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2020-11-09王冰洁赵宁

关键词:抗疫精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王冰洁 赵宁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网络信息海量性、传播及时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运行机制上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入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阐述了“抗疫精神”与立德树人的关系,探讨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和方法路径,为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抗疫精神;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5-0001-05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ssive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timely transmission,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e content for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Anti Epidemic Spiri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 Epidemic Spirit” and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and probes into the entry point and method path of “Anti Epidemic Spirit” integrating into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Anti-epidemic Spirit; college students;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乙亥年末,庚子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迸发出一股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1]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教育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联学会上强调,“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贯通,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回信、批示、指示相结合,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相统一。”[2]疫情防控的战场,是思想政治课在形势下的鲜活课堂。利用互联网的覆盖及对学生的广泛影响,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

“抗疫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参与的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实践。百度百科中,抗疫精神的词条收录为:抗疫精神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形成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人民网《“抗疫精神”彌足珍贵》一文中提到,抗疫精神包含五个方面,分别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舍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信心、敢于胜利的积极乐观精神。“抗疫精神”支撑着中国人民投身抗疫大潮,创造了中国奇迹。总的来说,抗疫精神的价值内涵体现在爱国,奋斗,奉献三方面。

(一)爱国主义是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自强不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爱国体现在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站在国家的立场思考问题。疫情防控中,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统一号令下,齐心协力,集中人财物,形成抗击新冠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国各地拉起抗疫网格,在路口设置防疫站点,在社区为住户派送生活用品、宣传防疫知识,成立“防疫党员先锋突击队”开展地毯式排查。党的正确领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成为激励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土耳其亚太研究中心主任塞尔丘克乔拉克奥卢说,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中国抗击疫情措施不仅在湖北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取得积极成效[3]。

(二)艰苦奋斗是抗疫精神的时代特征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重要内容。在抗疫进程中,中国人民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深入危险抗疫一线,发扬着不畏艰苦、救死扶伤的精神;科技人员不分昼夜筛选治疗药物、研制疫苗;短短十天落地建成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除了一线人员外,其它工作岗位上也有很多为打赢这场战役奋斗的人。中国抗击疫情取得积极成效的背后体现着全国人民越艰险越向前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4]

(三)担当奉献是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疫情爆发时,正当中国传统农历新年,许多人放弃和家人的团圆饭,只身奔赴抗疫一线。全国超过4万名医务人员340多支医疗队短时间内驰援湖北;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各行各业的人们勇挑重担、顽强拼搏;党员干部主动扛起责任,冲锋在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说:“最让我震撼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愿意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5]疫情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不平凡的日子添上了平凡人的奉献。

二、“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融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弘扬“抗疫精神”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有力支撑,更是落实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践。将“抗疫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于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理想”,培养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凝聚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加防疫抗疫信心和决心

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密切关注疫情蔓延形势和防控工作进展,不断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抗疫总要求。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角色,需要承担相应使命与责任,以科学精神来对待疫情,坚持实事求是,传播科学知识,不盲从,不附和。把“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学生在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生命教育,部署并坚守“不离家、不返校”的纪律要求,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利用新媒体载体开展普及宣传,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疫知识,加强防护意识,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恐慌;引导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开展防疫抗疫志愿服务,创作防疫抗疫作品。通过知识普及、政策解读、舆论引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凝聚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汇聚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

(二)弘扬 “抗疫精神”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新时代青年

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抗疫精神”中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三层要求一一对应。弘扬“抗疫精神”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实现路径。教育部强调,学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抗疫精神”视域下开展思政教育,将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艰苦奋斗精神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无私奉献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潮。增强大学生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讲好“抗疫精神”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育人的实效性

大学生由于年龄和成长经历尚浅,对其进行简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会因内容缺乏生动性和易感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共情,从而达到心灵共鸣。在“抗疫”这本生动又深刻的教科书中,中国人民依靠智慧与团结,用意志和勇气,与艰难困苦展开斗争。医护人员、人民子弟兵、卫生防疫人员、警察、社区干部、快递员、志愿者等各行各业的人民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大量鲜活人物、典型事迹等育人素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方式和载体。通过典型事迹的讲述,引发精神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未来进入“后疫情时代”,弘扬“抗疫精神”对学生成长成才,构建防范重大风险长效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与时俱进地承担时代责任和教育担当的生动体现[6]。

三、“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育人的主渠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要加強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7]。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教育契机,提高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感受性,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弘扬爱国主义,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

