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思考中进步

2020-11-09陈海敏

考试周刊 2020年88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学起于思,只有让小学生拥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才能让其在思考中学习、在思考中进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思维发展型课堂的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更加重视小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在课堂上对小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文章探索了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

关键词:思维发展;课堂;小学语文;构建策略

思维发展型课堂最为主要的特点就是对小学生的具体思维过程给予足够的关注,通过多维对话的方式来全程反馈其思维过程,以此为基础培养小学生的批判思维、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小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其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而想要成功搭建出思维发展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当重视课前检测、课堂互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助力,让小学生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步。

一、 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属于语言类学科,而语言又是人类思维的外部呈现方式,承担着小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任务的小学语文,通过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来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也就变的非常必要。新课标中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些目标,教师需要构建思维发展型课堂,将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融入文本情境、阅读教学当中,这也表明了其构建的必要性。此外,学起于思,思考能够启迪知识、沟通智慧,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灵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从而迸发出思维的灵感,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思维发展的基本过程,其实就是人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问题的一个过程,而思维发展型课堂能够为小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发现、研究、探索问题的环境和条件,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提升,这也是构建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一个必要原因。

乌申斯基曾经指出:“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是支离破碎,也就是知识之间彼此毫无联系的话,那么他的头脑就像混乱的仓库,很难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果一个人的知识储备空有条理却无内容,那么就像是货架排列整齐却空荡荡的商铺,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引导小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将思维发展过程呈现出来,从而调动小学生在知识思考的过程中,将相关知识纳入自身知识体系当中,使得自身的知识体系变的丰满而有条理,为其小学语文学习成绩的提升打好基础。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构建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二、 思维发展型课堂的主要特征

思维发展型课堂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两个方面。

(一)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两个关键主体,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并且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对人的主体性给予更多的关注。此外,教育的根本目标乃至于基本规律都是为了培养人的主体性,并将其充分发挥出来。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主体性处于主导位置,引导并指导着小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地发挥的发展,而这又是教师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内在动因和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小学生能够获得自我发展的根本动力。由此可见,只有教师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从而促进其思维发展。因此,教师在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时,也要注意有效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要注意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为其思维发展提供保障。

(二)生生互动

课堂教学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小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发挥,那么将会对其学习语文的动力、灵感等造成消极影响。而小学生需要在身心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当中才会愿意主动思考、畅所欲言。小学生本身的学习灵感和思维火花并不单单只是在其沉思过程中才能产生,在其与同学开展交流和辩论活动的过程中也会显现出来。因此,思维發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为小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这就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成为必要。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之间的平等交流、辩论、对话等,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对其思维发展非常有益。

三、 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主要载体和渠道,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小学生思考和促进其思考方式优化的良好资源。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之时不能将侧重点放在新知识的展示上,而是应当放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新旧知识的连接和交错、思维转折等处,让小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此过程中,引导小学生学会质疑是非常重要的。思源于疑,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就是让小学生在自学、合作学习等的过程中学会质疑,并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小学生主动进行质疑,这也是促进其思维能力提升的一个有效方式,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其引导作用。

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为例,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进行自学、合作学习之后,引导小学生提出几个有价值、对分析课文有益的问题。有同学提出“当伽利略宣布自己要在比萨斜塔上进行公开实验时,人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还有同学提出“人们对于伽利略要做铁球落地实验秉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伽利略宣布要做公开实验之后人们说的话”。继而引领小学生思考“正是从人们的反应中展现了其态度”,因此上述两个问题其实能够合并为一个问题,从而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上述引导有益于小学生掌握“问题合并”的技巧,同时对其质疑能力的提升也有着较大的作用。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将班级中的小学生按照人数、性格、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化的小组划分,确保每个小组当中都有思维活跃性较好和一般的学生,以及纪律性较好和一般的学生等。在均衡分组的情况下,课堂教学就会变的活跃而又顺畅,对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十分有益。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小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彼此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知识当中的一些疑难问题,经过激烈的研讨争辩,最终促使知识的生成,并将其纳入各自的知识体系当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倾听组内同学的意见,并且积极表达自身的一些见解。在此过程中,不仅小学生的具体思维发展过程得到了充分地展示,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形成和发展,使得小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在同学的带动下持续提升。

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例,在教学之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在为学生初步解题之后,引导其阅读整篇课文,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此时小学生对该篇课文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品读文章中的经典段落,感悟“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中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刻含义。教师首先给予小学生一段自主思考的时间,然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彼此交流自己对这句话的感悟,然后给出一个最终的答案。最后,由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答案进行点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生既有自主思考的机会,同时也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机会,既锻炼了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其与他人的思维进行碰撞,对其思维发展非常有益。

(三)做好教学结构预设

布鲁纳认为:“各个学科的课程中心应当是学习结构,也就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同时也应当是教学中心。”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结构之后,学生就能将知识与外部事物之间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自己掌握的知識更具现实意义,能够很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思维也将更加深入,在认识事物之时也会更加准确。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涉猎更加广泛,从而促使其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获得有效提升。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为例,除了让小学生理解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外,教师还应当将文章结构当作主板书,引导小学生打开自己的思路,领悟文章内涵和意义,同时还要让其联系生活体会探求科学真理在科学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四)创设朗读情境

兴趣能够让小学生的思维保持在相对活跃的状态,而情感在激发小学生的兴趣方面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以情引人,恰如以磁吸铁,磁力越大所能吸引的铁的量也就越多,因此情感恰是所有动作的起始动力。教师通过创设朗读情境,凭借教材中的情境作引,凭借教师的情感诱导,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着活跃的思维。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为小学生创设朗读情境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为了确保创设效果,教师应当以声情并茂的导语来诱发小学生的情感。“同学们,你们了解地震吗?当地震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你最希望谁在身边呢?在洛杉矶的一次地震当中,一位父亲不顾他人的劝阻和地震余威的影响,徒手挖了三十六个小时,终于将自己的孩子从地震废墟中救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故事中浓浓的父爱之情吧。”通过语言的引导,让小学生感受到浓烈的父爱之情,进而促使其主动去朗读这篇文章,并在此过程中想象出一幅幅画面,这也是锻炼小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本身的依赖性相对较强,如果不加引导的话,其思维经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对其思维发展非常不利。而思维发展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做好教学结构预设、创设朗读情境等方式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助力,使其能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还能发展自身思维。当然,除了上述方式之外,教师还应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持续地探索,通过优化课堂和课后练习内容、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等方式,寻找更多训练小学生思维的机会和方式,为其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祥春.“思维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的实现[J].人民教育,2020(Z1):48-50.

[2]文军庆.思维课堂核心及其设计要义[J].中国教师,2020(1):59-63.

[3]周红娟,赵莉莉,俞丽蓉.小学中高段“三学”思维课堂新样态[J].新课程研究,2019(18):89-91.

[4]金柱,林永希.试析打造思维课堂,加强“五模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141-143.

[5]魏东.构建高阶思维课堂 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6):25-28.

作者简介:

陈海敏,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市培新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构建策略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