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星社与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早期传播

2020-11-09李延华王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共产主义途径马克思主义

李延华 王纳

[摘要]女星社是邓颖超青年时代在天津创办的妇女运动的进步团体。女星社不仅关注妇女权益,而且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通过创办报刊,开办妇女补习学校以及利用纪念活动等,唤醒妇女觉悟,探索妇女解放的根本道路,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天津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增添了光辉篇章。

[关键词]女星社;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创立;途径

[作者简介]李延华(1969-),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王纳(1996-),女,汉族,河北衡水人,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传播史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TJKS20—003)。

[中图分类号] D442.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0)10-0021-04

女星社于1923年4月25日创立,是以邓颖超等为代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分子发起组织的进步团体。女星社致力于妇女解放,注重提高妇女觉悟,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书写了马克思主义在天津早期传播的精美篇章。

一、女星社的创立及影响

女星社是邓颖超、李峙山和谌小岑三个人发起组织的。1920年周恩来、郭隆真等觉悟社成员赴法勤工俭学,他们与留在国内的觉悟社社员保持书信联系。1923年4月,邓颖超、李峙山、谌小岑等留在天津的社员决定在国内出版《觉邮》刊发社员通信,以交流思想、联络感情;他们感到妇女运动很重要,有责任做妇女运动,便决定组织妇女团体和出版妇女刊物,推动妇女运动开展。五四时期天津有许多婦女运动的团体,如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等,这些团体虽然关注妇女问题,但未思考女子受压迫的根源,也未探索到女子解放的根本途径。正如邓颖超所说,“仅解决女权还不行,男子一样没有权。用阶级的眼光看,还要解决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关系。”①1923年4月6日,《觉邮》第一期(下)刊登《小小的报告》:“我们有几个朋友组织了一个‘女星社预备出版《女星》周刊,专门研究妇女问题。”②4月25日《女星》创刊,《发刊词》宣称“集合了十几个同志,组织这个女星社”,③标志女星社的成立。后又出版了《妇女日报》。

女星是妇女解放的象征。女星社的宗旨为“实地拯救被压迫妇女”“宣传妇女应有的革命精神”“力求觉悟女子加入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④女星社成立初有正式社员17人,其中女社员11人:邓颖超、李峙山、王贞儒、冯悟我、赵达、钱曾敏、杜凤华、王南羲、张颖芳、周达、周毅;男社员6人:李濂祺、顾峻霄、何雪、赵景深、谌小岑、胡倾白。后又新增刘清扬、吕一鸣等,共有社员二十余位。除了正式社员外,还发展社友。其简章规定:“对本社宗旨表深刻的同情,也愿遵守本社社规,经社员一人介绍或自执行函告本社的,经全体大会通过,就可以为本社社友。”⑤1923年9月,女星社发出公开信征集社友。在天津和上海、太原、北京、长沙等处共发展社友二十多人。

二、女星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

女星社的革命倾向鲜明,也十分活跃,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天津的早期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介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

1924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一百零六周年之际,《妇女日报》在头版发表纪念文章,介绍马克思及其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指出:马克思是“大经济学者”“他在经济学上发明了独特的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使资本及劳动之意义都得着新的真的解释”;马克思是一个“大社会学者”“大历史哲学者”“他发明了唯物的历史观,使我们得了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原则”和“研究社会学历史学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是“最有力的社会主义者”“他发明了阶级斗争说和劳工专政说,使全世界无产劳动阶级都得了自救的方针”。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一生事迹的介绍,凸显其奋斗精神,并呼吁青年劳动者和青年学生“不必学马克思做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应该学马克思做一个苦战奋斗的战士”。⑥

1924年1月,列宁逝世的消息传到天津后,《妇女日报》发表系列纪念文章,表达深切哀悼。邓颖超写《悼列宁》一文,称列宁为“勇于实践者,奋身苦斗者”“真正为平民谋幸福者”,确实“为人类创了一新生命,开了一新领域”,虽与世长辞,“但他的精神和伟大事业却永垂不朽了”。⑦《列宁略史》介绍了列宁这位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人生历程,形塑了列宁的伟大领袖形象。《谁可以继承列宁》明确表达要继承列宁,开拓推展其事业,组织团体,即可发起三件事:一是“专门研究列宁主义及其背景”“传布列宁主义”;二是“切实详尽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背景,以及欧美的劳动运动”,深入研究列宁主义;三是“拿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的方法调查研究中国的历来”,明定中国应采取的改革草案。⑧3月16日,女星社联合十四个团体五百余人在天津召开了追悼大会,并在会上唱《第三国际歌》,发表《列宁的精神》演说。

