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2020-11-07张涵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张涵(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笔者结合所讲授的《国际商务》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深度挖掘该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促使《国际商务》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任务。
■国际商务课程思政建设的迫切性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研究跨国的经济贸易行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跨国公司。课程理应为国际商务人才的打造设计“育才”的教学目标,而所育人才诸多是服务于跨国公司,“国际化”是本课程重要的身份,因此,课程承担着“育才”与“育人”“育德”三重任务。而当下国际商务课程重在“育才”,过于强化甚至全面进行知识传输的理论教学,而“育人”与“育德”的课程思政教学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一)课程目标体系不完整
笔者展开的教学调研显示,国内开设国际商务课程的高校很多,课程大纲中有“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海外业务拓展能力”等表达,但大多成了流于形式的套话,主要教学内容中无德育内容及教学方法设计,仍然以知识传输为主导教学目标。
(二)课程教学与思政内涵融入度偏低
当课程该有的“立德树人”目标变成套路式口号时,课程教学内容自然就缺少思政内涵的自然融入。授课教师对国际商务热点捕捉非常及时,也及时补充在教学内容中,比如讲全球化及国际商务环境时,都把中美贸易战、制裁华为、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加进教学内容,但如何以思政视角辩证的审视这类内容?爱国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如何渗透在这些知识中,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内容和课程知识教学不能完全同向同行。
(三)相关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欠缺
相关教师很少主动开展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设计,部分教师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意愿,但思政素养偏低,不能充分满足国际商务课程思政教学要求。这就导致国际商务课程思政中教师这一塑造综合人才的主力军力量缺失,学生跟着老师学到了专业知识,但与之关联的社会理想、品格塑造、讲仁爱、守诚信、求大同等育人元素确不能及时掌握。
(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还需要建立健全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很多高校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但部分高校还没有将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从原课程建设评价中独立出来;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方法不少,比如开展“课程思政”示范建设立项等形式,但笔者掌握的资料表明,教师要么是丰富个人评职称条件需要,要么是“被安排”参加,内化为主动性教师占比偏少,除了教师本人主观因素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所在学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还不到位,不能唤醒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意识。
■国际商务“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
(一)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立德树人目标
《纲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任务,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笔者紧紧围绕坚定国贸专业学生理想信念,笔者将国际商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目标解构为四个角度:第一、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客观正确的了解世界贸易局势和我国经济实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修养;第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第四、强化国贸专业学生的法制意识,牢固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运用从事国际商务相关法律的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表1 课题研究思路框架
(二)基于目标驱动的课程教学与思政内涵融合
基于以上立德树人目标,深度挖掘国际商务课程的思政内涵,笔者将课题研究汇总成了以下思路框架,详见表1。
(三)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建设能力
“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笔者建议高校开展国贸专业教师与思政类教师定期教研活动,激活专业老师的学习热情;支持专业课教师走进红色教育实践中,接受党的教育,提升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做好专业知识与思政内涵的理论对接,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建设理论功底。
(四)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的质量评价和激励机制
依托教学主管部门,设计教师专业课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量化考核指标,将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与职称评审指标有效对接;组织教学调研组,掌握学生评价教师背后的实情,改变只靠分数来定论老师的片面性;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鼓励专业教师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加大对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好的教师的奖励力度。
■结语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为更好的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笔者将继续研究并在实践中深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