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对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启示
2020-11-09陈意萍
摘 要:全面从严治党,落脚点在“治”,延安精神对现阶段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启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严抓党风党纪等延安精神的内涵表现有利于共产党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助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关键词:延安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坚定政治方向;为人民服务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强调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时刻强调从严治党,总结出了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管党治党工作方法,其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革命斗争中产生的延安精神。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狠抓党的建设,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最终建立了独立的社会主义中国,凝聚升华出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是从严治党的“利器”和“压舱宝”。
一、坚定政治方向是灵魂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成为党进行革命斗争的指挥部和大本营,中国共产党也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取得全国性的胜利,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革命斗争始终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也是延安精神活的灵魂。
政治方向是指人们的思想信念和革命追求,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坚定”,即坚持到底,坚定不移;二是“正确的”,即政治方向必须是科学的,符合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实际的。无产阶级正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党在延安的革命斗争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作为始终坚持的政治方向,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进行革命斗争的前提。不坚定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革命者将很容易误入歧途,革命者将失去面对困难与挫败时的斗志,革命也必将走向失败。第二,是由当时复杂的革命形势决定的。為积聚全国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全力促进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接受改编、共产党员到国民党政府任职、根据地民主政权吸收资产阶级人士加入,面对当时复杂的革命形势,若不加强政治方向教育,共产党的纯洁性将大打折扣,革命的坚定性将大打折扣,革命将会有失败的危险。第三,是由当时革命队伍的思想状况所决定的。党带领队伍转战延安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才20年左右,党组织接受理论的熏陶不足,由于常年艰苦的革命斗争,党对革命队伍开展的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不足,面对复杂艰苦的革命形势,革命队伍容易迷失斗争方向,甚至走上右倾道路。这三点因素共同决定了党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必要性。
为促进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共产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治教育。一是创办学校。在毛泽东同志的主张下,1936年夏天,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成立,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将其教育方针凝练总结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抗大自创办之初就将教育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作为主要教学任务。除抗大外,延安时期还创办了中共中央党校、陕北公学等二十余所学校,充分锻造了革命队伍意志品质,促进革命队伍坚定政治方向。二是撰写著作。在延安的十三年,毛泽东等一批党的领导人撰写了大量著作和文章,系统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对革命队伍坚定政治方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整风运动。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党在延安领导开展了一场为期近4年的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进行了全面的马列思想教育和党的路线教育。这次整风运动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增强了党在政治方向上的坚定性。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也是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前提。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纷繁复杂的思想涌入国内,党内很多同志的思想出现不同程度的动摇,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迫在眉睫。通过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可靠接班人;通过对党的先进理论及实践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凝练,促进正确的政治方向得到更广的传播;通过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扼杀腐败之风,时刻保持党内风清气正。
二、为人民服务是根本
1944年9月8日的延安,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大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中共七大被写入党章。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仍能取得全国胜利的最根本原因。
为人民服务思想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以及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将君主和人民群众做了“载舟覆舟”的比喻,强调应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思想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同样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忽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是由自身性质决定的,也是历史发展必然。
延安时期,共产党强调,要时刻把人民利益放首位,这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落实这一口号的一个个行动。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居住在枣园时,时刻注意紧密联系人民群众,逢年过节,互致问候。在当地农民面对久旱无雨的恶劣气候环境一筹莫展之时,中央领导干部带领党员群众一道,为枣园的人民修建了一条长10公里,可灌溉面积达1200亩土地的水渠,枣园人民为感念党恩,将这条水渠取名“幸福渠”,并且为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送上了“为民谋利”的锦旗。除了“幸福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减租减息”政策等,“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为党领导革命胜利以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扎实了群众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党员干部逐渐抛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个人私利放在了首位,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对党的执政地位有不良影响。因此近年来,党中央将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最大政治优势,为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扎实的群众基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应从以下几方面作为:
一是提升宗旨意识。目前部分公职机关和党员干部,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究其根本是因为宗旨意识淡薄,提升宗旨意识,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党团结群众最有效方式。二是强化公仆意识。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应时刻用来维护人民的利益。如果人民赋予党员干部的权利被滥用,被用来对人民群众作威作福,那么这权利也终将被人民所收回。因此,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不可丢。三是提倡奉献精神。延安时期,由于物资的匮乏和革命形势的紧张,很多党员干部都是大公无私、牺牲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涌入我国,部分党员为了维护个人私利不惜牺牲人民群众利益。因此,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秉承奉献精神,时刻将人民利益放首位。
三、狠抓纪律是保障
陈云同志强调,铁的纪律是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前提和保障,铁的纪律才能维护党组织的统一。党在延安能实现中国革命转败为胜,靠的就是铁的纪律。狠抓纪律是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形势一路向好的有力保障。
延安时期,党注重加强党内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并严格貫彻执行。1938年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上,制定通过了《关于中央委员会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关于各级党部工作规则与纪律的决定》,强调组织规则与纪律规定。1941年,在党成立20周年的庆祝会上,为统一思想,正风肃纪,中央通过了《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
铁的纪律,不仅在于不断完善党规党纪,更在于一视同仁地执行党规党纪。黄克功案便是一个典型案例。黄克功作为一个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参加过万里长征的革命“老将”,在担任抗大大队长、旅团级干部期间,因逼婚未遂将和他谈恋爱的女学生刘茜打死。黄克功经审判最终被判死刑。黄克功案表明,中共在执行党规党纪时不仅一视同仁,对于党员干部甚至要求更高。也正是因为这铁的纪律,才保证了党组织无坚不摧的力量。
现阶段,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狠抓纪律依旧是保障。近年来,党中央修改完善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一系列党规党纪,新组建了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共同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以最大力度收紧制度的笼子,为党的建设保驾护航。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守纪律防线,这都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新时代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传承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 陈云.陈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陈艳楠.精神的力量——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M].陕西: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2015.
[3] 李世明.延安精神[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4] 王东仓.延安——中国现代革命的符号[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5] 黄宏,洪保秀,郭海军.延安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 蔡钊利.论延安精神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党性修养价值[J].理论导刊,2015(10).
[7] 张炜达.全面从严治党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经验——黄克功案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启示[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4).
[8] 郭必选.延安学是一门世界性的大学问——从斯诺的《西行漫记》说起[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9] 高军.延安精神的当代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0年度13号)。
作者简介:陈意萍,女,江西临川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党务秘书,研究方向:基层党建、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