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杜绝舌尖浪费,我们在行动
2020-11-07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庄明浩
文/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庄明浩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被告诫一粒粮食一滴汗、十分辛苦一餐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详见本期《小诺爱科学》栏目:《从田野到餐桌——一粒米的旅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是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食物浪费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那么,同学们对食物浪费的现状以及其引发的粮食危机、资源环境与营养健康问题又了解多少呢?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
封闭的厢式载货车
非封闭的仓栅式货车
在消费环节中的浪费
在家里,由于湿度和温度的影响,食物很容易腐败。食物放入冰箱能延长其食用时间,如果做好了密封措施,效果会更好。
什么是食物浪费?
关于“食物浪费”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组织、地区都有不同的定义。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定义为:任何改变食物的可用性、可食性、有益于健康的特性或质量,从而减少了它的价值的现象统称为食物损失;将消费阶段的食物损失定义为食物浪费。世界资源研究所的定义为:食物损失和食物浪费通常是指在食物供应链中各个阶段中损失、减少的食物及/或相关不可食用部分。欧盟委员会的定义为:食物浪费是指食物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美国农业部的定义为:食物浪费是食物损失的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在可食用食物未被消费时,例如消费者餐盘中被丢弃的食物。
南丹麦大学刘刚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研究团队对中国食物浪费的定义为:食物浪费是由于人们不合理的消费目的和行为,以及由于缺乏节约精神等主观意识,在现有的条件下本可以避免的一种食物损失。食物浪费产生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但消费环节的浪费尤其突出。
尽管各个组织对于食物浪费的定义不尽相同,不过可以看出,食物浪费贯穿于食物系统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食物的生产、收获、加工、制造、消费到丢弃、再利用。
在分配环节中的浪费
在运输环节中,食物容易受到雨水和阳光的影响,采用封闭货箱来运输食物,能有效避免食物在运输中的损失。
多少食物被浪费?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食物被浪费,相当于全球每年食物供应总量的1/3。在全球浪费的食物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浪费的比例大约相同,分别浪费了6.7亿吨食物和6.3亿吨食物。
据中国科学家研究推算,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和脂肪分别达到800万吨和30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些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相当于我国2.6亿人一年所需的蛋白质的量和1.3亿人一年所需的脂肪的量。结合全国餐饮、全国食堂的餐饮浪费,个人和家庭的食物浪费等,我国每年浪费的食物总量可养活我国2.5亿~3亿人。
供图/锐景创意
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指出,我国城市餐饮业每餐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浪费率为11.7%。据估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的食物浪费量在1 700万~1 800万吨,占全国食物产量的3%,相当于3 000万~5 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结构具体为:蔬菜占29%,主食占24%,肉类(主要为猪肉和禽肉)占18%,水产品占11%,豆制品占8%,菌类占2%,蛋类占2%,其他占6%。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1年统计,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每年人均食物浪费量为280~300千克;亚洲工业化国家以及北非、中西亚地区每年人均食物浪费量为210~245千克;撒哈拉以南地区、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人均浪费量为120~170千克。
供图/锐景创意
供图/锐景创意
中小学生食物浪费不容忽视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升魁研究团队的研究指出,中小学生每餐人均浪费量为129.5克,高于城市每餐人均浪费量93克。蔬菜和主食是食物浪费的主要类型,贡献了食物总浪费的85%。研究推算,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园午餐的浪费量为7 780吨,浪费率为22%,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亿~1.9亿元。
中小学生食物浪费之所以如此严重,一方面,食物选择种类过少、口味风格欠佳是造成学生食物浪费的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匮乏的食物认知、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也加剧了食物浪费现象。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提倡“光盘行动”,做到不剩菜、不剩饭。平时少吃零食,少喝饮料,做健康生活的阳光少年。
隐秘的食物生产环节
同学们喜爱汉堡和饮料吗?那么这些食品是从哪里来的呢?
食物浪费带来的危机
1 粮食安全危机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的《2020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亿人经历了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大约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世界总人口的8.9%。根据国际救济机构Mercy Corps的统计,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饥饿。
联合国近期发出预警,受新冠肺炎疫情、接连爆发的蝗灾以及极端天气等灾害的影响,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今年新增饥饿人口数量达到了1.3亿人。
食物浪费问题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威胁。在全球人口不断增长、资源日益匮乏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如自然灾害等)等多重背景下,减少食物浪费将有助于改善全球未来粮食安全问题。
2 环境危机
食物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土地、能源等。食物浪费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道,在全球尺度上,这些浪费的食物相当于每年投入农业生产的14亿公顷耕地被浪费,占全球耕地面积的23%~30%;相当于2 500亿立方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被浪费,约占全球作物用水的24%;也消耗了全球23%的肥料。这些浪费的食物在整个食物供应链条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3.3亿吨。此外,食物浪费每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 500亿美元。
我国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土地资源消耗总量为4 370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24%;导致温室气体排放4.8亿吨,占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29.7%。在城市尺度上,以北京市为例,仅北京市餐饮业食物浪费就达75.3万吨粮食当量,占粮食总消费量的13%;相当于投入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29.5万公顷,是北京市耕地面积的1.3倍。
3 营养健康危机
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发布的食品和健康调查报告(2012年)指出,人们在选择食物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及占比分别为味道(87%)、价格(73%)、健康(61%)、方便性(53%)和可持续性(35%)。从中可以看出,味道是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只选择自己喜欢吃的,不吃的就浪费掉。这样的选择不仅仅会造成食物的浪费,也会导致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有研究指出,目前很多人红肉摄入过多,食用盐和糖类摄入高,而蔬菜、全谷物、膳食纤维、坚果及维生素等摄入不足。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会带来营养健康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报告(2014年)中指出,成年人营养不良率为6%,成人超重肥胖率为3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分别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
供图/ 锐景创意
供图/视觉中国
抵制食物浪费,我们一起行动
早在2013年,我国就开展了“光盘行动”;2014年,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推行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及“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2016年,提出“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可以说,抵制食物浪费,我国一直在努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厉行节约的美德,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现代文明生活意识。日常餐饮,以“光盘”为荣;以健康为重,科学定量,合理膳食,拒绝暴饮暴食。外出用餐,以“剩宴”为耻,科学点餐、理性消费、拒绝铺张、文明用餐;少点一个菜,多打一个包,做到人走桌清,践行健康餐饮新风尚。
杜绝粮食浪费,从我做起、从日常做起、从点滴做起!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