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迁徙、生产与融入:1949~1980年“闯关东”定居性移民群体研究

2020-11-09刘王青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28期
关键词:社会融入闯关东

刘王青

摘要: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在东北地区工业建设、开荒招垦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有计划或者自发迁徙至东北的人口数量达800余万,经过历史岁月的考验,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定居东北并逐步融入当地社会。文章基于吉林省A村的调查研究,分析“闯关东”移民群体选择迁徙与定居的脉络机理;探究定居性移民群体实现定居的生产实践和社会融入过程;探索定居性移民社区治理的社会政策建议,为我国社会政策经验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闯关东;移民群体;定居性迁移;生产实践;社会融入

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指导思想,为当前我國社会政策研究指明了方向。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弥补漏洞、缓解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托底。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同时拥有优良的农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运行良好,据统计吸引了800余万人口流入,成为建国前30年我国重要的人口净流入区,80年代后经济体制改革则逐渐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人口净迁出区。

移民是指在迁徙地居留时间超过一年,或者有实际迁移行为,并且居留时间在一年以上,但因种种实际原因而没有落上户口者,也应算作移民。同时以是否最终返回原籍,可分为暂居性移民和定居性移民。在时代命运和个体选择下,“闯关东”移民中一部分人永久留在东北,成为定居性移民,并逐步融入东北社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岁月中,他们的迁移原因、生产生存状态、社会融入状况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查阅中国知网发现,对于这一群体研究多从宏观人口流动与区域发展视角出发,微观视角下对这一群体的后续发展变化研究相当缺少。因此,本文以吉林省A村为例,分析定居性移民群体选择迁移的脉络机理,探究移民群体实现定居的过程,探索定居性社区治理的社会政策建议,对于推进新时代社会政策发展,弥补民生短板具有重要意义。

一、1949~1980年“闯关东”移民的脉络机理

(一)1949~1980年作为“闯关东”移民历史的接续

“闯关东”作为以中国东北地区为目的地的人口迁徙活动,构成了中国近代移民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迁徙人数最多的移民潮。学术界通常讨论的“闯关东”是指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这个历史时期内,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去东北谋生的历史。事实上,建国以后一直到80年代初,这场以东北地区为目的的大规模移民运动才逐渐平息,为了区分传统意义上的“闯关东”研究,本文所研究的建国以后流向东北的移民现象应该称作“闯东北”才对。目前学术界对于“闯关东”的研究简单以1949年为界,割裂了建国前后向东北移民的事实延续关系,从移民人口主要构成、移民原因和移民路线来看,传统意义上的“闯关东”移民研究(1651~1949)和建国后“闯关东”移民现象(1949~1980)前后具有内在一致性和沿袭性,为了确立建国前后“闯关东”移民的事实延续关系,拓展当前“闯关东”历史的研究跨度,本文试图将“闯关东”纳入当代中国的研究视阈之中,提出了对“闯关东”新的历史划分方法,并对建国后这段向东北移民的历史采用“闯关东”这一说法。

(二)新“闯关东”移民历史时期划分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闯关东”的移民历史研究主要聚焦于清朝和民国期间,以人口移民高峰为依据,对两个时期内“闯关东”移民现象开展研究。新中国1949年成立后,在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建设、农业开垦开荒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有计划组织迁移和自发迁移至东北的人口达800余万。从移民人口构成来看主要为靠近东北的华北诸省,这与清朝、民国期间人口构成相同。从移民原因来看,均是在国家政策与个体选择的双重影响下选择迁徙至东北。从移民路线来看,均是通过渤海湾陆路与水路前往东北。新中国成立以后“闯关东”详析,下文会着重论述,总之来看,1949~1980年“闯关东”与清朝、民国年间“闯关东”具有内在一致性与沿袭性,因此“闯关东”的当代研究视阈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清朝顺治年间和1860年至清末两个时间段内,清政府根据统治需要开展的移民实边政策带来的的“闯关东”高潮;二是民国时期,张氏父子统治东北时期社会安定吸引大量人口迁移和日本占领东北期间劳工政策将大量劳工运到东北(属于劳动力贩卖,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移民),带来的“闯关东”高潮;三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80年时期,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开发、农业开垦招工,其他地区经济社会条件困难,国家大规模计划迁移和大量人口自发迁徙至东北带来的的“闯关东”高潮。

