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少年支持型的引路人
2020-11-09石硕
石硕
美国学者安妮塔·伍尔福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包括“认知发展”“文化与多元化”“学习的认知观点”“为每个学生而教”“教学评估与测验”等15个章节,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心理学。结合七年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的经验重读此书,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与体悟,目前让我收获最多的是书中的模块9。
《教育心理学》模块9的标题是“自我”,关键的三个核心概念是“自我同一性”“自我概念”和“自尊”。整个学龄阶段都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所在的生态系统会直接影响其自我的发展与变化,其中对青少年的自我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父母和教师。教师与青少年的关系及对青少年的支持,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学业水平有相关关系,可以说,父母和教师就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引路人。如何做这个引路人?可以用“支持型”来做概括,一方面是做好归因引导和自我悦纳,引导青少年塑造不断成长的自我概念和恰如其分的自尊,另一方面是做资源提供者,而非问题搜寻者。
正如书中所述,自我知觉或自我概念会随着情境的改变和生活阶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总体来说,青少年的自我概念普遍存在偏差,不成熟且不稳定,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受他人评价和他人比较的影响,受到他人损害自我概念的评价时,容易被激惹。应当在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受损或严重偏差导致自尊水平低下时予以恰当的归因训练,促使其形成发展性思维。成人在面对社会挑战时,依然是带有青少年时期的学科自我概念的,当面对疫情需要制作微课及利用“钉钉”等网络平台授课时,有多少教师发出“我不想当网红”“高科技对我来说太难了”的感慨,这背后又何尝没有青少年时期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呢?我们可以从书本中得到启发,成人的自我概念更具有情境特定性,也许多学习、多研讨、多摸索,就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不会觉得自己是个“电脑白痴”了。任何时候,社会都在奖赏有持续学习力的人,不断尝试走出舒适区,不断纠正和完善自我概念,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于某一问题的正方或反方观点板块是这本书有特色的一部分。本板块讨论的问题是自尊提升是好事还是坏事,提倡应该培养恰如其分的自尊。自尊的三大支柱是自爱、自信、自我观,从简单的分类来说,高自尊和低自尊都有优缺点,不能绝对评判哪个更好。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才是决定性因素,也许最重要的是拥有与你身边的人价值观相符的自尊水平。
細分来说,根据自尊水平高或低、自尊稳定程度高或低两个维度,可以将自尊分为四个类型,分别是忍受程度高的高自尊,逆来顺受的低自尊,易受打击的高自尊,容易变化的低自尊。曾经有一个来做咨询的女孩,从下午四点坐到晚上九点,一直哭诉自己以前是如何优秀,现在老师和家长如何不认可她,始终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哭诉期间,不让老师离开,自己不吃饭,也不让老师去吃饭。从根本上来说,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便是不稳定的高自尊,即“易受打击的高自尊”。从小优秀的学习成绩培养了她的高自尊,但是随着成绩下降、没有考上好的高中,父母的不满越来越多,导致她无法接受现实。自尊议题的先驱威廉·詹姆斯提出的自尊方程式是“自尊=成就/自负”。对于屡见不鲜“学霸”变“学渣”的案例来说,成就抵不上预期,自尊水平下降,与原来的高自尊产生矛盾,于是不能接受现实,不能客观分析学习状况,不能调整内心状态。对于青少年来说,自尊水平是不断发展的,父母和教师可以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首先,借助乔哈里窗,让青少年认清自己。一般认为,当一个人的“开放区”扩大了,他的自尊就会增强且客观。也就是让“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隐藏区”转化为“开放区”,进行自我内心的披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将“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盲区”转化为“开放区”,学会聆听,听取周围人的意见,进行客观评估。将“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未知区”转化为“开放区”,鼓励自己融入新环境,尝试新经历,进行平衡与发现。
其次,鼓励青少年采取行动。帮助青少年觉察自我攻击和外界成见,允许他们失败,再行动,给予正向反馈,再提升自尊;或者行动,失败,正视失败,再次行动直到成功,给予正向反馈。行动本身才是实现自尊提升的有效动作。
再次,提供青少年策略资源。将抱怨转变为目标,如将“我在假期里面感到无聊”改成“我希望找到点有趣的事”;选择适当的目标,如将受到朋友的聊天邀请才证明我是受欢迎的人”改成“我发出聊天邀请,朋友愿意和我聊天”,将“我想在学校里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改成“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了解同学”。
最后,改善关系。关系大于教育,在所有的措施中,父母与教师应当以“资源支持者”的角色与青少年站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或者未来。“资源支持者”常用的语言应当是“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如何”“你需要什么帮助”“我这里有资源,你要不要来尝试一下”,而不是“你现在存在问题”“为什么就是不听我的”“你真是无可救药”。这些社会支持会带给青少年最珍贵的两种养料:被爱和被帮助的感觉及资源。
自尊维持在什么水平比较好?我的理解是:在面对自己内心可以调控的事件时,适度提高自尊是必须的,可以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时刻,迎接成功。在与人交往或者面对疾病时,适当的低自尊是必要的,一些佛教观点可以帮助我们不被激怒,谦卑听从意见,保持内心平和,接受现实。这并不是自尊不稳定的表现,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时刻觉察与调整。经常有青少年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感受到被冷落该怎么办?”“我的好朋友又有了好朋友,我有些嫉妒,也不知道怎么找她玩了。”这便是以不恰当的高自尊去处理人际关系。放下人际交往中的高自尊,会让我们更接近人际交往的本质,回归到更平和的内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