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0-11-09缐联平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应用型大学育人模式

缐联平

摘 要: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心下沉,更大程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规格、多样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大学选择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战略是必然的。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新时期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部为此制定了鼓励支持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政策。鉴于此,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应从立身之本、首要任务、直接效果、重要保证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特色发展;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特征素质;评价机制

近年来,对如何建设好应用型大学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内涵越来越丰富,呈现出理论探讨与积极实践并进的良好态势。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出发,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需要走的路程还很长,需要研究破解的难题还很多。

促进产教融合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立身之本

与学科型大学相比,应用型大学的优势应是与行业产业建立紧密的联系,使教育融入产业发展,使人才培养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从而保持通畅的就业渠道。然而,产教融合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作为人才培养方的大学,要主动作为,在办学的主要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争取行业产业的认同、理解和支持,实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1.明确培养定位,细化人才内涵。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一是具备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富有较鲜明的职业精神;二是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背景状况关心并了解,具有较深入的认同感;三是熟悉相关岗位职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或管理素养。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融入行业较快的标志。

2.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更为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因此,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应用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具体说,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理论课程的选择上坚持精选、够用的原则,实践课程的比例要保证收到岗位深度体验的效果。二是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素质的关系。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内涵是多元的,很难全面覆盖,但是择其要点选核心要素是可以做到的。三是基础知识学习与行业文化素质培育的关系。大学教学比较重视通识知识的传授,对行业企业文化涉及得不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设法补齐这一短板,使学生尽早地接受和认同行业企业文化,为就业做好准备。

3.突出产业体验,提前进入“角色”。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学生对即将进入的领域应该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包括行业战略规划、产业国际国内背景、产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产业发展对处于不同岗位上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继续教育的方向。在专业教学中,通过这种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

4.注重效果评价,丰富成果内容。为了培养学生做“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同时在高等教育界及社会上树立应用型人才的良好形象,学校可以通过办学成果的展示、专业教学效果的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和历届毕业生在行业企业取得业绩并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展示,增强师生的自信心,培养师生的成就感,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不断得到稳固,办学水平持续提升。

改革育人模式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

对于一些办学历史较长的本科院校来说,办应用型大学不能只是“贴标签”“换旗帜”,必须在某种意义上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要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制度政策上的创新,还要挖掘和争取更多资源的注入,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

1.专业设置要体现产业需求。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些可以被现有本科专业名称所覆盖,但也有一些特殊需求要通过在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增加专业方向来实现。这一做法容易被误解为带有功利性的市场行为。实际上,只有以行业需求为先导,通过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合理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相对明确的专业名称,才能更有利于培养计划的合理制定,并获得行业或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学校的配合。

2.课程结构要贯彻培养目标的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课程结构上的体现尤为重要。要对传统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对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和内容进行优化,专业课内容要依据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充实调整,一线实践体验和课堂实践课程的时间要充分保证,内容要紧密结合培养要求。需要强调的是,实践课程在形式、内容上要与行业运行相一致,“真实场景,亲身体验”,防止“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

3.质量评价要符合办学特色。本科教學的效果考察,一般在于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问题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增强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收集较多的行业发展信息和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开展专题社会调查,在开阔专业视野的同时深入认识所面对行业的社会属性及社会作用。在质量评价要素的设计上,应突出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程度和对所面向的行业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研究水平上。

4.教师素养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实践,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使他们认同办学理念,发挥自己学科背景特长服务于专业教学并主动增强“应用”能力。学校在选配聘用教师时,对教师的实践经历要有明确要求,积极拓展教师来源的渠道,吸收符合条件、有产业行业经历的人进入教师队伍,同时为不具备实践经历的教师提供学习实践机会,对所有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应该安排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

培养特征素质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的直接效果

学生的特征素质既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涯时的基础能力,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办学成效的标志。毕业生的精神状态和言谈举止、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与人合作的态度与方式、掌握技术业务的娴熟程度都是用人单位高度关心的,决定着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水平的评价结论,而这些素质的培养要靠在学校期间进行强化熏陶和训练。

