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我国体育院校双语教学的冷思考
2020-11-09林伟
林 伟
(集美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担负着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腾飞的多重使命。当前,随着“双一流”战略的提出与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国家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到地方教育改革的配套措施,再到高校教育改革的实施路径,无不把国际化放在重要位置,国际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标杆”[1]。
近年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也积极顺应国际化趋势,引入了双语教学模式。一方面,随着国际体育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承担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和体育学术会议日益增多,我国体育业界需要大批既精通英语又拥有丰富体育赛事工作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体育传媒、体育营销和体育文化等领域衍生了大量跨学科、知识密集型的工作岗位,对体育院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国内体育院校引入双语教学,初衷之一是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初衷之二是响应国家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号召,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然而,从十几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体育院校双语教学尚处初步探索阶段,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双语教学的要求和标准,也未能实现实施者和学习者所期望的“双语”学习效果。在当前实施“双一流”战略的背景下,有必要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对我国体育院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历程进行总结反思,精准找出症结所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设想,以期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
1 相关概念的厘晰
“双一流”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简称,是继“211”和“985”两项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新开启的又一项建设工程。该项工程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动力,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由于“一流”一词本身是一个相对弹性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内涵和外延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与认定标准[2]。但一个公认的要求是“双一流”大学须同时具备一流的科研与教学,落脚点应体现在处于大学微观的专业与末端的课程,它反映出一所大学科研和教学的整合水平[3]。由于人口基数庞大,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但规模的扩张和质量水平并不成正比,因此,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在权威的LongmanDictionaryofLan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 中的释义为: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s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4],即:在学校运用第二语言或某种外语进行学科教学。该教学模式的终极目标是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目的语进行思维,并能在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自由切换[5]。目前国内基本采用英语作为目的语。
据上述对“双语教学”概念的厘晰,“体育院校双语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体育院校课程教学中,教师以英语作为媒介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在获取体育学科技能和知识的同时,充分学习英语,并逐步学会用目的语进行思维,能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自由切换。
实际上,双语教学是国外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催生的结果: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不同语言和多元文化在同化和异化过程中逐渐交融成一种有共识、可理解的新文化,这一过程的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便是移民和移民教育。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移民热潮从客观上促成了多元文化的教育取向,于是“双语教育”应运而生,美国和加拿大是此间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在美国,双语教育是帮助移民学生过渡并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和社会的重要途径;在加拿大,双语教育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语言文化政策[6]。可见,“双语教学”是西方一些移民国家旨在通过双语或多语教育达到多元文化的共存,最终让移民适应并习得有环境基础和文化底蕴的主流语言的现实需要而出现的。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和各国文化的多重交融,这一“现实需要”已逐渐渗透到语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当今实施“双一流”战略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对“双语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
和国外许多国家不同的是,目前英语在我国尚未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只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门课程和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进行交流的工具,语言自然习得所需要输入的质和量都难以达到相应的水平。因此,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在我国只能称为TEFL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7]。
2 国内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背景
在“双一流”战略提出之前,为了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早在2001年至2007年间曾多次颁发了文件“加强高校教学改革”和“推动高校双语教学”,之后双语教学在我国各地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此大背景下,各体育院校也掀起了“双语教学”热潮。事实上,双语教学在国内体育院校的实施,是多方因素促成的结果。首先,体育的国际化交流和社会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是体育院校掀起双语教学热潮的内在动力。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和2014年南京成功举办青奥会以来,我国承担的世界级体育赛事和体育学术活动日益增多, 2022年我们又将迎来第24届冬季奥运会,这意味着既精通外语,又拥有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是未来我国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国内体育院校通过双语教学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双语人才是适应体育国际化发展的自主选择。