(三)1949~1980年“闯关东”移民群体与定居性迁移

移民是指在迁徙地居留时间超过一年,或者有实际迁移行为,并且居留时间在一年以上,但因种种实际原因而没有落上户口者,也应算作移民。1949~1980年流向东北的移民群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暂居性移民,例如上山下乡知青群体、支援东北建设的工人群体等,这一类人在20世纪80年代政策支持下基本均返回原籍;二是定居性移民,其主要构成是农民,基于自愿情感,突破当时严格的户籍管理体制,谋求“在这片比家乡更好的地方”生存下去,由于他们又多是举家移民,所以他们选择来到东北就是希望扎根。

1949~1980年迁入东北并最终选择定居东北的人口有多少,由于人口分布分散,时间跨度久和特殊的历史原因,未能找到详细统计资料,但根据笔者查到的资料,保守估计定居性移民群体超过50万人。本文研究的吉林省长春市A村就是一个典型的河北家族移民村,以A村定居移民屯为例,比较定居性移民群体与暂居性移民群体之不同,同时探究其在东北生产实践与社会融入的过程,对此类移民社区治理进行有益探索。

二、A村定居性移民群体的生产实践与社会融入

(一)生产实践和社会融入的过程视角分析

A村位于吉林省中部,A村下有8个生产队(屯),地广人稀的东北农村聚屯而居,屯与屯之间距离遥远,本文主要调研的屯为3大队(屯),该屯约有20户人家,如今住在屯里的不到10户,年轻人全部外出打工或搬进城镇,屯里居住的主要是老人群体。屯里从河北迁移过来的有7户人家,目前居住在屯里的河北定居性移民家庭还有3户。通过与三户定居性移民老人访谈并查阅相关口述史历史资料,笔者逐渐了解这一群体在东北生产实践和实现社会融入的过程。

国内对于流动人口的融入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杨菊华教授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四个方面考察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经济整合、社会适应、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并认为这四个方面具有前后顺序与等级关系。在杨菊华教授的分析维度基础上,综合其他学者观点,提出生产实践和社会融入两个融入维度,其中生产实践作为“感性的物质性活动”是人得以生存第一条件,构成移民的一级融入;而社会融入则包括社会适应、文化交融、政治参与、心理认同四个层面,四个层面作为实践基础上的意识习得活动,不分先后顺序与等级共同构成移民的二级融入。

(二)A村定居性移民群体的生产实践

1. 农场招工与艰苦奋斗

20世纪60年代,国内遭遇了较为严重的粮食危机,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人口稠密,地多人少,温饱成为百姓生存的主要问题。而东北农场开垦招工的消息通过先前“闯关东”的移民社会网络传到华北移民诸乡,具有移民传统的村庄便开始他们“闯关东”之旅。A村一位来自河北的定居性移民老人受访时谈到“以前消息传回来说东北到处缺人,去了就能吃饱饭,只要你够勤快,有熟人给你介绍就能加入生产队”。农场招工之后是与自然的抗争,东北严寒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成为他们生产活动的自然阻力,地广人稀的黑土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耕种与维持,“水泡子”、“板子房”、“大通炕”成为那个时代的生产队生活的物质见证,苦难与永不服输的奋斗回忆成为他们的集体表征。

