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字不改

2020-11-09唐宝民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9期
关键词:形义桂剧陈立夫

唐宝民

陈独秀晚年在四川江津鹤山坪定居,因当时正值抗战时期,物价飞涨,所以他一直在穷困中度日。陈独秀编写了一本《小学识字教本》,时任国民党教育部长的陈立夫对此很感兴趣,亲自批示,预支了20000元稿费给陈独秀。但后来,陈立夫认为这本书的名字不妥,于是写信给陈独秀,建议其改名,改为“中国文字基本形义”,以此征求陈独秀的意见,但陈独秀却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一个字也不改,两个人因此闹翻了。书不能出了,那20000元钱怎么办呢?从现有的资料推测,这笔钱,陈独秀还了。他在一封写给台静农的信中说:“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耶?若教育部有意不令我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耳!”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陈独秀当初的固执未必正确,但他宁可不要稿费也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1938年,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赴桂林对桂剧进行改革,在改革的桂戏中,《梁红玉》和《桃花扇》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梁红玉》,连演30个满场,轰动了整个桂林市。《梁红玉》是一出弘扬正气的历史剧,赞颂了抗击侵略者的英雄人物、揭露了敌寇和汉奸的罪恶。因此,国民党当局看着不顺眼,感觉这是在有意讥讽当局“不抗日”,所以,國民党广西省财政厅长便跑到后台对欧阳予倩说:“梁夫人的嘴也太辣火了一点,先生可否为她稍易其词?”欧阳予倩没买这个账,断然拒绝道:“可以禁演,一字不改!”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

猜你喜欢

形义桂剧陈立夫
老照片修复师:寻回褪色的记忆
非遗视角下广西桂剧的传承发展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浅析广西桂剧的起源发展
新媒体视野下广西桂剧的现代化重构
马礼逊“重汉字形义,略汉字读音”汉语观分析
陈立夫流亡美国卖皮蛋
现代传媒视野下桂剧的发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