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的路径探讨
2020-11-09侯菲菲刘洪春
侯菲菲 刘洪春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在新时代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唤醒“文化基因”,激活文化传承动力;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的原则,大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文化品牌;全面开启“互联网+传统文化创新”模式,增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147-02
中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的中国积淀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赋予了中国文化自信以深沉的历史内涵与人文底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要创造性地做好文化的新旧对接,加强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古今对话,在多元文明的冲突和文化秩序重建中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一、唤醒传统文化基因,激发传承动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在意韵深远、外在特点鲜明。纵观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涌,“中国风”吹到哪里,哪里便会燃起中国文化“热”。无论是身着“汉服”自愿到曲阜尼山学习儒家文化的“洋学生”,或是巴黎“中国文化周”上的“醒狮点睛”等等,不胜枚举的文化交融案例均说明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尽管传统文化“一枝独秀”,但在蜂拥而至的外来文化面前仍然表现出创新性转化不足、理解和学习“门槛”高等问题。加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要以“接地气”的文化供给来唤醒传统文化的内在基因。应广泛激发全社会的传承动力,引导人们自觉延续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应对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以及道德滑坡的危机,从而形成全社会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增强传承意识,激发传统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为中华子孙的精神之魂打上了鲜明的文化“烙印”,并用无形的处世哲学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国在世界视野下推进国际交流与彰显综合国力的重要“筹码”,也是民族精神的最佳载体。若想在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涌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结合新时代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内化成为人们的内在修养;就必须要培育大众的传统文化自信,激发全民传承意识,在人民内部培育“接力者”,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切体悟,不断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激活人们内心深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认同”。唯有如此,才能使传统文化借以人民之力得到广泛弘扬,努力形成全社会认同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弘扬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毛诗序》记载:“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传统文化创新要形成自然风气,始终离不开常态化的教育。如今信息时代中的现代化教育方法层出不穷,注重内修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被湮没在大量的“速成”教育模式之中,被“速食文化”挤占了生存空间。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继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启发人内在自省的传统教育风格,多措并举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通识教育,加大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在新时代国民教育内容体系中的比重,使传统文化垂直融入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全过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连贯渗透,教育和启发人们感知传统文化,体悟传统文化的深远意蕴与无穷魅力。通过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的有序承接,将传统文化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青年一代的自我塑造结合起来,层层激发出我国人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动力。
二、坚持保护与利用并举,筑牢传统文化的根脉
精心筹划建立传统文化研究基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和重要任务,这一体系将极大地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热潮。这就要主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建立传统文化研究基地。以盛名海内外的儒家文化研究为重点,扶持建立专业性强、文化品鉴功力深厚的研究基地;为各地与儒家文化诞生地、“孔子故里”的多渠道文化互动创造条件,使各地文化创新获得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素材,在“真懂”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打造乡土化的传统文化创新阵地。例如,浙江省的4 000余个“文化礼堂”使“文化礼堂+书院”模式深入人心,突出了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使得对传统文化的研究遍地开花。从浙江省传统文化发展模式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创新之力在民间。因此,必须要打造地域性的传统文化研究与创新阵地,突出区域传统文化特色,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东北的关东文化、陕北的剪纸文化、四川的戏剧文化以及福建船政文化等等。应鼓励各地深挖本土传统文化的精粹,共同凝聚建立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
保护文化是创新文化的根本。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迹、古物日渐斑驳,经典技艺的传承者逐渐老去,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当前,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价值、保持传统文化的鲜活发展,需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将保护和主动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性调研工作,健全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项目,对有形文化采取保护性技术攻关,以现代技术留住传统文化的历史风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抢救性保护,筹资设计建设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优秀的家风文化、礼乐文化、饮食文化等发扬光大。留住传统文化,人是关键。须进一步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养传承者和接班人,组织发起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千人计划”,建立一支“叫得响”、“坐得住”、“用得上”的文化传承队伍,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三、激励创新,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传统文化品牌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必须明确继承与创造性发展的逻辑关系。从本质上而言,文化创新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文化创新的素材来自于传统文化,方法得益于传统技艺的启示。因此,加强传统文化的时代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在整合梳理的基础上实现推陈出新。
寻找适应于传统文化创新的当代话语表述方法,发挥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与整体优势。塑造传统文化品牌并非易事,首先需要在广泛的社会中培养“品牌基础”。从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角度来看,经史子集中的文言文表述方式不易于受众理解,使推广传统文化面临认知障碍。因此,要采取现代语言转化的形式,精读、精译古文典籍,用现代语言诠释经典文化的中心思想与内容,实现古今转换,以满足社会领域对传统文化创新的基础知识需要。例如,近几年来在传统文化品牌塑造方面涌现出的“故宫模式”,从文化传承到产品设计营销形成了成熟的传统文化创意、创新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降低了人们了解真实历史、解读传统文化的难度。这同时也表明,对待传统文化既要尊崇仰观又要走进生活,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易于大众阅读与吸收消化的语言方式成为公众文化的新消费需求。激励形成文化含量高、尊重历史传统的优秀文化创新成果,使赏心悦目的文化作品与趣味性强、教育功能丰富的文化产品共同建立新时代的传统文化品牌。
鼓励创作者增强传统文化自信,增强塑造传统文化品牌的责任意识。文化创作者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全社会都应重视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要努力培养和塑造一批具有创新热情和民族责任感的优秀创作者,为更多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提供发展的机会。鼓励创作者在文化创作中牢固生活基础、丰富社会实践,努力在文化作品中展現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全方位鼓励传统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用文化作品创新积聚支撑民族走向崛起的最深沉、最根本与最持久的内在力量,使传统文化以影视歌作品、文学著作、“舌尖文化”等形式展现出中华美学的风范。
启动“互联网+传统文化创新”模式,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进程。传统文化是先辈为当代中国留下的宝贵遗产,用传统文化的“金山银山”为增强国家竞争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今,我国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中进一步扩大了对外文化与经贸交流力度,使得中国文化在海外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和欢迎,传统文化自信得到了深层次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内传统文化的创新热情。为此,要继续坚定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目标,推动传统文化品牌走向世界舞台。在海外培育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土壤,建立传统文化中外交流传播中心。利用网络平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推广,强势打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话语体系。要在宏观层面加大传统文化对外交流的政策扶持,燃起民间文化交流的热情。注重点滴积累、持久渗透,以传统文化创新提升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塑造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形象,增强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底气,在更广阔的国际空间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风采。
参考文献:
[1] 赵庆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构路径[J].探索,2017,(6).
[2] 张永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构建:价值、内容与策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