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说学历不重要,应聘门槛依然高

2020-11-09陈亦权

做人与处世 2020年19期
关键词:毕业证成功者文凭

陈亦权

在一档电视求职节目中,有个大学生准备放弃大学毕业证来应聘工作,主持人和现场嘉宾都劝他先回去读书,拿到毕业证后再说。但有个任CEO的嘉宾却提出反对意见:“谁告诉你们上大学一定要拿毕业证的,能力和文凭没有必然关系,成功和文凭更没有必然关系,我就支持他这种富有个性的选择。”主持人张绍刚当场发飙:“第一,我们上大学的钱都是父母掏的,父母掏钱掏4年,连一个毕业证都不拿,怎么和爸妈交代?第二,你们公司招人是不是会有一个学历门槛?如果你没有门槛,那你告诉我你会不会录用他,你给他什么职位?”那CEO尴尬地笑着表示他的公司里“暂时没有适合的职位”。张绍刚接着吐槽:“我最讨厌有的商人,自己招人的时候非本科毕业不可,在公共场合又说支持个性,支持选择,‘读书无用论就是你们鼓吹出来的,可真有一个‘很有个性地选择放弃大学毕业证的人出现在他面前,他又不会聘用!”张绍刚这番话赢得了阵阵掌声,因为这个CEO在说这话的时候,只是站在“成功者”的立场上,而没考虑现实的残酷。

有很多成功者总喜欢以另类语言和观点来哗众取宠,抬高个性、贬低文凭,马云说过“文凭只能证明你为教育多交了几年学费而已”,但如果你真想要去阿里巴巴应聘,你会发现就连最简单的运营实习生都需要本科甚至本科以上学历;还有王健林说“清華北大不如胆量大”,但你拿出胆量去万达应聘看看,就会知道万达就连只是负责打印文件的职员都是本科学历。然后你再去看看马云的儿子是什么文凭,看看王健林的儿子是什么文凭,你就会知道老板们所谓的“职场真经”,不过是一场言不由衷的表演而已。这倒不是说这些企业家有多虚伪,因为真实的情况是:或许你很有能力,但因为你没学历又怎么证明你有能力?人家连门都不会给你开,你连展示能力的机会都没有!

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关系或比例是什么?有100个人,在黑暗中往前走,在他们的面前有无数黑洞,第一轮前进会有50个人掉进黑洞中被淘汰,只有50个人成功走到终点;第二轮又有25个人掉进黑洞中被淘汰,第三轮又被淘汰了12人,第四轮又淘汰掉6人……到最后,只有一个人始终没有掉进黑洞里去,这个人就是我们说的成功者。如果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会告诉你:“成功很简单,只需要放开所有顾虑,用自己的信念坚持往前走就行了!”毫无疑问,他说的是真话,因为他的成功确实就是这样得来的。可当你放宽视野看一下,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幸存者”。如果说成功和文凭没有必然的关系,事实上更准确的说法是更多人的失败和能力没有太大关系。

支持一个出自于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放弃毕业证,等同于劝一只小鸟砍掉翅膀。说话的人只是张了张嘴巴,而真砍掉翅膀的小鸟却要一辈子付出沉重的代价,最离谱的是,这个声称支持小鸟砍掉翅膀的CEO,他不会投给失去翅膀的小鸟一粒米。

2008年,19岁的高考生徐孟南在高考时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故意考零分,以表示对教育的不满。高考结束后,徐孟南先后去多地打过工,还开过网店,21岁时经人介绍娶妻成家,在吃过整整10年的底层之苦后,2018年,徐孟南再次参加高考,被安徽一所大专院校录取。如今他还在上大学,但孩子却已经8岁了。无端消耗了10年光阴,徐孟南最终选择了回到拿文凭的大路中去,并感慨:“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交白卷!”

当年偷过的懒,当年犯下的错,当年所有对能力和学历这两者关系的错误认知,都会在现实中变成无情的巴掌打向自己的脸,以后再有成功者告诉你“学历不重要”的时候,你可千万别当成强心剂去放弃学历,一旦你放弃学历,你在这个声称“学历不重要”的人面前,就什么也不是了。

当然,“学历没有能力重要”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也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的,这个条件就是“这个人确实已经考不上大学或者拿不到大学毕业证了”,那么用“能力比学历更重要”这个话去单独安慰和鼓励人家好好找一份工作是可以的,只要工作勤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好好干都会有精彩人生。但如果公然宣扬“文凭无用论”,则是一种不负责任。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毕业证成功者文凭
不单纯以“文凭证书”识才——营造“高可成低可就”的人才聚集磁场
巴西要发电子文凭
成功者的秘诀
辛苦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