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020-11-09李璞
李璞
摘 要: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小组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被教师广泛采用。采用有效策略提高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
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是因为小组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发挥小组群体的互动功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以及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的意识。然而,深入课堂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小组学习存在问题,如没有独立思考直接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种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普遍不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奠定合作学习基础
组建小组前,我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学生的学习、性别、性格、爱好等具体情况,基本情况掌握越多越有利于建立良性小组;其次要根据成绩、性别、性格等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层次,分层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再次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同质结对分组的原则初步分组;最后细化小组,建议每个学习小组为6人,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分为三类,可以用字母或数字对小组成员编号,便于以后课堂检测中抽号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同一层次的分类合作交流,同时可以实现高层次的学生教低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利用了班级的差异性资源,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环境,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分组不会一次成功,根据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多次的调整,使之搭配更加合理。
二、自主创建小组文化,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学习小组成立后,要给各小组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创建小组文化。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小组组名,使本小组成员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作为小组的座右铭;制作小组标志牌,上面有组名,座右铭和属于自己小组的图标,放置本组桌面;小组讨论确定本学习小组月目标和学期奋斗目标;班级园地为各小组提供展示成果栏目,定期更换。
三、多元培训小组成员,发挥合作学习作用
1.选择与培训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助手,是一组之魂,是数学学习的带头人。他必须是热爱数学、态度积极、学习能力强、负责任,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强、集体荣誉感强的好学生;他的职责是组织好每节数学课的课堂自学、讨论和展示,帮助学习困难同学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负责小组同学作业的收交,检查清底子。小组长的培训主要包括明确组长的职责和作用,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给小组长额外吃“小灶”,适时地肯定、激勵、表扬小组长。
2.做好组员的分工和培训
小组内应设有记录员、检查员、中心发言人各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同学合作学习得出的数据、探讨的成果和结论等,同时记录学习小组成员在交流互助和展示反馈等环节的具体表现。检查员负责检查小组中各成员是否能清楚明白所探讨的问题,能否为中心发言人积极准备发言内容。中心发言人负责做好全组学习探讨成果的汇报。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每个成员都有事做。组内成员有明确的具体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可以轮换角色,体验不同的职责要求,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组员的培训主要包括培养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互助意识;认真倾听的习惯;质疑对抗习惯等;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信心。
四、建立小组评价机制,保障合作学习质量
评价的原则是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做事态度。评价方式包括即时评价,即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总结评价: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管理评价。把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纳入班级管理之中,依据小组整体的表现对小组加分,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次大总结,指出优点和不足,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组长等,学期结束进行总评。结合管理评价情况可以适当采取奖励办法。奖励尽量做到正向引导,吸引学生。如奖励不用做家庭作业一天;老师帮他们做一次值日;带他们做一项游戏,比如踢足球、打雪仗;座位调整中可以优先挑选小组座位;获得第一名的小组管理下一月的班级日常工作,小组长担任值日班长,各组员相应管理班级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