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020-11-09董俊磊
董俊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的劳动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而农村作为我国基层单位,其在自我管理过程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每一个村委会中都应具备会计审核人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本文以农村会计制度为论点,着重阐述其弊端,并提出相应措施,从而促进此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农村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希望对此领域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会计;制度改革;农村经济
农村会计制度是为了帮助农村集体经济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会计制度还具备一定的社会主义性质下农村、社区的管理职能,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的经济发展活动进行全面核算、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活动的财政收支制度。而在十九大后,党和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措施上,尤其注重对基层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如何帮助农村基层建立更为完善的农村会计制度,从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提高农村人口收入及生活水平,是基层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会计制度基本概念及特点
(一)基本概念
农村会计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符合社会主义性质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集体审核、计算财政收支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监督村委会管理工作、发挥组织财政经济工作职能,是我国在农村广泛运用的经济管理模式。农村会计制度是帮助我国农村进行基层管理建设的重要制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基本要求
农村会计制度是管理农村基层集体经济的审核、核算等工作的制度,在具体实施上具有一定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资产应明确划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以及固定资产。另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行使管理职责时,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切合实际情况,从而开展工作。同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对农户收取费用时要具备充足的手续,统一管理共有资产,严格遵循工作规章制度,不得以欠条形式拖延工作进度,更不能出现公款私存的现象。
(三)特点
在农村实行的会计制度,是在农村等集体经济组织中负责集体经济的账目记载、账目公开以及集体资产保管等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另外,在管理上,会计人员通常每月底进行账目核对工作,这一工作模式下,办公程序相对复杂,存在不及时等特点。
(四)目标与原则
作为会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会计制度一一明确了具体的操作规范,为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审核与会计监督的实行提供了必要的参照依据。因此在对会计制度的作用目标予以设计时,应适应会计工作自身的实际特点,促进会计作业的规范化发展,构建标准的工作程序、操作规程与基本原则等,达到有章可循的根本目的,避免其出现散漫与混乱等问题。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应以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为基准,充分结合会计学理论,对国际会计惯例予以研究或借鉴。还要有效融合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通过对农村环境的实际调研,制定具有一定可行性与针对性的会计制度,为农村会计工作的高效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农村会计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一)会计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现推行的农村会计制度是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现已推行十五年,在推出伊始,此制度基本适合当时我国农村发展的条件,但随着十八大、十九大的召开,我国将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而言,此制度在目前的发展条件下不符合此阶段的农村发展情况,暴露出农村会计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由于农村基层管理相对单一,基层干部数量少,会计审核工作只能依靠一人之力,制度上不健全的问题也会被忽略。例如,农村基层干部掌握的基本网络知识不全,容易在操作过程中造成资金丢失。
会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也是无法切实落实农村会计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包括财务出纳、财务审核与财务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特点,其业务性质要求会计人员保持稳定的在职状态。但随着农村管理队伍的变更,会计人员队伍也会发生变动,这便无法确保财务管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使得会计制度的落实与执行面临较大困难。
(二)会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大幅度提高,但仍处在发展中级阶段,国民素质教育事业仍然有待提高。而从现已上报的农村会计员基本信息来看,在农村基层担任会计员的基层工作人员多数是低学历、低文化水平的本村农民,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尚有一定欠缺,甚至不懂会计业务流程。因此基层会计员在工作时,难免出现工作上的疏忽、账目凌乱、工作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
(三)农村监督机制不完善
农村会计制度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村民对于会计公开信息不在乎,达不到监督作用。另外,农村经济基本信息只有村支书与会计了解,其他基层干部对此不关注;监督体系建设不完善,账目混乱,村民不过问票据的合理性,也不主动查看账簿,甚至不敢质疑报账员。长此以往,报账员的工作得不到有效监督,最终形成了不受村民监督、落后的报账机制。
在大部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由村长与村支书等管理人员把控会计工作,这使得会计工作在监督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与漏洞,缺乏有效的约束与监督力量。在投资决策与重大支出决定方面,会计人员失去了必要的监督权,使得会计岗位的监管职能无法充分发挥。
三、促进农村会计制度改革与发展的措施
(一)充分做好前期预测工作
在开展农村基层建设工作及组织活动前,会计员应充分做好前期的资金预测工作,保障每一笔集体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农村存在许多基层建设工作,需要开村民表决会议,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落实。在此过程中,有一定的基本经济开支是正常的,但必须明确开支范围及使用标准,以此严格控制集体资金的使用,防止非法使用公款的行为。另外,在每个月的账目公示工作中,要做好条款补充等细化工作,同时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一定的预测报告,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有资金调整的空间,保证农村集体经济充足。
此外,应构建稳定的会计人员队伍,严格对上岗人员的审查与考核,以考试或考核结果为依据,任用或调换农村会计人员,提升整个财务管理团队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二)公共财产上交有关部门管理
农村公共资金必须交付上一级管理层保管,在出现每一笔收支后,要向上级报备,上级审核后,通过会计核算中心支取一定金额。此制度要求农村会计员具有一定的会计知识,服从上级安排,不得开通其他账户,以此控制农村内部的资金使用。一般来说,此制度在实施以来,能够有效延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使用时长,推进制度透明、账目透明化建设。
要通过对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实现财务管理透明度的切实提升。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财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普及与推广,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清查与治理,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与此同时,应将国家财务部门与农业部门关于财务公开的相关政策规定切实落实,严格依照规范要求予以执行。若存在知情不报或不按时公开的问题,应加大对村干部与财务管理人员的惩罚力度,对处罚措施与办法予以完善。依照法律规定严格办事,提升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也有助于推动会计工作的透明化发展,形成全民监督的管理环境。
(三)做好档案整理工作
在农村基层干部的基本工作中,存在工作内容复杂、工作责任界限不清的情况,因此每一名基层干部都需要做好个人工作档案,尤其是村支书、会计等工作人员。通过档案整理工作,有效保留支出与收入的痕迹,在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基层干部工作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个人时间。档案整理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归类常识。在农村,每年形成的账目都制成会计档案,通过装订成册、等级归档,由相应的管理人员保管,方便后期的查账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对收款数据等统一管理,有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档案整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账目整洁,约束基层干部工作,优化基础农村管理作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四)村委会制定监督体系和代理会计员制度
农村会计制度在监督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十分不利于农村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对此,村委会可制定较为完善的监督体系,将会计员的权力关在制度的牢笼中,防止报账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这也是完善此制度的重要举措。农村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容易导致会计员产生自大情绪,不利于农村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培训其他村民甚至从城市中委派代理会计员,形成会计职位竞争,可以促进会计制度改革工作,从而监督会计员工作。与此同时,要加强会计制度及常规知识普及工作,利用群众的力量监督村委会决策及工作人员正确、合理地行使职权。
四、结语
我国农村會计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完善会计制度,从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从而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然而,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这需要上级部门及村民自发监督、检举,防止农村出现腐败现象,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庄绪伟.浅谈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4):30.
[2]陈桂菊.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村会计体制建设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17(7):69-71.
[3]沈丽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