1.要深入研究学生的特征素质。应用型大学办得成功与否、水平高低,其主要标志就是看毕业生是否具有明显的特征素质。对特征素质的描述可以多样,但核心内容大体应包含几个方面:即学科特点—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善于拓展;专业特点—自我定位准确,实践意识突出,作风干练踏实;能力特点—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协作精神。

2.课程思政要与特征素质培养高度契合。课程思政在应用型大学育人中作用突出、效果直观。要研究思政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着力点与特色,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崇德修身教育体现在特征素质的培养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研究思政课如何融入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知并接受行业和产业的道德规范,研究总结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素养经典并作为楷模,把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以及对行业产业的事业心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还应该把校训、校歌、校园特色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对学生特征素质培养之中。

3.特征素质培养的效果既要立足当前,又要兼顾长远。学生在学习期间,要注重对其职业习惯的养成、职业思维的训练、职业视野的培育加强指导,使他们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行业产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增强职业意识并不断强化,丰富知识并增长才干。同时,通过对每一名学生的培养训练,使他们都能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把应用型大学的特色校风向社会宣传、推送。

4.提炼总结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人才素质。应用型大学办学各具特色,这是由他们为不同的行业产业提供服务所决定的。这一客观条件又决定了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该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有独到之处。要经过实践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总结推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选拔出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专业,跟踪总结优秀应用型毕业生的成长案例进行学习借鉴,与行业产业合作探索成功人才的成长之路。

创新评价机制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证。各级政府和社会要真正把应用型大学的建设作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一代劳动者素质、增强国家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来看待,破除陈旧滞后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念,积极支持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改革实践,大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建立应用型大学评估体系。制定鼓励支持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政策制度,鼓励原有本科院校合理定位选择“应用型”作为发展目标,对转型和新建的高校加强指导,在评价体系中避免出现“论文大学”“论文学科”的倾向,防止重复走学科型高校发展的导向。制定有利于应用型大学发展的高校设置标准,突出对“应用型”内涵的考察。研究制定应用型大学办学评估标准,在教学设施、专业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等方面体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支持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成绩突出的专业发展,给与有力度的支持措施。系统宣传应用型人才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应用型大学的社会地位。

2.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方案是体现应用型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培养方案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确定合理的、有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的评价要素,突出对应用能力培养导向及教学效果考察,注重教师团队的来源结构、知识结构和实践经历能力的匹配,特别要关注实践体验环节的设计、执行情况和质量效果。

3.为应用型大学长远发展开辟空间。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对这类大学的支持不仅仅是“一次性”的措施,而且还需要持续助力,建立长效机制。要积极鼓励支持建立产教合作联盟,搭建产教合作平台,促进大学和行业产业的资源共享共用;支持设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为开展人才培养试验提供支撑;建立产教融合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行业产业发展前沿信息,便于高校及时了解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4.制定有利于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激励政策。應用型大学建设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需要不断增强激励因素、培育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应针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特点,改变大学拨款的结构和方式,给学校以更大的经费使用空间,鼓励行业产业以多种投入形式参与办学;应建立全国应用型大学TOP评选制度,鼓励更多的高等学校加入到应用型大学的行列中;制定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应用型大学与境外高校或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提高我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质量。

道路漫长,任务繁重,使命神圣。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用型大学及其培养的人才终究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尊重,应用型大学的发展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韩宪洲.以首善标准推进一流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J].北京教育(高教),2018(10):22-25.

[2]吴洪富.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中国方案[N].光明日报,2020-02-04(13).

[3]李立国.高等教育发展形态面临深刻变革[N].光明日报,2019-12-24(13).

(作者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于 洋]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应用型大学育人模式
民办高校特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加快以内画为特色的衡水文化产业发展设想
学校特色发展视角下校长角色与素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