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考试的教育,不代表没有竞争力
2020-11-06李丽何锦平
李丽 何锦平
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曾经思考过,什么是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很大,而且没有标准答案。但不论你最终的想法是什么,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是非常孱弱的,孩子能否健康快乐的成长,主要取决于父母和师长对他们扮演的教育者的角色的演绎。
这就要求父母们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思考来打磨自己的功底,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基于此,一部发人深省的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上映了,导演周轶君走访了芬兰、日本、以色列、印度和英国五个国家,深入30多家“他乡”的学校,以一个孩子,同时也是思考者的视角,体验了这些“他乡”的孩子们的迥异童年。周轶君说:“童年教育,是一个社会对人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安排。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里,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环境、各种观念与价值的变迁,我们这些70、80后父母,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批父母,上一代人乃至历史上的教育方式,能给我们提供的借鉴有限,我们需要寻找自己的语言和度量。”今天我来讲“芬兰篇”给我的启示。
没有竞争,不代表没有竞争力
刚看芬兰篇的时候我很诧异,芬兰教育是不提倡竞争的,小学四年级之前没有考试,高考也是自愿报名参加。但是芬兰无竞争教育的结果却是,人均GDP远超欧美,国民幸福指数全球第一,而且培养出了大批全球顶尖的设计师。
沒有竞争的芬兰,是如何保证人才的竞争力的?难道不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吗?随着剧集的播出,答案渐渐浮出水面:芬兰教育调动的是人的内在驱力。
那么,芬兰人是如何调动孩子们的内驱力的?
首先,是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所有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芬兰的学校不那么重视学科教育,他们强调的是“现象教育”,通俗来讲就是跨学科教育,在课堂上,老师会把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全部揉进来。比如老师给学生讲授“时间”:老师会先告诉大家1小时等于60分钟,这是从数学的角度;然后会在黑板上画出人脸,通过讲述婴儿的面貌变化来问大家“时间如何体现在脸上”,这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最后,老师会带着孩子来到老年人聚集的康复中心,让孩子们为老人画像,这是从美术学的角度。芬兰老师的时间课,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学科凝聚在一起,让人意识到,原来抽象的东西离生活并不遥远,它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其次,芬兰老师会把学习设计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技能。
培养竞争力而不只是竞争
关于以上两点,中国父母们可以借鉴的是:在育儿上,我们的着眼点不应是思考如何在竞争中胜出,而应该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竞争力。芬兰没有竞争,但培养出的孩子却有着不错的竞争力。竞争和竞争力,这分明是两码事。
那什么是竞争力呢?就是孩子能够独立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不错的能力。这一切都要求孩子有充足的发自内心的探索生活的动力。
芬兰教育告诉我们,让孩子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让他们学到的东西得到最立竿见影的积极反馈;而潜移默化中的学习,更容易让人在习得技能的同时积累愉悦的情绪,这都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思考生活,探索生活。
(摘自“参考网”)