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管理策略探析

2020-11-09郭斌李环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小学管理安全管理德育

郭斌 李环宇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我国建设的中坚力量,那么也就意味着在进行小学教育时除了应该传授给学生坚实的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德育和安全管理力度,保障学生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并且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小学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讨,简述了相关策略实施的意义,分析了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管理;德育;安全管理

小学生就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于他们的教育工作,除了要满足他们对于知识的要求以外,还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生活上的技能,尤其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安全意识的形成,能够使学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成长。现在学生接触外界的方式越來越多,只有自身形成可靠的自制力才能够很好地抵制外来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初心。

一、实施德育和安全管理的意义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面对外界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筛选,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就需要学生自身能够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而且小学生应该是朝气蓬勃、热爱祖国并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的,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目前的教学现状

1.德育过于浅显

目前在进行小学的德育工作时很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是不符合当前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师大多把精力都放到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上,但是本身学生的年龄就比较小,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并不会在德育的课程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就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变得很低,对于学生的道德培养就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就是在进行德育时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课本中的内容都是一些没有新意的例子,使得学生缺乏对德育的兴趣,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有就是教学内容不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更新,很多理论内容都不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使得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2.对于安全管理的理解不到位

学校对于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就使得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认识到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即使有时候学校会进行一些地震或是火灾的演练,但是由于师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安全管理的意义,就使得安全演练并不能够真正地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就使得学校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应对措施也不够及时,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三、解决的措施

1.加强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只重视学生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因此要加强师生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首先就是在平时增加对于德育的宣传力度,在学校内利用墙报或是展示框进行德育的宣传,使教师能够认识德育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进行德育的课程时能够更好地安排一些符合小学生成长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教授学生更多新颖实用的内容,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重视德育。还有就是在进行学生的评价时可以使学生的德育评价在成绩中占据一部分,硬性要求学生提高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尤其是道德教育这类灵活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选择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也可以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示例中的情况,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另外学校内也应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

3.完善规章制度

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最主要的就是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对学校内部各个阶层各类活动进行明确的规定,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调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活动,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建设工作。平时也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和教师对安全管理的关注度,让他们能够明确安全管理的意义。

4.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是非的分辨没有明确的认知,因此学校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校风校纪,杜绝学生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或是社会风气,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定时从学生中选拔出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总结

目前小学的德育和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加强学生和教师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讲解更多新颖的内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能够安全健康地成长,小学生就是祖国的明天,要不断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才能让他们为祖国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秀杰.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数码设计(上),2019(11):324-325.

[2]唐艳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速读(上旬),2019(9):208.

作者简介:郭斌,出生于1971年8月,男,甘肃兰州人,学历:本科,职称: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小学管理安全管理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