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心理疏导对于无偿献血者满意度分析
2020-11-09曾湘君
曾湘君
【摘 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優质心理疏导对于无偿献血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中心血站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收的15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采取优质心理疏导,对照组无偿献血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无偿献血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心理疏导可较好的提升无偿献血者对献血工作的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心理疏导;无偿献血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32-01
无偿献血指不收取费用自愿捐献自己的血液,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输血需求也在不断加大,血液供需紧张一直是较为关注的问题[2]。在献血过程中,受采血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等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常会出现心慌、呼吸急促、头昏、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对献血形成了恐慌,影响了再次献血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提升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是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次研究以我中心血站接收的150例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在采用优质心理疏导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见下文。
1 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方法
1.1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取我中心血站接收的150例无偿献血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接收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将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为19到38岁,平均年龄为(28.57±3.31)岁,献血者男女性别比例为39/36;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为21到40岁,平均年龄为(30.53±2.32)岁,男女性别比例为41/34。所有无偿献血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积极配合。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研究的基本条件,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的基本资料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无偿献血者采用常规护理,先根据献血者的基本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献血标准,然后再进行体检、化验、采血。采血完成后让献血者适当休息后再离开。
实验组无偿献血者采用优质心理疏导,具体操作如下:
(1)采血前的心理疏导。很多献血者都是第一次献血,对献血知识掌握不多,再加上面对陌生的采血工作人员和环境,心里难免会感到紧张和不安。因此,采血前应向献血者讲解献血知识和采血的方式、流程及注意事项,告知无偿献血者,正常情况下,献血对身体是不会有害的,消除心理上的担忧。对于特别紧张的献血者,可指导其做深呼吸,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转移注意力,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如果献血者有相关的疑问,应热情积极的做出回复,增强献血者的安全感和信任度。
(2)采血过程中的心理疏导。采血时要关注献血者的神态表情,询问有没有不适的感受。由于采血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期间可以和献血者交流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的话题。在语言上鼓励表扬献血者,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对社会有巨大的贡献。采血结束后,向献血者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可递上牛奶和饼干,并对无偿献血者表示感谢。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利用我中心血站自制的量表对献血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包括采血服务态度、采血服务质量等5个方面的问题,总分为100分。90-10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计算总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的服务满意度,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服务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对比数据后p<0.05,则说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代表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偿献血者在献血服务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比表明:实验组无偿献血者中,非常满意有40例,基本满意有32例,不满意有3例,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无偿献血者中,非常满意有33例,基本满意有31例,不满意有11例,总满意度为85.33%,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无偿献血关系到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对血液供需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3]。若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较低,不仅会降低其再次献血的意愿,而且也会将不好的感受传递给周围的人,从而影响到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4]。研究发现,献血中之所以会出现不良反应,跟献血者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关,而这一点过去一直未被重视[5]。通过对无偿献血者采取优质的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无偿献血者全面了解献血知识和采血程序,消除对献血的恐惧和陌生感,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和担忧,是提升献血服务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在献血服务工作中采取优质心理疏导模式,能有效增强无偿献血者对献血工作的认知,缓解无偿献血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提升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对促进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扬丽,陈健,周定红,等.宜昌地区献血满意度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6):655-657.
[2]王玉娟.心理护理模式对无偿献血及护理满意度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5):118.
[3]黄培峰.在无偿献血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及对血液质量的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26-327.
[4]范亚欣,吴洁玲,刘健娣,等.全国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献血投诉纠纷的情况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4):347-349.
[5]贝孟辉,李丽颜,曾雅静,等.献血者满意度调查对采供血工作的影响[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6):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