1923年1月15日,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牺牲四周年之际,胡倾白发表文章介绍两位革命家的事迹,称“李卜克内西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真正的革命家”,号召“无产阶级的人们,无产阶级的工人们,快快联合起来呀!”⑨次年1月15日,刘清扬发表《纪念卢森堡》一文,介绍了卢森堡对资本的批判学说,讴歌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激励当代革命者“以之为师念念不忘”。⑩

(二)宣传共产主义运动史

国际共运史是一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历史。?女星社通过对无产阶级政党宗旨、纲领或原则的介绍,宣传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妇女日报》刊登《俄共产党员信条》:“一、本党的目的非为获得个人自己之权名誉计,乃为劳动阶级利益计。二、党员要服从本党之决议。三、宗教的观念绝对禁止。四、共产党员以劳动为基础,党员须十分之九为劳动者。五、本党党员有为国际共产党员之义务。六、党规神圣,不可侵犯。七、党员应详知本党之历史,对于本党牺牲之先烈,不可忘却。八、当积极的尽力党务。”?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基本遵循与为劳动阶级牺牲奉献的精神,展现出无产阶级革命的魅力。

1924年,在第三国际成立五周年之际,《妇女日报》刊登《第三国际五周宣言》,称该组织“略谓劳动民众作世界之组织,领导工业国大城市中的革命工人及被奴种族之赤化群众,从事奋斗,乃劳动运动史中之创举。革命的无产者与被蹂躏者外,复加入穷苦农民,形成战斗联盟,亦为有史以来之创举。”同时指出第三国际的主要事业就是“使全世界大多数工人集于共产主义革命旗帜之下”“共产主义思想,现已不限于区区欧洲一隅,其势力已普及全球。共产主义革命之赤旗业布满各地。”?在第三国际筹办第五次世界大会之时,《妇女日报》刊登此次大会议案,介绍大会的十四项议程,并且宣传此次大会的宗旨是“虽无列宁,但本列宁主义之精神”。?这次大会中国有五名代表参会,刘清扬在会上介绍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情况,得到苏联东方部妇女部长的肯定与赞扬。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女星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探索妇女解放的根本问题,注意妇女运动与工人运动结合,声援女工反抗压迫剥削斗争。

首先,立足现实剖析妇女在旧社会中所处地位。冯悟我在《被压迫的妇女应有的精神》一文中提到女性的生存现状:“‘三纲三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旧礼教,旧道德,一齐来压迫在妇女们头上,束缚女子,使女子不能不忍辱服从。”?顾峻霄在《妇女运动漫谈》中关注到了女工生存环境,指出“世间最不自由,最痛苦的,便是女工。伊们在生理上受生育月经的痛苦,在家庭里受翁姑丈夫的虐待,在工厂里受资本家的压制,而在社会上又要受到侮辱、轻视、引诱、欺骗……等意外的烦恼。”?

其次,深入分析妇女问题的原因。“‘代办婚姻同‘三从四德等等,足以置妇女们于死地。”?在包办婚姻下,“女子完全做翁姑的奴隶,丈夫的玩物”,?究其根源是由于经济制度不良。李峙山指出:“我們女子无论站在甚么地位,总是被男子压迫,给人作奴隶。原因虽然很多,最大的却要算是因为女子经济不能独立。换句话说,就是自己不能赚钱吃饭。俗话说的好,‘端谁的碗服谁的管。”?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妇女问题,就要“推翻资本制度”,?即推翻私有财产制度。

最后,指出妇女根本解放途径。妇女问题不是男性与女性的对立,而是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对立。推翻私有制度,妇女的自由与解放才能真正解决。俞宗杰在女星社开会时提出,“其实男子本身并无罪过,现社会制度的黑暗,确是妇女运动的对象,男子亦应负打破的责任”,而且从事于“妇女运动的女子”“应与男子携手共进”“妇女问题将必在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才能完全解决”。女星社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来认识妇女问题,视妇女解放程度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衡量尺度,把性别矛盾与阶级矛盾相结合,将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解放结合在一起。

(四)宣传和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女星社成立后,关注妇女群体,不仅解救了被大家庭束缚的闺秀,对无产阶级女性尤其是女工给予较多关怀,利用报刊对女工问题给予大量报道,极力声援女工运动,以唤醒女工作为工人阶级群体一部分,加入到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