2. 户籍落地与土地分配

在当时严格的人民公社户籍管理体制下,加入组织成为获得身份的前提,通过加入生产队成为国家体制吸收盲目流动人员的方式,在东北安定下来后,定居性移民群体则回家乡把户籍迁到东北,从户籍身份上实现了空间转换。“找到工作慢慢就有了组织关系,过段时间基本上就能落上户口了”A村来自河北的移民老人谈到。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户籍身份的定居性移民群体也取得了土地分配资格。根据查阅当时统计数据得知,1980年东北人均耕地为3亩左右,达到华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的2倍以上。以A村为例,按家庭人口数划分土地时,一户取得当地户籍的河北移民家庭分得了“一垧地”——东北话指15亩地。在东北生产可以分得更多的土地,这一时期土地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的多少对于农民的流动性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东北分得的土地多,这也成为他们定居性移民群体选择留在东北的原因。

(三)A村定居性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入

1. 社会适应与文化交融的自然实现

移民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环境,需要根据环境对自身行为与文化习惯进行调试,同时又会将自身行为与文化带入环境产生互动,因此,社会适应与文化交融是在人与环境互构中完成。由于定居性移民群体来到东北是为了生存,他们需要选择主动融入东北社会以实现自然的生存,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语言系统、行为习惯都要向东北社会学习的同时又保留了自己的迁出地文化,从而形成了“以东北文化为主,保有原有文化色彩”的混杂群体特色。在A村居住调研的日子里,听老人讲到的生活方式差异“刚到东北这里都是一层层木板盖起来的房子,你看现在都是砖房,这才像河北家乡的样子,还是砖盖的房子好”;语言中“嘎哒”、“整”“干哈”等东北日常生活语言与河北口音交融使用;在饮食结构上东北以米饭为主,但依然保留了河北爱吃面食的习惯,对于面食多有夸赞。以上种种举例均体现了定居性移民群体在东北社会适应与文化交融的自然实现。

2. 政治参与和心理认同的非自然实现

区别于社会适应和文化交融的自然性,政治参与和心理认同则呈现出非自然性。政治参与需要机会的获得、声音的表达与权益的实现,心理认同表现为身份意识的凸显和精神情感的归属。定居性移民群体作为外来群体,由于在村内血缘、地缘关系薄弱,从来到村内开始导致在村干部选举、自身群体利益的表达和实现方面都未能等到很好的政治参与。通过移民网络在村内建立的迁出地血缘、地缘、关系使移民抱团取暖,促进了他们对新环境的适应,但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迁入地的情感归属,始终觉得自己还是“故乡的外出游子”。以A村为例,几十年来河北移民及其子女均未能在村内、担任村干部,同时村内公共利益分配时也多不会发声,而选择服从分配。不同于社会适应和文化交融的自然性,定居性移民群体的政治参与和心理身份认同还需要人为建构,需要在社区治理、社区运动中吸纳他们参与,从而实现更好的社会融入,这也迫切期待着社会政策的回应。

三、关于 “闯关东”定居性移民群体的社会政策建议

(一)当前我国社会政策的含义面向与发展方向

王思斌认为社会政策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性”,它是指政府及其他机构对困境人士基本生活的关心和帮助,对人的尊重及其社會性生存或生活质量的看重,对人们生活的社会整合或社会进步状态的追求。笔者所理解的王思斌老师提出的社会政策,除了面向弱势群体进行帮扶,还要面向全部社会群体的“普惠性”福利状态需求;社会政策既有社会保险、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保障领域面向,也包括社区治理、社区行动、社会组织等领域内的社会关联面向;社会政策既要有社会功能,也要有政治、经济等功能,从而追求全社会进步状态的实现。

目前我国社会福利水平正在由中低水平向中高水平迈进,在这样的中等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政策既要弥补过去的短板,也要整合现有的政策体系,更要建设面向未来的科学社会政策体系。因此,以社会政策建议来讨论1949~1980年这一“闯关东”定居性移民群体时,既要有直接面向他们过去的补缺性措施,也要整合当前措施,以“价值理想”为参照发展面向未来的社会政策建议。

