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机器人结合NJF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2020-11-06付帅陈瑞鹏
付帅 陈瑞鹏
摘要:目的探究上肢机器人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肌肉牵伸等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结合NJF治疗,两组均治疗4 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两组FMA-UE及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脑卒中所致的上肢运动功能损伤患者,上肢机器人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其有显著疗效,应在临床中结合使用。
关键词:上肢机器人;NJF;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损伤
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一类危害很大的神经功能障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指数。为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上肢机器人结合NJF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总结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分析
实验选取符合要求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取30名患者为对照组,其他30名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先接受良肢位的摆放指导,然后治疗师进行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牵伸和松动,以保证上肢各关节可以在正常活动范围内活动,没有阻碍感,并且防止肌肉萎缩。然后对患者进行指导,教患者学会正确的主动运动和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在患者掌握并熟练进行主动运动时,再指导患者进行作业活动,主要是增加患者的主动活动范围,用一些锻炼手指精细动作的方法,例如:剪纸、拧螺丝等手工小游戏。指导患者完成ADL训练,从家属、护工等他人帮助到自主完成穿衣、进食等简单的生活活动。治疗过程均由治疗师全程指导,30min/次,1次 /d,5d/周,共治疗4 周。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上肢机器人和NJF进行治疗。上肢机器人训练:运用医院科室现有设备进行训练,主要针对患侧上肢肩肘腕关节的关节活动范围,手指的抓握能力及肌力的训练,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坐在配套的治疗椅上,根据患者身高、上肢长度调节好操作机器的高度以及适合患者可移动的機器人手臂长度,并帮助患者固定好上肢。患者在第一次进行训练时,我们要先输入基本信息进行测评,再根据测评结果选择适合的阻力、活动范围以及运动方向,并且结合患者兴趣选择适合的游戏进行训练。再由治疗师制定机器人训练的各种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的改善,调整改变相应的游戏难度和强度还有时间,还有治疗频率。20min/次,1次/d,5d/周,共治疗4 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①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②骨运动遵循凹凸法则;③治疗师同时对神经、肌肉、关节进行治疗,分为骨运动时关节面运动,相反牵拉关节运动,连锁运动。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我们要用不同的运动形式来针对不同的病情,病情不好的,我们要选择被动运动;肌力水平上升达到一定等级,我们可以进行主动运动;患者肌力可以抗重力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抗阻运动的训练,通过这些不同的运动形式来达到增加巩固肌肉力量神经传导以及关节活动度的作用,以达到促进复原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30min/次,1次/d,5d/周,共治疗4 周。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FMA-UE评分比较
患者在接受4 周不同的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U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MA-U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MBI评分比较
患者在接受4 周不同的康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都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通过我们的数据分析显示,应用上肢机器人结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治疗,上肢恢复明显改善,而且还提高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实验组增加了两种治疗方案结合治疗,相对于对照组的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好,同时提高了趣味性和人力资源的高效率,促进了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这两种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乐观的效果,值得推广。本文在笔者所在医院科室现有设备基础上进行研究,数据有限,期望有更多的研究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范虹,吴月峰,董晓琼,等.上肢康复机器人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2):104-107.
[2] 何斌,张超,刘璇.上肢机器人辅助疗法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6):688-692.
[3] 朱琳,刘霖,宋为群,等.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手部功能生物反馈电刺激对卒中后手功能改善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9):449-454.
本文通讯作者:陈瑞鹏,女,硕士,研究方向: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