首先,介绍女工生存环境。天津纱厂“所用的女工有九岁到十二岁的,学徒三年,无工资,只供给衣食住,但都极苦,连鞋袜都没得穿的很多,日夜轮流换班,吃饭时只放工三十分钟。火柴厂的小孩约五、六岁到十三、十四岁,做得很快。从早晨五点半做起,一直要做到晚间九点。星期不放假。做得很快的每天只能得铜元十九枚。”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上海丝纱厂女工于1922年8月至1924年6月爆发四次罢工。在罢工风潮中,女星社始终站在女工一边,给予强有力的声援。

其次,推动女工团结起来进行斗争。在全国各地的声援下,上海女工成立了上海丝纱女工协会。《妇女日报》刊登了上海丝纱女工协会筹备处简章及宣言,表示“为特根据中华民国自由团结之约法,男女平权之目标,发起‘上海丝纱女工协会。俾期改良生活,切磨箴规,树立模范,保障人道。凡吾同人,盍与乎来”。谌小岑指出上海丝厂女工工作时间问题“首先要说是一个劳动问题,但却是一个妇女劳动问题,是劳动运动者与妇女运动者同时要来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这个问题“实是中国女子职业地位的大问题”!呼吁全国同志们“速起团结之”!

最后,指明无产阶级女权运动的方向。《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王南羲明确指出,女星社领导的女权运动区别于“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资产阶级的女权运动虽然“口号为‘男女平权,要求女子在现社会里同男子站在平等的地位,女子有参政权,有与男子受同等教育权”等等,但是“这样女子就真解放了吗”“有钱的女子得受教育,有特殊势力的女子得作议员及行政长官”,这种妇女解放于那些无产阶级的妇女们毫无裨益,根本途径便是“改革现代的经济组织”。李峙山也提出“对付有产阶级,则和无产阶级的劳动者携手,做各种的反抗运动”。

三、女星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与方式

社团、期刊、学校是近代思想传播的主要阵地。女星社作为进步社团,不仅仅是“人的聚合”,而且是“感情的聚合”甚至是“主义的聚合”,通过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创办期刊作为宣传阵地,创办“女子学校”等,运用多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

(一)借助进步报刊扩大宣传阵地

在以纸质媒介为核心媒介的近代社会,思想宣传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创办刊物。女星社成立后,先后出版《女星》和《妇女日报》。

1923年4月25日,得到进步教育家马千里的帮助,《女星》旬刊作为《新民意报》副刊开始发行,每期发行七百六十份。同时又另加印一千份,分寄全国有关的报刊、团体和朋友们。至1923年6月,外埠设代派处十七个,同时还与几个大中城市的20多种报刊建立了交换关系。1924年1月,《女星》改为周刊,附于《妇女日报》发行。

《妇女日报》是由女星社主要成员创办的。1923年秋,刘清扬自法国回津后与邓颖超等人研究,决定再出一张讨论妇女问题的报纸,以便充分反映妇女痛苦,广泛研讨全国妇运情况。1924年1月1日,《妇女日报》创刊。到7月“销路两千余份”,8月底“销额已过三千”。《妇女日报》成为女星社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并且它起到了“使中国妇女运动的同志们都起来注意宣传”的作用,《妇女日报》创刊之后,“湖南女子参政同盟会也开始筹备组织一个妇女日报”。

(二)创办女子学校推动妇女解放运动

女星社之后,深感唤醒妇女觉悟的第一步是让妇女接受教育,获得受教育的权利。李峙山指出普及女子教育“为妇女解放运动的第一步”。1923年7月5日,女星社便成立天津女星第一补习学校。8月25日,通过考试新生正式开学。女星社创建学校不仅是“授与一些生活的技能和相当的知识”,拯救失学女性,更重要的是展开“反抗旧礼教的训练”,希望通过学习能够“产生出许多妇女运动的先锋队”“使天津妇女界发生很大的新思潮”。

天津女星第一补习学校学费“一年分两学期交纳,每学期六元”,这使得一些家庭条件困苦的女学生依然得不到教育。女星社成员目睹了中下层妇女生活的惨状,于1924年5月1日又创办“女星星期义务补习学校”,主要为中下层家庭妇女提供义务补习;同年8月,为了使更多无产阶级妇女享受教育的机会,在马千里的帮助下,以达仁女校名义增设了“妇女平民学校”。

