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制造业供应链新思维
2020-11-09王继祥
王继祥
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和重大挑战,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应该具备五大新思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受到了很大冲击,世界逆全球化趋势与民族主义高涨,美国、日本甚至提出对本国制造业搬离中国的奖励与补贴政策。面临新的国际环境和重大挑战,中国制造业供应链应该具备五大新思维。
新思维之一:供应链的应急与常态
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决定世界产业链与供应链布局的常态要素是: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而疫情冲击是非常态,处于应急时期的供应链,是可以不遵循经济规律的,可以不考虑成本要素,但任何国家不可能总是处于应急状态,世界总会回归常态。回归常态后,决定制造业产业链布局的应该还是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如果人为进行脱钩,违背决定制造业供应链布局的基本规律,必将失败。
但是很多人缺乏应急与常态的思维,往往大脑一根弦不会切换,一遇到应急状态,思维也马上变成了一根弦的应急态,就没有常态思维考虑了。比如:这次疫情爆发了,应急物流极为重要,于是很多人开始考虑今后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应急物流体系。但他们想不到的是,应急状态过后,物流要回归常态,要讲成本与效益。如果单独建立一套独立的应急物流系統,可能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也遇不到同类的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了,建设的应急物流平台再先进,二十年不用也会落后,应急仓库网络二十年不用也会变得无用而松懈,等再有应急事件发生了,还是会手忙脚乱,不能发挥作用。
真正的应急应该蕴含在常态之中,基本不需要专门的应急物流系统。常态化的物流网络完善了,信息系统先进了,每年迭代进步了,事件爆发可以立即切换到应急状态,把应急态蕴含在常态体系中磨炼与发展,远比独立建立应急物流体系更重要。
制造业供应链的布局同样如此。假设美国在疫情中感受到口罩生产变成了战略物资保障,应该不惜代价将产业链布局在国内,避免疫情爆发后不再受制于人,于是大量布局口罩生产厂,将口罩厂搬到美国;但由于没有需求,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人工费用等高企不下,口罩生产成本很高。作为战略与应急物资是可以不考虑成本的,但是这种情况下能坚持两年吗?如果十几年没有应急事件发生还能坚持吗?
应急态是不常有的,如果把应急态当成常态考虑是不正常的。从常态的思维角度看,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布局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考虑未来中国产业链会不会搬走,应该从常态思维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应急态。因此,未来真正决定产业链布局的,不是应急态,是常态。
应对中国制造业产业链搬迁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影响产业链搬迁的常态化要素,要解决的是常态化问题和短板,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美国公司有搬离中国的趋势,决定因素还是常态因素。
疫情冲击让很多原来的制造业强国感受到了供应链断链的冲击,一些制造强国却不能保障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生产,甚至医药大国的药品原料70%以上需要中国供应,感觉教训很深,就想当然地制定一些促进产业链回归的政策。对这种应急状态下的应急政策影响不必太在意。如果我们把根本问题解决了,把常态问题解决了,应急状态下的变化就不值一提了。
新思维之二:产业链不分高低端
这是我们的一个教训。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讲消灭低端产业,把低端制造业往外转移,但是,笔者认为制造业只有技术先进与落后之别,产业没有高低端之分,向中高端发展不能够放弃中低端,没有中低端就没有中高端。
在制造业工业体系当中,可以分为链主企业和协同企业,但不代表链主企业就是高端,协同企业就是低端。比如华为是手机产业的链主,供应商供应芯片,但不代表芯片产业就是低端。包括口罩物资,我们过去可能把它当成低端产业,但是如果中国自己不能生产这些产品的话,这次疫情的冲击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中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产业链配套齐全,前几年有些人呼吁淘汰低端产业,已经对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如果不纠正,会极大地破坏中国制造业固有优势。很多所谓的低端制造业,其实并不低端,也不会带来巨大污染,却可以带来大量就业。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如果没有所谓的低端制造业配套支撑,高端制造业也是空中楼阁。苹果手机产业链布局在中国生产,就是因为中国制造业体系完善,配套齐全。
有些言论说中国人不能开血汗工厂,中国人工资高了,企业成本高了,资本家为了降低成本,自然就会寻找成本洼地,向越南等地搬迁工厂。但是中国东西部纵深区域很大,广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劳动力也很便宜,为什么就不能引导这些企业向西部搬迁呢?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一些所谓的低端产业真的就必须转向越南、印度这些地区,不可能向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转移吗?实践给出了相反的证明。
以重庆全产业链转移为例:重庆通过全产业链转移,在招商时特别重视全产业链招商,在本地实现全产业链配套,对主厂和配套厂整体招商,专门建立配套产业园区,给予更好的政策,这样就不需要来料加工了,“两头在外”变成了“一头在外”,更具有竞争优势。另外,针对产成品通过沿海出口仍存在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利用西部内陆优势,推动欧亚大陆桥计划,通过陆运进入欧亚地区和国内大陆销售,替代沿海出口策略。这样国内内陆西部地区就有了可与沿海地区媲美的优势,又有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便宜优势,推动沿海地区企业向内陆重庆转移而不是向越南和印度转移,带动了重庆的经济发展。