(二)“补足短板、整合发展”的社会政策建议

1. “闯关东”定居性移民群体的老年精神需求

1949~1980年“闯关东”的移民群体到如今(2019年)大都已经70岁以上高龄,调研发现,取得东北户籍的他们被纳入东北社会保障体制,享有同其他人同样的医疗、养老等保障待遇。物质生活的基本得到满足,精神方面却面临着巨大的特定老年需求:思念故人、追寻叶落归根、希冀埋身故里等想法萦绕他们心间。这是人在老年不可避免会遇到的人生回顾问题,然而他们这一需求过去并没有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因此补齐这块短板成为当务之急。

当地民政部门可以建设精神养老服务场所,要兴建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和社区文化站等,培养移民老人健康积极、阳光开放的心态,培养老年人跳舞、早晚锻炼、下棋等运动爱好,多走出去,参与社区老年人活动,培养生活爱好,找到老年个体存在的真正方式。在对待“思念故里”“叶落归根”的精神需求上,要鼓励他们回到故乡省亲,在子女陪同下返回故里,满足归乡愿望。在选择身后埋葬场所时,两地民政系统间要出台相关政策,民政工作者要本着沟通负责的态度对这一群体开展工作,体现出中国传统单位下的人文关怀,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2. 发展社区参与机会,增进身份认同

社会政策的旨趣是涵育社会关联,增进社会团结,志业是立足社会关联去增进社会团结。从社会学这一视角看待社会政策,体现着社会政策重视人群整合的特质,社会政策要通过创造集体共同参与的机会来促进个体对集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在“闯关东”移民社区内,移民群体政治参与不足,利益表达不够,身份认同感不强等问题明显。要积极开展社区文体类、婚庆类和民主协商等活动,鼓励全体村民积极参与,涵育社会关联,着重尊重移民人群的意见表达,让外来移民人群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增强其对迁入地的认同感与个体身份认同,实现身份的融入。

3. 引入社工组织,开展移民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由非政府性的社会工作者以“助人自助”为理念,运用专业技能为个人和家庭、社区提供社会支持与服务,通过提升工作对象的能力及改变周围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目前,政府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已经成为其社会政策的重要抓手,专业社会工作者可以对移民个体开展个案社会工作,针对移民群体开展小组社会工作,在社区内开展社区工作,将个案、小组、社区纳入统一的介入方案,链接域外资源,开展移民社会工作,促进个体实现改变,移民群体实现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东北“闯关东”移民社会工作在经验做法上可借鉴广东省“社工双百计划”,广东省依托中山大学等高校,坚持社工“扎根社区”的理念,在农村设立社工站,招募当地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在乡镇(街道)的直接领导下,立足镇街、深入村居,为有需要的群众、家庭、社区打通民政服务“最后一米”,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东北地区社会工作发展较为落后,开展移民社会工作需要联合吉林大学等高校资源,将社工与村居融合起来,坚持“人民的社会工作”导向,面向案主需求,促进“闯关东”移民社区治理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积极托底的社会政策及其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7(06):81-90.

[2]李德滨.黑龙江省移民类型探讨[J].社会学研究,1986(03):32-38.

[3]王欣睿.“闯关东文学”的历史脉络及其价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09):49-56.

[4]王晶晶.有关“过去”的声音:“闯关东”移民的身份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5]杨菊华.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5(02):61-79+203-204.

[6]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自性”特征与发展[J].社会科学文摘,2019(10):53-55.

[7]冯仕政.学科生态、学科鏈与新时代社会政策学科建设[J].社会学研究,2019,34(04):20-30+242.

[8]李文祥.合作性社会工作的全球视野与中国性实践[J].社会科学辑刊,2016(04):48-54.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

猜你喜欢

社会融入闯关东
我与 《闯关东》
清末民初山东人“闯关东”精神浅析
南国花菇随她“闯关东”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闯关东”的那批干部,有人打虎、有人成虎
天津自贸区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社会复合治理机制
泥人再现闯关东的移民生活
闯关东文化与美国西部开发文化差异性研究
微信对残疾青年社会融入作用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