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
2020-11-09黄志敏
作者简介:黄志敏(1965.09-),男,学士,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通识教育部主任),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摘 要: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工作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工作非常的重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一再强调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思政课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学习的需要和期待,并且在其他科目的教学中实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协同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改变以往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单一方式,进行融合与创新把思政专业课程融入到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3.175
引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统一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认知,培养学生兼备能力素养和思想政治素养,这种思想积极向上的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本文首先交代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分析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然后,介绍了融合与创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意义,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促进二者融合的方法。
1 高职院校中课程思政的基本含义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指将思政课程中的精髓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中的教师深入理解本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要求高职院校中的教师要进一步完善思政课程,夯实专业课程。不仅要发挥思政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更要通过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高职院校形成多维度多侧面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逻辑关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二者相辅相成都是为了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水平的综合素质,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决定。同时二者都注重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发展,通过思政课程和各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提升当代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养成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还存在着显性和隐性的关系,思政课程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思政是通过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属于隐性的思政工作。
3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与创新的意义
3.1 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担,所以应当不断探索推进教育质量的提升。另外,由于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专业不断细化,育人目标不够明确,甚至各专业之间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别导致价值观有冲突,严重的会导致学生思想的混乱。因此,需要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和创新,在各个专业中每个教师都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使得学生在各个课程中都可以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认知水平,坚定信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3.2 有利于推进教书与育人的结合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实现了,学生既能在思政课程中受到系统理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通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受到如何应用德育教育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专业课教师通过课程思政的理论,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关注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素质,两者的融合推进了教书和育人的结合,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双赢局面。
4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方法
4.1 建立和健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保障与评价制度
(1)部门联动机制的设置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首先需要建立联动的领导组织,统筹安排课程思政在日常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围绕着立德树人任务,学校的教务处、宣传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合作并固定化形成联动机制,做到思政教育的全员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全过程教育和全方位的教育。
(2)条件保障机制
条件保障机制的建立是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提供软件和硬件的支撑。一是,高中院校的会议培训条件支撑。通过积极参与思政教育工作会议和培训,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政工作思路和最前沿的問题讨论带到高职院校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升教师对于思政教育工作规律的认识,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二是,保存好思政教育教学资料。思政工作是前后连续的工作是一脉相承不断发展的,需要保证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充足和高质量的书籍、期刊、和互联网资料。此外,还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制度。确定以课程的时效性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标准,通过课堂听课和评课制度科学评价,并完善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教师在教学中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认知水平。
4.2 整合优势资源
高职院校要充分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融合与创新。高职院校的课内思政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理论资源和思政案例资源,思政教育的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的教师一起集思广益集体备课讨论,完成思政课堂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实现资源共享。课外整合把校园内部和校园外部的资源整合,通过党建团学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4.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创新
积极探索教育改革以守正创新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以活泼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和兴趣爱好的方法带动学生参与,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生硬和无趣,高职院校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特点的,积极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和公众号开展教学互动。
结束语: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是高职院校重要的重点工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单纯掌握技术技能还必须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做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人才,我国的崛起之路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尤其是国内外复杂的潮流思想影响严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思想,通过融合与创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罗莉.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融合[J].南方农机,2020,51(08):123.
[2] 迪丽努尔·吾普尔.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智库时代,2020(11):171-172.
[3] 张海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协同育人的融合逻辑理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5):63-67.
[4] 黄淑敏,李秋红,宫亮.“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9):92-96.
[5] 陈荟洁,黄海菲.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