新思维之三:供应链的安全思维
中美贸易摩擦与疫情的冲击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供应链安全越来越重要,企业必须具有供应链安全的思维,要高度重视供应链风险管理,通过供应链安全预警、全链条结构优化、供应链重组、供应链备链、供应链弹性运作等方式建立安全缓冲应对机制,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供应链安全风险。
要保证供应链安全,需要有供应链安全对策,具体简述如下:
一是建立供应链安全预警与评估机制。实时监测与评估供应链安全状态,随时调整供应链布局,完善供应链体系,让供应链具备韧性。
二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建立应对供应链安全的应急预案。预案要对制造业供应链可能的风险与可能突发的问题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准备,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供应链安全。
三是对重要的核心产品采购,培育两家以上供应商。也就是选好“备胎”,不要把核心产品供应安全寄托在一家供应商身上,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四是针对各类突发事件,注重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等安全管理。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供应链物流安全与资金安全。
五是增强供应链韧性,建立供应链韧性分析评价机制。不断分析供应链的各类短板,随时完善,建立一个高效协同的韧性供应链体系。
新思维之四: 陆权时代供应链新思維
这个方面过去探讨得不多,因为过去制造业供应链是海权时代供应链的布局。改革开放后,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时,最先发展起来的往往是在沿海地区,因为在沿海地区可实行“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策略,来料供应在外,加工生产后的产品销售在外,采购与销售这两头都通过海上运输线进行全球化连接,因为海权时代的运输线是在海上。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未来打造的是一个“陆权时代”。陆权时代会带来产业链向中国大陆纵深地区转移,也就是往中西部转移。很多人理解“一带一路”有一个误区,陆权讲的是丝绸之路的经济带,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把产业链由东部向西部转移,就会出现全要素聚集和流量枢纽的问题,带来经济带发展的问题,引起全产业链配套问题等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把“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外”,把“来料加工”的零部件全球化供应集中起来,在当地搞全产业链配套直接供应,缩短采购供应链;把产品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拉长产品销售链。
如果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向内陆转移,还采用海权时代供应链思维,来料通过海上运输+内陆(铁路、公路、内河)运输到内地,产品也需要内陆(铁路、公路、内河)运输+海运,还用海权时代思维实现供应链全球化连接,则内陆制造业供应链成本一定很高,一定会抵消劳动力比沿海地区便宜的优势,不利于中国经济的纵深发展,一些产业布局极有可能就都转移到越南和印度了。
陆权时代的供应链思维最好的案例是重庆,当供应链在内陆时,以前“两头在外”的模式成本太高,此时考虑的就是“一头在外”,不要来料加工了,而是在当地实现全产业链配套。当供应链链主到重庆之后,重庆用优惠政策把所有给其配套的企业吸引过来,做成配套产业园,实现全产业配套。我们叫做“一头在外,当地配套”,之后产品通过“一带一路”向欧洲以及经济带沿线的国家销售。这样一来,降低了成本,同时加固了产业链配套及其韧性。这体现陆权时代供应链思维的重要性。
新思维之五:应急供应链思维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大家对疫情下的应急物流了解较多,但很少人关注应急制造。其实面对这次疫情冲击,中国的应急制造成就更大,应急供应链为应急制造提供了基础保障。
过去,正常情况下口罩一个月的产能大概是几千万只。初步测算,目前中国口罩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每月40亿只以上了,短时间内中国防疫物资的产能近百倍地扩张,充分彰显出中国制造的整体实力和应急能力。大家也可以看到,国外疫情爆发也很长时间了,他们也遇到了口罩等防疫物资的供应问题,也在推动本国的应急制造。但是实践表明,国外应急制造能力扩张非常慢,与中国相比远远不在一个级别上。我国口罩生产能力的提高完全是通过突击建生产线,突击增产转产来实现的,这是中国疫情期间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的一个突出体现,是基于完善的产业配套、强大的制造业生产能力基础才能够实现的应急制造,是应急供应链里亮丽的一笔。
与传统供应链相比,应急供应链具有弱经济性以及强敏捷性的特点,需要政府主导,全社会协同响应,以时间效率为核心目标,形成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的动态供应链。应急供应链思维具有如下特点:
政府主导:通过政府统一指挥、调度、布局,实现高效协同与快速响应。
社会体系:对接社会供应链体系,不另搞一套供应链系统;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发挥民营经济市场响应速度快优势,同时实行必要的兜底采购政策,让新形成的生产能力在疫情期间就实现投入产出平衡,让响应政府调度指挥的新进入企业能够在疫情期间收回投资实现盈利。
市场运作:供应链管理由专业团队负责,非国家安排的生产线投入应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不能对所有应急产能进行政策兜底,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投入生产的,也要自己对投入产出负责,因为疫情过后一定会出现大量富余生产能力,很多企业会过把瘾就死,应急不是常态。
应急制造:突击生产线建设,鼓励增产、转产,尽快形成战略物资保障供应的生产能力。
应急物流:对接社会运输、仓储、配送、快递等社会物流体系,打通物流通道,形成应急物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