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2020-11-09刘增兰
摘 要:高中阶段是个人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高中生面临着压力与挑战,在心理层面上会存在不稳定的现象,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以及健康成长都会产生严重影响,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么学生的心理极其容易受到学业成绩的影响,学业成绩的上下浮动会使学生心理产生波动,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了使高中生能够保持健康的身心,使学生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文章将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内容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在学业成绩的影响之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变化,探索不断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的有效路径,使高中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学业成绩
一、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和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尤其在高中阶段需要极其注重高中生心理健康,因为高中生正在面临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高考,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会由于学业成绩而产生一定的心理波动,如若学业成绩不理想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学校、教师、家长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极其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学业成绩影响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业成绩会对心理健康素质产生的深刻影响,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學手段,不断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挫折与挑战。
二、 问题提出
(一)研究必要性
心理健康素质是我国学术界以及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内容,也是学校、家长和整个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关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重点研究此内容。文章重点研究对象是高中生,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心理素质需要不断提升,他们面临着人生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即高考,成绩是十分关键的,在高考中取得优胜需要学业成绩优异,而学生往往就是在成绩的重压下心理健康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对学业成绩受到更深的影响。因此研究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这一内容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得不够深入。高中生的学业成绩一直是学生、家长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有关于学生学业成绩的相关内容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以往研究者从教师角度研究学业成绩,很少有学者将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相联系进行研究,两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能够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业成绩稳定的重要条件,同时不稳定的学业成绩会对学生心理素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结构,各个要素对于学业成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素质强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学业成绩,而心理素质弱则不能够面对一时成绩的不理想,健康的心理是能够正确面对学业成绩的起与落,分析成绩所带来的得与失,然后汲取经验教训,使学业成绩不断提升。
近些年来,心理素质逐渐被重视起来,是由于我国对于高中生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不仅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同时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给予高度关注,心理素质关乎个体能否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生理条件为基础,将获得的外在东西逐渐内化为自身的稳定的能够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品质,包括韧性、自制力、创造性、抗压性、人际适应能力、情绪调节等内容。如何使这些心理品质能够充分内化为个体之中,使其正确面对学业成绩从而反作用于成绩,是需要教师深入思考的环节。
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高二、高三年级两个班级学生开展调查研究,两个年级文科、理科班各一个,一共有225人,有效调查人数218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问卷分为50个小项,每十项为一个等级,然后按照《中学生心理健康量化表》进行判断,无是5分,轻度4分,中度3分,偏重2分,严重1分,然后将每小项得分进行总和,按照分数进行心理健康程度判断,来进一步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
以上数据全部使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整理,使心理素质的相关数据能够科学合理地反映高中生的心理素质的健康程度。
四、 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
研究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两者的关系十分有必要,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业成绩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架构进而对它与学业成绩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就学术界相关资料显示,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问题已经有所研究,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单因子与双因子研究,只是单纯地使用一个变量或者是两个变量来探究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而心理素质是一个整体结构,包含有多个心理特质,学业成绩的高低并不是简单地由其中一个或两个因素导致的,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研究内容上分析,以往的研究内容主要是集中于个体智力与非智力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智力对于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是属于先天因素,更重要的是非智力方面,但是更多研究注重的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人格方面,只是简单地提及心理素质,没有全方位地研究心理素质中的各个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而高中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包括心理承受能力、意志力、坚韧性还包括其他要素,因此只有对高中生心理素质进行全面剖析,研究它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心理健康素质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以及提高当代高中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认知能力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
心理素质中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会产生直接影响,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以及自我创造能力,智力因素属于先天能力,它为学生学业成绩奠定基础,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升,对于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能力,智力对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在逐渐降低,而创造能力成为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高考改革、教材更新,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查学生的能力并不是要求学生进行传统的死记硬背,而是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考查,因此对于学生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具备创造能力对于学业成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高中各科考试内容相比之前更加的灵活多变,因此必须学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拓展思路,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够在考试时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地面对考试内容,取得不错的成绩。
(二)个性心理素质
学业成绩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非智力因素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个性因素对于学生学业成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的坚韧性、自尊心、对知识渴望、自制力、追求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追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是学业成绩的重要基础条件,而坚韧性是学业成绩稳步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坚韧的心理素质,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就会打退堂鼓,不能够坚持下来,对学习抱着将就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其中自制力对于高中生学习而言是特别重要的,一般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自己学习能够进行自我监督和有效调节,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高中生有比较强的自尊心,自尊心能够使高中生保持一定的紧迫感,在学业成绩不是特别稳定的阶段自己能够意识到现阶段自己的状态不佳,应该及时地调整状态,认识到问题所在,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三)心理适应素质
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周围事物、环境考验个体的适应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周围环境是比较简单,但是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只有与周围事物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业成绩不断提升。高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上容易敏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部分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同学圈中,他们心理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在与老师相处时不善言语,没有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信师生关系,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导致问题积累得越来越多,考试时成绩不理想。因此心理素质中的适应能力对于高中生学业成绩具有重要影响,高中生能否很好地融入整个学习环境决定他的心理状态,而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理,形成正确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对于学业成绩会有积极推动作用。
高中生具备心理健康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学校应该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以及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和课程,心理老师向学生介绍在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下会出现的心理波动,教给学生正确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使学生清楚一些心理状态是正常的现象,只要正视它即可。心理辅导室的存在能够帮助心理上得不到疏解的学生及时排解心中的苦闷,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同时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号召学生们参加,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放松身心,因为高度紧绷的精神状态容易使学生不能够完全投入学习中,因此形成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利于学业成绩提升。
五、 结束语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尤其是高中阶段,高中生正处于人生重要阶段,取得理想的学业成绩是他们的目标,而学业成绩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是紧密相关的,重点研究心理健康素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高中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包括极强的適应能力、认知能力、坚韧性、自制力等,能够使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下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业成绩,因此必须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使高中生更加有效率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代镇鹏.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学业成绩的提升[J].新一代,2018(7):59.
[2]王晓志.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途径研究[J].医学信息,2015(12):35-36.
作者简介:刘增兰,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昆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