网络信息种类繁杂,来源多样,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科学预测大学生关注内容,精准提供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疫情期间,媒体新闻报道的涉及疫情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思政工作者要用专业的知识对当前的热点话题进行客观、精准、理性、科学的阐述,挖掘当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引导大学生认识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的一次伟大实践。亮出正确观点,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

1.主动发声,正面引导。通过召开“云”班会、制作“短”视频、推送“微”文章,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深刻阐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讲好“爱国主义、制度自信”“坚定信念、科学防疫”“生命教育、信念教育”,讲述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具有的治理能力,讲述中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弘扬爱国主义正能量。

2.讲好“疫”堂课。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政策课等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潜移默化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增强学生爱党爱国信念。例如,安徽理工大学3月10日起面向全校2万7千余名学生开设“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专题形势政策课,围绕中央决策部署、防控工作亮点、身边典型故事、法规纪律要求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讲授,将专题形势政策课变成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命担当教育的生动实践,教育大学生将专业学习同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着眼艰苦奋斗,筑牢永恒时代精神

当下信息化时代,传播信息和获取信息的途径都越来越多元、复杂、迅速。00后大学生接受网络新事物速度快,更要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学生需求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话语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实现从理论到情感再到实践的教育效果。

1.加強网络课堂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互融合。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但艰苦奋斗是永恒的时代精神。利用第一课堂主渠道,为学生讲述1998年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中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故事,追溯每一次攻坚克难中中华民族的强大能量,将其变成新时代青年奋勇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同时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优势,利用共青团、学生会、学生党组织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文体活动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利用校园网、“易班”、“官方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话语形式,推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行各业人民的典型事迹,让艰苦奋斗精神走进学生头脑,将个人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

2.选择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例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中提到“在驰援湖北的4.2万多名医护人员中,更有‘90后超1.2万”。运用这一数据,把抗疫一线的青年群体逆行出征、义无反顾投身防控救治工作与 “佛系青年”“垮掉的一代”“啃老族”联系起来,为学生讲清楚艰苦奋斗这一永恒的时代精神。“追梦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是革命时期青年的奋斗心声,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将人生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中。同时加强对舆论事件的客观引导与理性分析,给学生提供多层次多视角的权威信息,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例如,针对网络上传播的“千里投毒”“只喝矿泉水”“坚持跑步不隔离”等热点话题,第一时间利用线上平台,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不以偏概全。

(三)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受性,传承担当奉献,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只有让教育可感、可观、可思,才能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1.开展榜样示范教育。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社会、他人对个体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8]。在抗击疫情过程中,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军队四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抗疫一线,救死扶伤、日夜奋战;专家教授勇挑重担、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全力守好“责任田”;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群防群控工作;老师们网上教学、心理疏导、信息统计、停课不停教;莘莘学子们从我做起、加强自律,为社区服务。高校则通过主题海报、图文、H5、动画、表情包、短视频、微纪录片等形式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 “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安徽专场邀请安徽前往武汉援助的医疗组带队人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故事,通过和榜样人物面对面,激励大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以典型引领示范方式,提醒青年大学生确立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目标,加强道德修养,练就过硬本领。

2.坚持知行合一。辅导员在疫情爆发后,当起了高校抗击疫情中的健康排查“信息员”、传播正能量“宣传员 ”、志愿服务“引导员”、线上学习“指导员”、呵护心灵“守门员”,变成了学生们的 “全方位良师”。部分老师更是以不同的形式参加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每个人都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奉献精神。老师的言传身教激发了学生的志愿热情,安徽理工大学310余名青年学子,挺身而出,投身战“疫”,累计服务时长达12 400个小时,战“疫”足迹遍布湖北、新疆、贵州、黑龙江等20多个省市及安徽省所属的所有地市,在行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时代高校的思政教育要选择与大学生契合的话语体系,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融媒体”教育载体,精准把握思政教育的“精度,速度,温度”,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引中央部门齐心行动[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26/c_1125630904.htm.

[2] 教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重要回信精神联学会召开[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003/t20200327_435358.html.

[3] 新华社.中国战“疫”成果为世界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注入信心——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EB/OL].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03/20/c_1125744079.htm.

[4] 新华社.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2/23/c_1125616016.htm.

[5] 周政,彭程.为疫情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防线[EB/OL]. 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20-03/18/content_18520587.htm.

[6] 张陟遥.疫情防控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EB/OL].http://theory.gmw.cn/2020-02/17/content_33561032.htm.

[7] 新华网.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18-08/23/c_129938245.htm.

[8] 郑大同.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视域中的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建构[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责任编辑:吴晓红]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