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辅导员的美育工作探究
2020-11-09董永辉
董永辉
摘 要 将美作为人生底色实现人的审美生存的美育工作,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当下商业、信息化社会中展开的职教改革,为高职辅导员的美育工作提出了诉求,辅导员角色特征让其开展美育工作体现出全面性、长期性、基础性特征,在学校美育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职教改革 高职辅导员 美育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9.087
Abstract It is the inner requirement of education to regard beauty as the background of life and realize the aesthetic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current commercial and information society,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has put forward demands for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nselors. The role characteristics of counselors make their aesthetic education work reflect the comprehensive, long-term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school aesthetic edu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higher vocational counselor; aesthetic education
美育在东西方教育史上一直处于重要地位,不同时期的教育家根据不同的教育理想都给予美育以应有的重视。儒家即有“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之实现君子人格的美育思想;德国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通过审美而实现完满人性的美育思想;近现代梁启超、蔡元培、李长之、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等人也掀起了一次通过美育而实现人性完满的美育浪潮。足见美育在教育实践中具有着重要价值。而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迫使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高职的美育工作。本文结合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在高职改革的背景下对辅导员的美育工作做一探究。
1 职教改革背景下再提高职美育工作的必要性
2019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第一是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开宗明义地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①同时,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发出高职扩招100万的惊人计划。这就为今后职业教育内部的调整与改革奠定了基调,也成为每一位职教参与者思考职教工作的大背景。高职美育工作的必要性,亦当在此背景下进行思考。
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内在要求了美育工作的必要性。职业教育地位的重新楷定,意味著接受职业教育者的基本素养与普通教育下的学生素养有着相同的要求。大凡一种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依据特定的教育理想而定。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既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理想人才的基本素养。同时,总书记又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因此,发展美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是新时代教育事业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工作。
第二,职业教育美育基础薄弱与信息、商业社会对学生审美意识的诱导之间的矛盾,要求要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就必须重视美育工作。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偏重于技术培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似乎不需要什么人文素养,除了技术其他都是虚的这种功利实用思想是对职业教育更为真实的认识。“轻文艺而重工商”②的思想至今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很多职业院校尤其是理工类职业院校的美育更为欠缺,可能除了一些美术与音乐欣赏选修课外,再没有什么较为系统的美育实施途径,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接受到系统有效的美育。而如今的职教改革与高职扩招是将高职作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教育举措、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的关键教育资源、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③的类型教育,它与国家经济、就业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无形中也会引导出一种重经济、重技术而轻人文的错觉。
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学生并非是一群毫无审美观念的学生,在这个信息、商业社会里,他们的审美意识从未停止过发展,他们可以极其自由的从网上获取极为丰富的蕴含着美的内容,他们可以时时刻刻进行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意识一直被这个社会潜在的塑造着,社会成了美育实施主体。这种无需向任何人负责的无责任主体,这种学生选择审美内容的极大自由性、随意性对学校的美育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中,学校如果依然不加强学生的美育及审美观念的建构,教育就不能很好的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第三,从学生的现实生存角度出发,学校有开展美育的责任。
现如今,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庞大的受教育者成为今后社会的重要群体,虽然他们被期待成为高级技能型人才,但并不意味着要被培养成一个劳动机器,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当今社会形势复杂,一方面工业社会导致人在职业生涯中成为一种弥合齿轮间隙的肉身零件,逐渐沦为“单向度的人”,人的审美、情感等欲望处于被压抑、被割裂的状态;另一方面发达的信息、商业社会,又时时刻刻地将人们用无序化、碎片化地感性材料包裹,这种令人眩晕的感觉又是一种对人情感的消耗。现代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人性被割裂后的痛苦与无尽消耗后的空虚交织。作为个体对生存问题的思考,学校有其责任。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有帮助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责任。当下,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存论转向正是试图破解现代性生存困境的尝试,许多人文学者都将希望聚焦于审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诗意栖居”“生活美学”,无不是在追求一种审美生存之境以对抗冰冷且无意义的当下。正如席勒所说“只有美的观念才能使人成为整体”,④而只有通过美育这样的“精神能力的协调提高才能产生幸福和完美的人”。⑤
2 高职辅导员美育工作特点
美育的真实内涵,赋予辅导员以美育工作的责任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当前,一旦提到美育都会想到艺术教育,美育被简化为艺术教育,仅仅体现为美术、音乐选修课。如果学校的美育仅仅依托于这两门课程,那美育工作就不能获得普遍性。真正的美育范围要更大,它的目的是要让美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绽放出来。因此,美育并非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而是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的人生幸福,美育的目的是要让美成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和人生底色,让美见出于学生人生的方方面面。在如此的美育思路下,高职辅导员美育工作就有了自己的特点。
首先,学生在上课时间以外,与辅导员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辅导员的工作空间不仅在教室,还包括宿舍、餐厅以及各种业余活动场所,辅导员不仅能接触到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关涉到学生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美育的追求就是要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方面见出美来。辅导员工作的具有全面性特征恰恰就成了美育目的实现的重要条件。
其次,高职辅导员是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最长的角色,从学生进校直到毕业工作,辅导员是全程参与而从不缺席。这样长的相处时间是其他专业课教师所难以替代的,美育本身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并非一种技能性教育,它需要长期的熏陶与培养。因此辅导员工作的长期性就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时间保障,可以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美育培养。
第三,从生源品质来讲,高职类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础普遍比较弱,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在人文知识储备方面缺失尤为严重,而人文底蕴是美的品质落地生根与发展的土壤。此外,高职扩招也必将面临人员知识结构的复杂化特征,增加了美与工作的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辅导员的美育工作就必须体现出基础性特征,这恰恰适应了辅导员工作的具体性与普遍性的特征。
3 高职辅导员美育工作开展策略
深刻理解美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辅导员工作特征建构学生审美观念,应对商业、信息化社会所流行的庞杂大众审美文化冲击和扩招带来的人员复杂化挑战,创造性的开展高职学生美育工作。
首先,许多高职学校的辅导员并非具有专业的美学、美育知识。然而,面对时代的发展以及美育的迫切需求,作为辅导员自身提高美學和人文知识素养,建构自身健康积极审美观是必要的。
其次,辅导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的美育知识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将美育创造性的融入管理及与学生的交往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典雅的衣食住行和言行举止,建构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努力促成让学生以美引领自己人生的能力。
第三,在具体开展美育工作时,应该注重显性教育与潜移默化并重、全面科普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批评纠正与辩论研讨相参用、大众文化与人文经典相互证的原则。辅导员在其全面与长期性工作中,要树立美育意识,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充分利用班会与活动形式,在辩论中建构健康的审美观内在结构,在批评中形成健康审美观念的良好氛围,在审美氛围中潜移默化学生的内心。同时,面对商业、信息化社会所流行的大众文化挑战,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这个纷乱的审美刺激环境下,做好学生审美人生的领路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改革必将迎来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面对即将迎来的庞大职业教育受众,本着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在培养社会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注重审美的人的培育。辅导员在开展美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加强自身的美育理论学习,树立超越艺术教育的大美育观,着眼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特性,开展更为深入、长期、全面的美育工作。
注释
①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 02/13/content_5365341.html.
② 丰陈宝,丰一吟,丰元草编.丰子恺文集4[M].1990:61.
③ 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④ 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145.
⑤ 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