女星社成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受教育女子的实际自编教材。“在教材上要尽力的采集,努力招(找)寻与诸位的环境和人生很适宜的文字”。在教学内容上除了讲科学知识外还讲家庭问题、经济独立问题,并且注意通过谈话的方式,探讨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邓颖超在开学演讲时说:“我们很希望你们在课余的时候常常同我们谈话,把你们自己的环境详详细细的告诉我们。”女星社成员非常注重对女性爱国情感的唤起,逢重大节日都组织学生游行宣讲,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唤醒女性觉悟。1924年5月7日,天津女星第一补习学校举行国耻纪念会,邀请李立三做讲演,报告五七略史及中国易被外国人欺侮的原因,并在大会结束后组织全体学生游行。

女星社鼓励女子走向社会,在参与社会劳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觉悟并为妇女解放事业奋斗。女星社将教学与改造实践结合起来,经常组织学生到国货受品所、西沽及一些大厂区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并鼓励妇女经济独立外出工作。他们启发学生,“我们须要知道,人为人类而生,人为人类而死”,我们的责任,便是“拉起手来,去救济这一一般被压的人类”。女星社也因此培养了大批妇女运动的骨干。

(三)开展纪念活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纪念活动是一种仪式,也是一种象征,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它是进行政治动员、表达政治主张、实现社会整合、协调国际关系的重要途径。

第一,借助五一劳动节,开展宣传活动。开展演讲、发表文章、组织工人示威游行等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方式。1923年5月1日,女星社举办五一劳动节纪念会,到会者有女星社全体成员、觉悟社在津社员等各界代表。谌小岑代表女星社做《我们的希望》长篇演说,提出了在津开展女工运动的具体步骤,努力“促醒无产阶级的女子的觉悟,起来加入全民众的革命运动与阶级战争”。1924年5月1日,《妇女日报》创办了“五一纪念特刊”,发表一系列文章,纪念五一劳动节,呼吁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奋斗。

第二,通过五四、五七纪念,进行群众动员。女星社积极参与纪念五四、五七等活动,并将整个过程刊登在《妇女日报》上。纪念五四,更多的是对于五四精神的弘扬。5月7日又被称作国耻纪念日,女星社与其他二十余个团体,通过散发传单、示威游行等途径,表达国民的反抗意志,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国运动中。

第三,纪念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宣传革命精神。1924年5月5日,《妇女日报》刊登《今天是马克思一百零六岁生日》纪念马克思。列宁逝世之际,女星社在《女星》《妇女日报》刊登多篇文章纪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逝世四周年等节点,女星社成员发表《李卜克内西与卢森堡的第四周年纪念》《纪念卢森堡》等文章。

第四,纪念工运领袖,推动工人运动。女星社还注重纪念与天津地区有联系的革命者。如黄爱早年在天津直隶高等工业学校读书,后与庞仁铨在长沙发起湖南劳工会,组织工人大罢工而被杀害。在黄庞两位工人运动领袖遇害两周年之际,女星社举行集会纪念;《妇女日报》刊登了《我们为什么纪念黄庞》《一·一七所得的教训》等文章,强调今后的妇女运动要和劳动者携手,“只要协同无产阶级的劳动者,把有产阶级推倒,打破私有财产制度,其余一切问题,就可以无形消灭”。

女星社结束时间未见文字记载。据王贞儒回忆,女星社是1925年春解散的。女星社存在虽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在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天津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注释]

①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天津女星社[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5:3-4,501,502.

②《覺邮》(第一期)(下),1923年4月6日.

③?《女星》第一期.1923年4月25日.

④⑤《女星》第四期.1923年5月25日.

⑥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5月5日.

⑦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1月26日.

⑧《觉邮》第八期.1924年2月16日.

⑨《新民意报》副刊《星火》.1923年1月15日.

⑩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1月15日.

?田子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1918-1922)[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173.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4月5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3月12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4月21日.

?《新民意报副刊》第九册第二号,1923年9月6日.

?《女权运动同盟会直隶支部特刊》第三期,1923年5月23日.

?《女星》第一期、第二期,1923年4月25、5月5日.

?《新民意报》副刊《明日》,1923年1月5日.

《女星》第十八期,1923年10月15日.

《女星》第四、六、七期,1923年5月25日、6月15日、25日.

《女星》第七期,1923年6月25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1月18日.

《女星》第十六期,1923年9月25日.

《女星》第四十四期,1924年6月24日.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女星》第二期,1923年5月5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1月17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2月12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5月1日.

《女星》第八期,1923年7月5日.

《女星》第十四期,1923年9月5日.

天津《妇女日报》,1924年6月30日.

陈金龙.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

《觉邮》第三期,1923年5月17日.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途径马克思主义
黄龙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五形态论”与共产主义学说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