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德育渗透理念的小学绘本阅读教学

2020-11-09喻越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绘本阅读教学

内容摘要:在小学低年段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并非“新鲜事”,但其在德育价值上的发掘度和推广度并不高。本文试图从德育渗透的理念出发,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探寻绘本阅读教学在小学德育过程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 绘本 阅读教学

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绘本确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绘本,就是图文交织来进行故事叙述的载体。图画和文字互为补充、互为衬托。这种形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为孩子所接受和吸收。低年段学生喜欢用直观感性的方式观察和分析事物。鲜艳的色彩是他们注意力最热衷的方向。可以说,绘本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沉淀,人们对绘本的价值也有了更多的认可与期许。它被逐渐广泛地运用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之中,成为了语文教师的“得力助手”。绘本阅读教学,不仅有助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对小学德育渗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在小学德育过程中,绘本阅读教学肩负着巨大的使命,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一.为想象插上翅膀,对话纯真童心

图文并茂的绘本,往往以图画为主、文字相辅。对于喜欢直观观察的小学生来说,图片的魅力是无穷的,它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情绪诱惑力。为了捕捉到故事的内容,他们更愿意去积极思考、发挥想象来对完成对绘本故事的获取。无论这种情况是有条件的抑或无意识的,其效果都是可喜的。在这个想象的过程中,小学生首先得通过主动观察来掌握对象内容,接着提取自身阅历进行解读和再加工。反复的接受和提取,让其想象力、观察力、表达力都会逐渐提升。通过大胆离奇的想象,孩子们可以见识到故事中的世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领域。仿佛自己就是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于是对绘本世界的那份纯真展开了追逐。这使学生既能感受到阅读教学的快乐,习得必备的阅读能力,又能使其保持一份纯净的童心,更多地汲取“诚实”、“善良”、“勇敢”、“守规矩”、“爱别人”等等优秀的人格品质。

在《逃家小兔》中,淘气任性的小兔一直想要逃离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妈妈,然而兔妈妈愿意一次又一次地找回她,终于让小兔明白了什么是“家”、什么是“爱”。在这节绘本交流课的最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便签纸,并让他们结合学习《逃家小兔》的感受,写一句想对自己妈妈说的话。每个孩子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直接对妈妈说“我爱你”;有的希望向妈妈道歉,称自己“前幾天不该跟她顶嘴”;有的说“谢谢妈妈养育了自己”……后来很多家长给我反馈了自己的感动,说孩子“长大了”。我想孩子的纯真和童心,大概在绘本中最能诠释吧!

二.树立信念和勇气,重构自我认知

绘本,可以说是通过另一种方式为孩子们讲述他们将要经历或渴望经历的童年,是他们心灵之声的形象展现。

每个孩子都期望自己的每一天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然而,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过渡,实际上是一场艰辛的记忆。逐渐增大的识字写字量、更多的规则意识灌输、自身习惯的约定强化等等,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特别是进入到小学的课堂阅读教学后,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这样有什么好处?”、“应该怎样做?”之类的问题。这时,孩子们心理上会有很多的落差,甚至是打击。特别是小学低年段的学生,他们更渴望获得肯定和欣赏,更需要被给予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那么,绘本阅读会给他们提供更加前卫的认知和更加理性的参考。

以《怪兽山》为例,小男孩和爸爸的冒险经历,不断地遭遇挫折又不断地成功克服,最后终于成功登上怪兽山。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面对失败但又重拾信心奋斗的“正面教材”。通过主题感悟、故事分享、情景表演等多样化解读形式,孩子们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内容,更多的是领略到了“不灰心,不放弃”的重要意义。这无论是对于一个小学生而言,乃至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人生中需要攻克的重要哲理。

三.给习惯注入养分,与坏习惯告别

小学低年段有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写字习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完善自我、提升修养的基础和铺垫,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然而,在六七岁的孩子眼中,没有什么比得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那般迷人和有趣。作为班主任或语文老师想要给孩子灌注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光靠说教和处罚,似乎步履维艰且效果不佳。这时,绘本就很挺身而出承担起重要角色,轻松地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支撑和动力来源。

由于小学低年段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接触过绘本,绘本对他们来说,已经很熟悉很亲近。优秀的绘本能够转化为不竭的课程资源,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以《大卫不可以》为例,大篇幅的图画中穿插寥寥几个字来诠释中心意思:“大卫,不要吵!”、“不可以挖鼻孔!”、“把玩具收好!”。一方面让学生有内容可观、可感,另一方面也为其夯实“守规矩”的人生观、世界观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课堂上,我喜欢采用观察猜想、仿说仿写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明白我的意图。比如“要是大卫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你会教他怎么做?”孩子们很快就回答说“大卫,请安静!”“大卫,不要吵!”……

借助教师积极的教学指导,学生们能够获得良好的情感铺垫和故事代入感,从而感同身受,愿意像大卫一样改变自己、做好自己。

四.升华阅读感染力,加强情感熏陶

绘本阅读,顾名思义,可作为一种课外阅读形式指导教学。合理有序的进行绘本阅读及相关教学指导,必然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促进其良好情感的熏陶。

绘本所特有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小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和感悟。原本单调的文字,配合图片的映衬,更显得意蕴丰富。简单的文字对图片讲述的内容进行了提示,而图片中的诸多细节又给文字增加了理解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如《逃家小兔》中变成小鳟鱼的小兔和变成捕鱼人的妈妈,显得那么自然而然。任你有七十二变,我有万千想象。阅读在此时成为了一种猜测、感知、思考和享受。学生们自然会乐于学、善于学,进而勤于学、益于学。这种生态良性的阅读学习方式,能加强情感价值熏陶,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做到自然和谐的统一,从而让每个孩子得到全面的“顺序性”发展。

无论是《大卫不可以》中对“守规矩”的暗示和警醒,《逃家小兔》中对“爱”和“家”的理解诠释,还是《怪兽山》中对“勇敢坚强”、“积极探索”信念的注入等,都为孩子们展开新鲜的小学生活、不断发展完善自我提供了必要而有意义的指导。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和人们对绘本价值的深化认识,我相信绘本阅读教学将会为小学德育打开一页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李慧琼.回归童心的绘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宁波大学,2014.

[2]王一先.绘本读物与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D].广州大学,2016.

(作者介绍:喻越,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绘本阅读教学
绘本
绘本
绘本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