往往因此落下永久性残疾,失去劳动能力而无法自力更生,需要依靠家人、社会以及政府的帮助与救济。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社会志愿者、慈善事业的发展,社会力量同政府一道,加入到了援助麻风病人的事业中来。
“省里面像卫生厅、民政厅每年来慰问我们,慰问金在逐年地增加,数目是不小的,算上生活费,每个月2000元左右。我们保暖的衣服、鞋子和帽子,防护用的眼镜,都是医院提供的。另外社会上对我们也是有很多的帮助的,经常会有志愿者来看望我们,如果有老人生日,还特意送上红包、牛奶、面条、鸡蛋等食品,闲暇时候政府还会送上演出。”(高姓老人,2019年1月22日)
“我现在行动能力还不错,在这里负责食堂的物资采购,还会照顾一下其他行动不方便的老人,院里都会给我们一点报酬。”(包姓老人,2019年1月22日)
结语:麻风病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发展至今,已经完成了由量的累积到质的飞跃。建国初期,麻风病人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年轻的他们只有凭借自身体力劳动从事集体生产工作才能生存下去。尤其是60至70年代,随着麻风病人越来越多,居住在狭小麻风村(院)中的他们经历了那段异常艰难的岁月;改革开放后,随着麻风疫情的缓解,国家对麻风病人的各项政策放开,人口的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麻风病人谋于生计或外出劳务,走出麻风村(院)。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麻风病人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轻症病人凭借自身的艰苦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畸残病人也在国家日益健全的生活补助之下解决了生存问题;进入新时代以后,对麻风病人的救济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为提高,由原本的基本物质层面提升到了物质享受、文化生活层面,麻风病人作为被长期“遗忘”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公众关注,物质生活的丰富性呈现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特点。
注释:
[1]沈云良,许亚平,吴李梅:《浙江省麻风病流行情况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第11期,第478页。
[2]施培武主编:《浙江麻风防治60年(1951-2011)》,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作者简介:
刘慧珍(1999-)女,浙江金华人,历史学本科;
郑涵(2000-)女,浙江嘉兴人,人文教育本科;
朱辰熹(2000-)男,浙江嘉兴人。
基金项目:
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星光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最后的麻风病人——浙江省麻风病人口述史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