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有效考核与评价
2020-11-09于英华张庆国郭志华
于英华 张庆国 郭志华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混合式教学越来越成为高校教学的常态。通过分析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引出考核评价方式变革的必要性,阐述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有效考核、评价原则及其实施过程。分析表明,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有效考核与评价原则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过程为考核内容系统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考核评价全程化。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过程性考核 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8-0007-03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2018年,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19年,教育部提出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实施过程中,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也就是金课建设计划,其中建设7000门左右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政府机构均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逐渐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教学模式的变革一定会导致其相应考核方式的改变,有效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机制也会促进教学模式的成熟和完善。
一、“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英教授提出[1]13-14,自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混合式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技术应用阶段,技术整合阶段,“互联网+”阶段。2013年以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混合式教学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概念由“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混合”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在这个阶段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技术混合,而是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下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幅度强化,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中心,职责和角色更加多元化。
二、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的关键在于混合式教学设计[1]17-18,以SPOC混合式教学采用“线下主导型+交互/協作式”模式为例,其教学设计分为课前准备、课上探索和课后拓展三个部分。课前准备和课后拓展为线上学习,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课程资源的学习并参与对应的在线测试,实现知识目标;线下学习即课上探索部分,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结果实时了解学生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凝练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发起主题讨论和头脑风暴及课堂测试;课后拓展部分由线上完成,开展答疑讨论,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开展课程项目,支持学生在同伴的交流和协作过程中,共同形成对问题的理解或是形成任务的解决方案。
三、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试卷成绩、实验成绩,有的课程不包含实验也就没有实验成绩。
(1)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构成。课堂表现一般包括学生出勤、课堂提问综合评定;课后作业是通过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及时上交、字迹工整与否给出成绩。
(2)试卷成绩是根据期末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给出的最后成绩。
(3)实验成绩根据学生完成实验过程是否规范,以及实验数据分析、整理是否得当,实验报告整理是否认真准确给出的成绩。
作业考核存在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定量评价,很多学生的作业、实验报告存在互相抄袭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也就是说当前所用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情况。因此,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真实的学习成效,使平时努力学习的学生与考前突击的学生在成绩上没有明显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中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取巧思想,甚至严重影响学生以后在社会上的认可度。[2-3]
在混合式教学设计中,学生参与了更多的教学活动,其教学模式与传统面授模式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因此,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师、学生、教学平台多方共同参与,深入思考,设计一套灵活多样、完整丰富、科学合理、系统规范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明确评价标准,规范评价内容,丰富评价形式,正确分析评价结果,坚持评建结合,建立并完善混合式教学的线上线下长效评价机制,促进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和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考核从教学设计内在出发,考核原则以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成绩转变为注重学习效果,从注重考试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与评价原则[4]
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互联网+”时代云教学平台蓬勃发展,几乎所有的云平台都可以记录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每项教学活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对这些学习活动做出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并将其转化为平时成绩。因此,混合式教学采用的是过程化的考核方式,即形成性评价。混合式教学课程最终成绩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
2.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
线上考核的小测试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尤其是针对知识点的客观题,云教学平台能迅速给出成绩,甚至还有题目解析。学生可以很快了解自己对该内容的了解情况,并通过解析反复学习。教师通过云教学平台很快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平台会给出每道题的正确率,以便使教师及时调整授课重点,针对错误集中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训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线上考核中,课堂表现记录着学生课堂问题回答情况、主题讨论和头脑风暴的参与度和表现力。如在云班课教学平台中都会以经验值的形式将这些表现记录下来,并转换为平时成绩。一方面学生互相之间可以看到自己和对方的成绩,形成在学习上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态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关注个别差距较大的学生,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使学生建立自信,感受来自老师的关心,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实验的考核往往采用线下考核的形式,实验过程需要学生在实验室实际动手操作完成;因此,该项内容考核必须在线下实现。综合反映混合式教学效果仍需要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3.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以成绩为终极目标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对知识变得“麻木”起来,只注重死记硬背,不去积极思考、缺乏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去提出、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有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都注重实践技能考核的比重,增加主观题的体量,更多地让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对问题思考的同时提出新思想,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混合式教学课程的有效考核与评价实施
1.考核内容系统化
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达成目标一般都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5]混合式教学是知识考核一般通过课前测试、课堂提问、课堂测试,以及线下的卷面考试实现。能力考核主要通过主题讨论、头脑风暴、小组任务实现,这部分是考核的重点,也是过程性评价记录的主要內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选择资料查阅、学习总结、答辩PPT等多种形式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考核主要通过课程项目实现,考查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及创新能力。
2.考核方式多样化
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上、课后”教学设计有机会使学生参与更多的学习活动,每种学习活动均参与最终成绩考核,所有混合式教学的考核方式包括线上资源学习、在线测试、课堂表现、主题讨论、头脑风暴、答疑讨论、课程项目、实验和最终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在线测试、期末考试根据标准答案给出定量评价,对主题讨论、课程项目等给出定性评价标准。(见表1)
3.考核评价全程化
混合式教学中云教学平台的运用,实现了过程化考核的形成性评价,结合实验和期末考试,兼顾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价,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课程考试全程化。形成性评价占比可在50%以上,保障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实验成绩占比为10%,期末考试占比小于40%。(见表2)
六、结语
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在考核内容上由注重知识转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样化考核形式,强化过程性考核,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促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2018(3):13-24.
[2]杨柏灿,赵心韵.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方药学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医教育ECM,2016,35(4):13-16.
[3]黄振,周垚,马振丽.MOOC环境下混合式教学考核占比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8(11):4-6.
[4]金晨.混合式教学中课程考核模式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25):130-132.
[5]刘建平,贾致荣.混合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1):42-44.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