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周粟
2020-11-09
孤竹国是一个在商朝时发展壮大的诸侯国。商朝初年,墨氏被商汤封为孤竹君,在商朝北境建立孤竹国,抵御戎狄,保卫商朝边境。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虽然伯夷更年长,但孤竹君想立叔齐为君。待到孤竹君过世,叔齐决定让位给兄长伯夷。结果伯夷不愿违背父亲意愿,不仅拒绝了弟弟,还离开了孤竹国。
伯夷前脚离开,叔齐后脚跟上,追随着哥哥,离开了孤竹国。
两人在路上遇到讨伐商纣王的周武王。伯夷、叔齐拉住他的战马,劝阻道:“您的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您以臣子的身份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
这些话引得周武王身边的将士大怒,两个人险些被处死,因为姜太公的劝说,他们才幸免于难。
后来,周武王灭了商朝,天下归顺于周朝。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守大义,不肯吃周朝的粮食,因此隐居于首阳山,采集山上的薇菜和蕨菜充饥。待到俩人饿得奄奄一息时,他们作了一首歌,翻译后是这样的意思:“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
孔子评价伯夷和叔齐,称赞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
伯夷和叔齐不愿归顺于周朝,最终于首阳山上守节而死。在几百年后,一个相似的故事再次发生在中原大地上,但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追随了心中的雄才英主,却在事后因不愿获得封赏而遁入深山。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国的公子夷吾和重耳都踏上逃亡之路。重耳的逃亡路可谓危机四伏,前有父亲晋献公的追杀,后有登上王位的夷吾欲置他于死地,幸而他还有一批贤士誓死相随。介子推就是其中一员。
重耳在逃亡时风餐露宿,经常食不果腹。据说,有一次他饿昏了过去,介子推割股肉,混合着野菜煮成汤喂他,才救了他的命。重耳感激涕零,表示将来做了君王,一定好好报答介子推。
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前636年春,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结束了多年的逃亡,杀回晋国,从夷吾儿子的手中夺下王位,成为晋文公。
晋文公开始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并封赏那些追随他的贤士,按照功劳大小分封城邑,授予爵位。有一些贤士主动向晋文公请求封赏,但介子推不屑于如此。他认为,晋文公能够重返故国是天意,作为臣子,不应当以此向君王索取回报。他甚至以接受奖赏为耻辱。所以,他选择隐居于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晋文公有感于介子推的忠义,亲自前往绵山请他出山。但绵山重峦叠嶂、山高林茂,晋文公不知介子推究竟隐居于何处,使出放火烧山的法子,想逼介子推出山。不想草木一点即燃,火势一发不可收拾,整整燃烧了三天。最终,介子推没有走出绵山。
山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命人安葬了二人,并将绵山封为介山。同时他下令,这一天百姓不准生火做饭,只准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无论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还是让四海一时间炊烟尽绝的介子推,他们遁入山林的理由也许各有不同,但背后都不是锦衣玉食或箪食瓢饮的取舍,也不是顺从或悖逆的选择,甚至不是关乎生死的抉择,而是一道信念之光,只指向一个方向,勇往直前。
今天的我们何其幸运,不仅幸运地出生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生活在一个不愁温饱的国家,我们还可以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自由地作出人生的重要选择。
这份幸运,请你守护它!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古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石,是关乎民生福祉的根本,也是教化百姓的前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出自《管子》的俗语,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
但在古代,还有一些人,即使缺衣少食,甚至生命垂危,也不改其志,愿意为了心中的忠孝节义,慨然赴死。
释义:粟即小米,用来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朝的粮食而死,后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天大地大,处处是我家,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哥哥,哥哥,你要去哪里呀?有你在我就天不怕地不怕!
你知道吗?
1.重耳在逃亡的过程中有多落魄呢?舉一个例子,当他行到一个叫“五鹿”的地方时,已经饥饿难耐,只好向沿途的村民讨要食物。村民看他落魄,反而奚落他,给了他一块土。重耳大怒,贤士安慰他说:“土,象征土地,他们是表示对您臣服,您应该行礼接受它。”最终,重耳拜谢了村民,并把土块装在车上去往齐国。
2.古人在寒食节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到了清明节,他们要重新取火。唐朝诗人王表的诗句“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描述的就是这个场景。面对清锅冷灶,古人如何充饥呢?他们会提前准备一些冷食,比如“寒食粥”“清明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