其次,教育部对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评估是体育院系实施双语教学的外在压力。2002年教育部发文,规定“双语教学”为课程设置评估的主要观测点之一[8]。对于参评的高校,可谓“评估压倒一切”, 为了在评估中达到“优秀”,一些不能“以质取胜”的高校往往采取“以量制胜”的策略,要求各院、系、专业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课程,并将此作为学校进行扶持的依据[9]。面对评估的压力和扶持的诱惑,不少体育院系也参与其中。就其本质而言,此举是在“教育部对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的评估”等高等教育改革和行政压力下的一种自上而下的“下达行政指令”行为,与国外的双语教学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力量交融方式”和对文化的“自觉认识和接纳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再次,“盲目跟风”是不少体育院系大肆实施双语教学的助推力。客观地说,个别教学与科研等学科建设参数达到“双一流”标准的名牌体育院校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前提下开展双语教学是一件好事,但也有不少地方体育院系在不具备客观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妄为,乐此不彼地掀起双语教学热,这只能说是一种“跟风从众”的过激举措。据调查,国内拥有外教的普通体育院校并不多,缺乏语言使用的大环境,自然谈不上语言思维和语言文化,双语教学也就形同虚设。有教育评论家认为,国内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是“行政指令下的双语活动”;“用汉语组织教学都不易保证教学质量,何况平添了一门师生都尚未熟练掌握的外语,想不降低学科的教学质量都难”;“国内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只是强化外语学习的权宜之计”等等。总之,由于存在种种缺陷,国内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无论从语言学、教育学还是体育学方面看,都留下了让人质疑的空间[10]。
3 双语教学在国内体育院校的实施现状
在教育部有关高等教育改革文件精神的引领下,双语教学工作在我国体育院校虽有十几年零散的实践历程,但客观地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依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探索阶段。除了几所设有体育英语专业的名牌体育院校外,只有极个别体育院校在选修课或讲座中用英语介绍一些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或开设初级的体育英语口语课程,至于用双语讲授体育课程,还只是处于理论上的提倡阶段[11], 这种现状远远无法满足“双一流”战略对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徒有虚名:因为一些任课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能讲几个常用的专业英文词汇或用英文说出几个简单的动作指令,就是所谓的体育双语教学;学生方面同样认为自己能用一些基本的词汇进行日常口语交流就可以接受双语教学[12]。有学者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双语教学在国内一些体育院校俨然是吸引生源或对外宣传的噱头。这种双语教学注定是失败的,原因很明白:缺乏规范的双语教学标准。
也有一些乐观者认为,国内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体育教学具有直观的动作语言和情景,教学语言刺激强度大,口令和裁判用语等发音特殊、信号刺激强,可以降低学生理解语言的难度,达到快速进步的效果;而就师资而言,目前体育院校师资结构朝着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的趋势发展,大量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教学一线的中坚力量,这些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都比较高,应该能够胜任体育课程双语教学。然而,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和规范优质的双语课程教学绝非学生在课堂教学用语和情景的刺激下,习得几个简单重复的指令和裁判用语。事实上,体育院校不少高学历教师的英语听说等交际能力十分有限,难以给予学生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和指导,师生间的双向双语表达和交流受到严重限制。高学历教师也只能说明在其所研究学科领域具有较深、较广,甚至是“一流”的知识积淀,而无法确保其运用流利地道的目的语、正确的语法、规范的语言文化和转换自如的思维方式。笔者在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还发现不少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3.1 双语师资匮乏
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是授课教师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授课教师不仅要熟悉媒介语的文化思维方式和具体的体育专业知识的表述,而且要具备有效驾驭双语教学活动的能力,使双语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跨语言、跨学科、跨文化的交互过程[13]。遗憾的是,这是当前国内体育院校双语师资的普遍短板,因为对于本身就是外语学习者的绝大多数国内体育教师而言,这显然绝非易事。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翻译或象征性地采用英语发出课堂指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自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目标不明确
课程双语教学目前在我国体育院校尚处摸索阶段,这一事实说明体育院校上至教学主管领导,下至教学一线教师,对该项教学改革的宏观目标尚不明确,工作自然难以开展。虽然该项教学改革旨在培养能熟练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又拥有丰富的体育赛事工作经验和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今教育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加速中国与国际的接轨,但这所谓的“目标”对体育院校的师生来说过于宏观与模糊。教育改革主导者对目标缺乏共识,而受教育者也对学习的目的感到迷茫,体育院校的双语教学举步维艰。
3.3 教学模式错位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定位,目前国内各体育院校尚未达成共识,不少教师对该教学模式应定位于“语言教学”还是“教学语言”上存在分歧。有些授课教师侧重于目的语的强化,耗费大量时间用目的语对专业词汇、术语进行解释,置专业知识的传授于从属地位,使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向外语语言知识和能力的传授,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相反,一些授课教师则过多地使用母语对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讲解,目的语却鲜有涉及,同样也阻碍了学生外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4 体育院校双语教学的原则
4.1 双语文化规范原则
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理解、习得和使用以社会文化为基础,脱离了语言赖以依附的社会文化环境,忽视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心理和语言文化规范,缺乏言语交际的互动成分,一切语言交际活动都是肤浅的。双语教学不仅牵涉到两种不同语言,也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说,体育院校的双语课程,同样应体现规范的学术性、逻辑性、思辨性和教育性等特点[13]。 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是“双语人”,即具备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身份,能在两种语言文化的思维和习惯中自由切换,做到目的语的运用和体育学科教学的规范统一。
4.2 信息输入原则
根据美国著名语言学家Stephen. D.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人类语言的习得是通过理解语言信息或获得可理解性输入获得的[14]。 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通过生动的双语形式、丰富的语言信息和灵活的语用技巧,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习得效果。但由于专业特点的特殊性,体育院校学生习得第二语言普遍显得被动,即使付出一定的意志和努力,收效也不佳。因此,教师应根据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双语环境和使用第二语言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信息,并在教学中进行感悟、吸收、内化,达到积极地、探索性地参与教学过程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
4.3 双语运用比例原则
实施双语教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母语因素对目的语的影响和迁移。因此,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科学、合理、有效地调配双语的运用比例,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动机等非语言因素的参与,变“被动输入”为“主动吸收”。至于双语在教学中的使用比例,无需量化规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按层次、分阶段逐渐过渡、切换[5]。具体可通过图1所示进一步说明:
图1 体育院校双语教学中英文使用比例过渡图[15]
图1所示的层次与阶段符合目前国外双语教学采用的三种教学模式,即:“维持母语”式(Maintenance Model)、“双语过渡”式(Transitional Model)和“完全浸没”式(Immersion Model)[16]。 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宜采用传统的全汉语教学,向学生说明课程计划、在专业知识和目的语学习两方面应努力的目标,让学生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此阶段时间不宜过长,以1—2周为宜;随着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熟悉,并做好双语课程的学习准备,可逐渐切换到第二阶段“双语过渡”式教学,此阶段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内容多、难度大、跨度长,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反馈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双语的使用比例,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也保持住学习热情;当学生通过努力,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明显提高,语用错误明显减少时,可过渡到第三阶段“完全浸没”式教学,这一阶段教师还应尽量避免使用生僻、超纲的词汇,尽量用简单句与学生交流,等学生建立起较为稳固的学习定型后再考虑适当增加内容难度、扩大词汇量等事宜。
5 “双一流”背景下体育院校双语教学的导向建议
“双一流”建设目标标志着国家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异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就国内体育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工作而言,各院校须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与资源特色,打造国内甚至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努力培养和集聚优质人才队伍,明确办学理念,科学管理。
5.1 双语师资建设
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体育院校在双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应主动求变,坚持“走出去以有效提高”和“引进来能用得上手”相结合,双轨驱动,多措并举构建国际化人才引培机制。“走出去以有效提高”是指鼓励和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海外访学、研修、留学,有计划地参加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国际化视野,形成国际化办学思路。“引进来能用得上手”是指吸引和聘请具有国际水平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校任教、讲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有效结合学科发展定位及方向,实现理念上的创新,提高学科整体发展水平[17]。 在具体操作上,建议教学主管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申请授课的教师进行说课与试讲,聘请相关课程专家、英语专家考核授课教师使用目的语的文化思维方式是否符合语用习惯、体育专业知识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规范、是否具有引导和培养学生在不同语言转换之间感知社会文化的能力、是否具备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互过程的能力等方面。对考核优秀者给予双语教师资格认定,建立长期、科学的双语教师准入制度,杜绝滥竽充数。
5.2 教材与教学资源创建
双语教学工作在我国体育院校的持续、健康、稳步实施,必须依托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优秀教材。目前,国内体育院校普适性双语教材不多,多数以自编教材为主。然而,自编教材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建议教育部组织相关学科的国内外专家,对国外原版教材进行甄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写普遍适合我国体育院校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的优秀双语教材。教材的选编应体现语言规范性、内容实用性和信息前沿性等特点,并配以专业词汇和准确的汉语译文,这样既使编排体系逻辑性强、条理清晰,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听课与阅读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5.3 教学质量监控和课程考核体系构建
没有“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就无法确保课程质量。为此,体育院校有必要成立双语教学指导小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长期有效的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拟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对已开设双语教学课程的教师应定期进行听课、评课,对达不到要求或预期效果的,可暂时取消该教师的双语教学工作,经整改合格后再予以恢复。在课程考核方面,本着“考试成绩构成多元化和考试形式多样化”的原则,着重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可适当增加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此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发言和课堂互动的次数和质量也应计入考核成绩,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6 结语
双语教育和双语教学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当前,在实施“双一流”战略的大背景下,教育的国际化趋势、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外语教学改革等从多方面呼吁双语教学在国内高等院校的全面实施。但就国内体育院校而言,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有限,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还不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相关体育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该项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理性审视实施双语教学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师资水平与学生素质、理想与现实、“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等几组关系,根据自身实际条件探索双语教学规律和实践路径,合理制定实施方案,推动我国体育院校双语教学工作早日走上正轨,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